骆驼祥子主题班会活动

145 2025-03-14 15:45

一、骆驼祥子主题班会活动

骆驼祥子主题班会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主题班会活动,我们将聚焦于经典小说《骆驼祥子》,一起探讨其中的深刻主题和人物形象。《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揭示了社会阶层和个人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思考。

主题一:社会现实与个人奋斗

《骆驼祥子》以20世纪30年代北京的社会为背景,展现了祥子在艰难的现实环境中奋发图强的故事。他通过吃力的劳动和不断的努力,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引发了我们对社会现实与个人奋斗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以祥子的努力为例,他从一个贩夫走卒逐渐成为环境与命运的双重压迫下的"关键人物",展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勇气。他的奋斗故事激励着我们,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积极的努力才能摆脱困境。

主题二: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

在小说中,祥子遭遇到了许多社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考验。他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德与伦理的问题。如何在物质追求与道德价值观之间保持平衡,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祥子在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中,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着各种纠葛。他时而被压迫,时而被诱惑,他的行为和选择让我们反思了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

主题三:命运与个人选择

《骆驼祥子》通过描绘祥子的奋斗故事,让我们思考命运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们是否被环境所限制,或者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说中的祥子在遭受挫折与压迫时,虽然有时会感到无助和沮丧,但他从不放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这激励着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我们自己对命运的选择。

主题四:性格塑造与反思

小说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祥子的坚韧、双儿的善良、贾洪圣的欺骗等等,它们通过独特的性格塑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反思人性的复杂性。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命运,他们塑造了这个故事世界中的绚丽多彩。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与人性,从而在自我反思中不断进步。

结语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我们从不同角度对《骆驼祥子》这部经典小说进行了思考和讨论。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收获,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人生观。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追求梦想和改变命运。

谢谢大家!

二、骆驼祥子的演讲稿

骆驼祥子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学术界同仁,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能够在此为大家分享一份关于骆驼祥子的演讲稿。骆驼祥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代表性和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阶级固化和人性的扭曲,更反映了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无数普通人的真实命运。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于1933年创作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在那个封建社会里,贫穷和无助的祥子为了摆脱贫困和压迫,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选择了四处奔波,努力工作,寄望能够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造访过市场、树叶店、牛棚等各种地方,承受了无尽的辛劳和艰辛,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着想要摆脱生活的束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骆驼祥子的命运并没有因为他的付出而得到改变。无论是社会的不公平和道德的沦丧,还是自身的意志和智慧被利益束缚所侵蚀,祥子最终还是陷入了无尽的悲剧中。他的勤劳和努力只换来了更大的艰辛和挫折,最终将他推向了绝望之境。他最后选择了冷酷和报复,用火烧毁了那个扼制他的社会。

通过骆驼祥子这一形象,老舍先生对于封建社会的贫困和压迫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他通过祥子的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下穷人无休止的苦难和绝望,同时也暴露了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的艰辛和无奈。骆驼祥子虽然身负沉重的命运,但他内心的火焰却燃烧不灭,他对于自由和尊严的追求仍然激励着每一位善良而努力奋斗的人。

骆驼祥子的故事在多年来一直触动着人们的心灵。他的坚持、勇敢和对生活的执着,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中一位具有伟大意义的英雄。祥子的存在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和压力,都不能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和人性的追求。即使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种种不公和利益的驱使,但我们仍要保持一颗炽热的心灵,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信念。

正如骆驼祥子所经历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困苦,但我们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骆驼祥子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社会的进步和改变需要每一位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应该关注并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困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只有当整个社会都能够关注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公正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时,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在如今飞速发展和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骆驼祥子的故事中汲取许多的力量和智慧。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做什么样的事情,都应该时刻保持虚心和谦逊。正是这种坚持和勇气,使得我们在逆境中能够找到突破,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总而言之,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像骆驼祥子一样坚持不懈地奋斗,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和改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出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社会。

谢谢大家的聆听!

三、揭秘骆驼祥子:骆驼为何成了祥子,祥子又为何成了骆驼

骆驼祥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之作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骆驼”和“祥子”这两个互为对比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苦难生活和挣扎。这部小说凭借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许多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骆驼与祥子:二者的内在关联

骆驼与祥子是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两个角色。骆驼象征着社会底层被边缘化的人群,他们忍受着生活的重压,处于社会经济体系的最底层。而祥子则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典型形象,他们渴望改变命运,却又在现实面前无力挣扎。

骆驼的沧桑与祥子的坚韧交织在一起,彰显着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融。骆驼渴望成为祥子,祥子却渴望回归到骆驼,这种内在的矛盾和渴望反映了现代都市中普通人的心理困境。

