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材料领域的