祥子与骆驼:个人命运的抉择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和骆驼的命运进一步彰显了作品的内在主题。骆驼最终成为了祥子,他沦为了社会底层,成为了社会体系的牺牲品。而祥子则不断努力,也曾拥有过幸福,却最终因为无奈和扭曲的社会环境,陷入了绝望。这种对角色命运的反转,在作品中呈现了一种悲剧性的生存状态。

同时,祥子与骆驼也体现了现代城市中底层阶层面临的选择和抉择。他们试图在现实的角力中寻求生存和尊严,然而残酷的社会环境最终让他们不得不做出残忍的取舍。

结语

通过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可以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社会意义,更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骆驼与祥子这两个形象的巧妙对比,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社会画卷。希望这部作品可以引起更多人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而奋斗。

感谢您阅读本文,相信通过对《骆驼祥子》的解读,您会对中国现代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从中领悟到关于生存和社会的更多思考。

四、骆驼祥子的主题作者?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该小说的主人公是车夫祥子。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

祥子一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受虐者:从一开始发自内心地对虐待的抗拒,到从心里慢慢接受,直到最后变成一种享受。

从“施虐与受虐”的视角对祥子的心灵况味进行审视,不仅能清晰地看到祥子心灵深处的转变过程,还可以从本质上挖掘出祥子从“抗虐”到“受虐”再到“享虐”的内心变化的深层原因,以及人性堕落的过程。

五、骆驼祥子哲理

骆驼祥子哲理

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塑造主人公祥子的形象为核心,深刻展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冲突。本文将从哲理的角度出发,探讨《骆驼祥子》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1. 人性的扭曲与失去

《骆驼祥子》通过诠释祥子这个角色,展示了人性在残酷的环境中的扭曲和失去。祥子是一个勤劳而善良的青年,但他在追求自己生存和尊严的过程中慢慢变得冷酷和无情。他充满了对生活的不信任和对他人的警惕,甚至会用欺骗、背叛和暴力来达到目的。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当一个人处于生存的压力下,人性是否能够保持善良和正直,亦或是必然会沦为冷漠和无情。

2. 社会的不公与阶级的固化

《骆驼祥子》揭示了旧中国社会阶级固化的现实。无论祥子如何努力,他出生的底层身份决定了他注定只能摇摆在生活的边缘。他的梦想和努力被时代和社会规则所束缚,无法得以实现。在这种社会阶级固化的体制下,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得不到真正的认可。这使得我们思考社会是否应该给予每个人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使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3. 坚韧与希望的力量

尽管《骆驼祥子》展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扭曲,但也传递出了坚韧与希望的力量。祥子虽然经历了很多苦难和挫折,但他从未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和努力追求改变命运的信念。他一直在坚持,不断努力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这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只要保持坚韧和希望,我们就有可能超越困境,追求更好的生活。

4. 人性的复杂和多维性

《骆驼祥子》使我们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多维性。虽然祥子经历了沉重的打击和伤害,但他依然保持内心的善良和梦想。同时,其他角色的出现也展示了人性的多样性。有些人是冷漠和无情的,有些人是热心和善良的,有些人则是现实和功利的。正是这种多样性,让《骆驼祥子》具有了更加立体和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5. 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考验

《骆驼祥子》表达了生活的无常和命运的考验。祥子经历了很多变故和打击,他的命运充满了起伏和不确定性。他的努力和决心有时会带来回报,有时则会被时代和社会的限制所束缚。这让我们明白,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我们的期望和计划进行,命运常常是无法预测和掌控的。

总而言之,《骆驼祥子》作为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通过深刻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部娱乐读物,更是一部具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让读者对《骆驼祥子》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生活的启示。

六、骆驼祥子感想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故事以骆驼祥子为主人公,展现了他在上海的苦苦挣扎和对命运的抗争。本文将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的感想分析。

社会环境下的个人命运

《骆驼祥子》以上海的社会背景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农村青年来到城市,通过卖力气、努力工作,希望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小人物的命运受限于社会环境和制度,骆驼祥子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遭受了许多的挫折和伤害。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骆驼祥子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无情。在那个时代,社会阶级固化,贫富差距悬殊,底层劳动者几乎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作者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正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对人性的思考

《骆驼祥子》在刻画骆驼祥子的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骆驼祥子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面对艰难的生活,渴望改变命运,同时也被社会环境逼迫,逐渐迷失了自我,背离了初衷。

小说中的众多角色也是人性的不同侧面的体现。有些人为了生存逆来顺受,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而还有一部分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这些角色的塑造展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作家在《骆驼祥子》中对人性进行了细腻而深入的分析。他通过展现骆驼祥子的成长和历程,透露出人性中的黑暗面和社会对人性的影响。同时,作家也在这部作品中传达了对人性的积极思考,希望人们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意义与价值观的思考

《骆驼祥子》还通过对人的追求、人性探索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探讨了一系列的意义和价值观。这部作品提出了一些思考问题,如何定义个人的尊严?如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个人的忍辱负重到底意味着什么?

小说中的角色多种多样,每个角色都承载着特定的价值观。通过对不同角色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于不同价值观的态度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艺术形式与表现技巧

《骆驼祥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上也有着独特的魅力。作家通过生动的描写、细腻的情感刻画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感人。同时,作家运用对话、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作家对细节的关注和描绘,使得《骆驼祥子》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读者可以从细节中感受到作家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关注,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对现实的反思

《骆驼祥子》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命运故事,更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作家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展示了社会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价值观的思考,作者希望引起读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骆驼祥子》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作品。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思考个人的命运和价值观。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都应该保持独立的思考和价值追求。

七、如何评价骆驼祥子里的祥子?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一、祥子的第一辆车

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便跑到北京城里来了,带着乡间小伙的足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祥子到了北京城以卖苦力为生,他慢慢发现,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作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多着一些变化和机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出于这种考虑,祥子决定拉车,他立下志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一辆洋车。他踏实肯干,生来不愿多说话,也不愿学着城里人贫嘴恶舌。他勤俭节约,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这样,经过整整三年,祥子终于凑够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虽不是最好的但自己也满意的车。从此,祥子成了一个年轻的、拥有自己车的高等车夫。这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认为只要自己努力,事情就没有不成的。

二、祥子的车被抢

拥有了自己的车之后,祥子的自信心也与日俱增。他越来越自信,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作的。因此,他不但敢放胆的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去考虑,他的身体使他相信,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祥子这时的性格淳朴、憨厚,但小农意识的色彩也十分浓厚,视野过于狭窄,除了拉车之外,对别的方面关注的太少。因此,虽然战争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他也不像城里人那样听见风便是雨。祥子也存有侥幸心理,在当时战争真的发生的话,像他那样以卖力气为生的人可以帮助富人逃亡挣些钱。这种态度和这种想法使他只顾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祸患灾难都放在脑后。因此,在祥子都已经意识到局势已很危险的时候,为了多挣些钱,仍甘愿冒险拉车去清华。结果在路上,他的车和人都被乱兵捉了去。他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他们抢了去,只剩下一件灰色单军服上身和一条蓝布军裤。

三、祥子逃出乱军后的奋斗

祥子趁乱成功逃出乱军,并得到三匹骆驼,在城外的村子里卖了三十五块钱,这是样子逃出来之后所有的财产了。祥子也因此得到了“骆驼”的绰号。在逃回城里的路上他生病了,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养了三天病,置办了一身新行头,回到了城里。此时他除了刘四爷的人和车厂无处可去,只得投奔刘四爷,住在人和车厂,赁刘四爷的车拉。并把他的全部财产——三十块钱托付给刘四爷保管,等攒够买车的钱再取回来。这时,在他的心里依然存着一个买车的志愿,他认为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为了能早日攒够买车的钱,祥子拼命省钱,他对花钱是一把死拿。对于挣钱,祥子更不放松一步,没有包月,就拉整天,出车早,回来的晚,非拉够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不管时间,不管两条腿。有时他硬连下去,拉一天一夜。他抢别人的买卖,只要能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因此,他在车夫之间的名誉大不如以前,可他也不在乎。

祥子终于拉上了包车,在杨宅拉了四天,因杨宅上下都不把仆人当人看,祥子辞工回到人和车厂。当晚,辞工后心情低落的祥子受到虎妞的引诱,上了虎妞的床,这为他以后的堕落埋下了伏笔。没过几天,祥子的生活迎来了转机,到曹宅拉车。虽然收入不高,但曹先生一家对祥子都很和气。在这期间,祥子不听高妈告诉他的能快点赚钱买车的主意,仍是打定主意,一点点存钱。他的这种做法,又和他的小农意识有关,太过保守,视野过于狭窄。这为后来他存下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绝大部分埋下伏笔。

四、第二次奋斗的幻灭

正当祥子满怀希望地攒钱,充满兴致地准备过年时,虎妞来找他了,给他带来了他存在刘四爷那里的钱,并告诉(骗)祥子说她怀孕了。祥子听到之后就懵了,这消息让他攒钱买车的心气泄了一半。祥子本希望能通过自己攒钱买一辆车,然后找个本本分分、清清白白的农村姑娘成家,这消息让他的这个希望成为泡影。他不喜欢虎妞,然而又不得不负责任,虽然他不知虎妞是在骗他。他开始妥协,“虎妞就虎妞吧,什么也甭说了”。

曹先生被他的学生阮明举报,说他在青年中宣传过激的思想,受到孙侦探的跟踪,曹先生躲到左宅。祥子回曹宅给曹太太报信,结果被孙侦探堵在了门口,他辛辛苦苦攒下的几十块大洋被孙侦探抢走,只剩下随身带着的曹先生给的五块钱。没有别的办法,祥子只好再回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庆生。在刘四爷生日当天,虎妞和刘四爷闹翻,她和祥子的事并没有能按照她的计划让刘四爷答应。虎妞和祥子被赶出人和车厂。

五、祥子的第二辆车

祥子和虎妞只能在毛家湾一个大杂院里的两间小北房里仓促成亲。祥子不愿这样,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控制。他是矛盾的,他不愿和虎妞结婚,但至少是有了自己的家,他多少也体会到一些家的温馨。虎妞不让祥子拉车了,但祥子是个车迷,只爱拉车。虎妞拗不过他,祥子又拉上了车,只不过只拉散座,不拉包月。

得知刘四爷转手了人和车厂,刘四爷去向不明的消息之后,虎妞制定的先在大杂院住上一段时间,然后再去给刘四爷陪个不是,以重回人和车厂的计划落空了。于是,虎妞出钱买了同住一个大杂院的二强子的那辆要转手的车,并没有按照先前说起的那样买两辆,祥子拉一辆,租出去一辆的计划实施。这突出了虎妞的心机,她担心祥子知道她没钱之后而变心。祥子也没太在意,无论如何,终于又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子。这样他和虎妞过了一段相对平静且短暂的日子,只是现在祥子的心气没之前那么高了,只是为了拉车而拉车,攒钱的事想也不敢想。

六、一落再落

和虎妞结婚后,祥子在家呆的时间不多。他怕进这个大院,更怕往屋里走。院里众人的穷说,使他心里闹得慌,他愿意找个清静的地方坐着。屋里呢,他越来越觉得虎妞像个母老虎。他不愿回到大杂院,不愿多见虎妞,因此在“天热得发了狂”的六月十五那天,虎妞的一两句催促就使本想在四点钟以后再出车的祥子提前出车了。下午一点多,天气突变,凉风骤起,暴雨倾盆,可祥子车里正有客人,他得在风雨里挣命,被大雨激病了。祥子这一病就是一个月,还没好利落,着急挣钱的祥子又出车了,但几天后又得了痢疾,又歇了一个月。直到中秋之后才又能出车,这两场病打击了他的信心,让他明白“自己并不是铁打的”。虽然祥子拉车不敢偷懒,可钱并没有剩下多少,祥子和虎妞的生活在走下坡路。

虎妞难产去世之后,祥子把车子卖了,处理丧失花钱如流水一般。之后,祥子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一下卖了,加上之前没花完的,只剩下三十多块钱。迫于生活的压力,他拒绝了小福子的好意,离开了大杂院,又去赁车拉。这也是小福子之后悲惨结局的一个原因。经过一连串变故的祥子已不是刚开始拉车的那个淳朴、憨厚、有上进心的祥子了,他开始吸烟喝酒,和其他车夫打成一片。

在给夏先生拉包月的时候,他没有抵挡住夏太太的引诱而偷了她,这使他染上了花柳病。这时候的祥子又堕落了一步,他几乎变了一个人,身上的那股正气没有了,心里开始松懈,身态与神气便吊儿郎当的。他开始变懒,随便一个理由便可以不出车。他开始发脾气,对任何人不再老老实实地敷衍。他拉车也不那么认真了,对车也不再那么爱惜了。

在一个冬天的傍晚,刘四爷偶然坐了祥子的车。当他们认出彼此时,刘四爷问起了虎妞的情况,祥子告诉他说虎妞死了,没有给四爷说葬在哪了就扬长而去。祥子自以为战胜了刘四爷,他仿佛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决定再重新开始。他决定去找曹先生,把他自进城以来的生活经历都对曹先生倾诉了一遍。曹先生答应让祥子接着到他那里拉车,还答应小福子也可以来帮工。听到这之后,祥子觉得生活从此会豁然开朗,他满心希望地去大杂院找小福子,可小福子早已搬走。他找不到小福子,心里的希望泄去了大半,又开始吸烟喝酒。最终,他在白房子打听到了小福子的上吊自杀的消息,这时的祥子就像即将要溺亡的人松开了手里的最后一块浮木,“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喝嫖赌,丧失了全部的生活希望。他得过且过,能占便宜便占便宜,最后沦落到出卖他人,靠参与红白事的仪式苟活,无异于行尸走肉。

七、结尾

祥子之所以沦落至此,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的性格有关。例如祥子辛苦挣来的洋车被抢去,便和当时的军阀混战的背景有关。而祥子当时只管拉车,不大注意战争的消息,为了多挣些钱便冒险拉车去清华,便和他的小农意识有关。例如在曹宅遭变,他的全部积蓄被孙侦探敲诈一空。这一方面和当时的社会秩序不稳定有关系,做侦探竟可以随意敲诈平民;另一方面也和他的性格有关,他过于保守,他如果听了高妈的任何一条建议,他的钱就不会被孙侦探一下敲诈走那么多,以至于之前的努力几乎白费了。例如在和虎妞结婚之后,如果祥子不那么死板,只认准拉车这一条路。如果能灵活一些,利用他们手里的钱做些别的,虽然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成功的概率不高,但也有胜过拉车的可能。因此,祥子的命运是由社会和个人性格两方面造成的,但社会是主要原因。如果祥子生活在政治清平、稳定发展的社会之中,虽然性格上存在缺陷,但平淡地度过一生应该问题不大,不至于沦落到他那个程度。

八、如何评价骆驼祥子?

第一,非常值得阅读!

第二,如果老舍先生当时活着,这本书就可以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了。只因诺贝尔文学奖只发给活着的作者,你可以去查资料,这是属实的。梁实秋先生向国际推荐中国的哪位作者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只推荐了老舍先生。

2019年10-11月,又读了两遍《骆驼祥子》。曾经写下两篇阅读笔记。

01阅读笔记

自2019年10月末,在青岛参观完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博物馆》以后,有股强烈的冲动,要再读一遍《骆驼祥子》。

耐着心,听一遍,又读一遍。老舍的文笔太好,细腻且富有感染力,人物的心情与景物的描写浑然天成,总是相得益彰,相互映衬。每个人物刻画显明,祥子、虎妞、刘四爷、小福子、二强子、曹先生、夏太太、高妈等。跃然纸上,灵活灵现。主人公祥子、虎妞、小福子更是让人心疼。

生在那个年代,本来好强、勤奋、向上的祥子,屡次被生活压倒,从一个好强青年变成一个无赖。

看完后,我百思不得其解。文学作品应该都是积极向上的,为什么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却在最后把祥子写成无赖而戛然而止?

突然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是个吃人的社会!是的,在那个年代是个吃人的年代!祥子,虎妞,小福子都是被那个年代给吃了!

我们生活在现在的时代多么的幸运!

02阅读笔记

自参观《骆驼祥子博物馆》后,馆里有当时老舍先生接受采访的录音播放,听到本人的声音,极大震撼!

促使我急切的再读读这个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里程碑的作品”,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

上学的时候,学的不深刻,也基本忘记了。

最近两个月,祥子,一直在我脑海里,基本空余时刻,都有祥子浮现。

老舍先生的文笔细腻优美,描写人物与景物相互映衬,人物的心理刻画透着深刻的哲理性,但又是非常朴实无华的文字,平实的文字反映着时代的痕迹。

读一遍不理解,就再读一遍,然后再时常翻阅其中的片段。

今早又翻阅!

按理来说,文学作品,应该是以歌颂或是赞美,或是积极向上来结尾的。但《骆驼祥子》里面,祥子终于从一个积极向上好强,勤奋努力的,变成一个失信无赖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

再想到那个时代,那样的旧中国,那样的“吃人的社会”,或许会有一二的答案。

现在的社会已经在前进,发达了,所有的人,只要你努力,都会有机会!大环境对一个小小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一个单位也是,风清气正,就可以让每个人发挥应有作用,能着上,效益升!反之亦然!

但祥子的形象在当今社会仍有代表性,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社会制度虽然改变了,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还是艰难的。几十年前老舍先生所写的,为什么时至今日,仍然存在呢?这也许是经典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原因!

九、骆驼祥子演讲稿的开头?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是一只蜘蛛,逃不出命运的网”

老师说,读文学不能像看美国大片那样!

我读过〈〈骆驼祥子〉〉,可能我想象力有点丰富的缘故,读得时候书中的故事情节在脑海中就印出了一幅幅影片。前不久我又看了拍成电视的《骆驼祥子》,感受不浅:居然想当导演,将自己感兴趣的书全都拍成电视!

十、骆驼祥子的主题曲?

主题曲《还是再回首》

简介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祥子,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到城里 当上了人力车夫,凭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 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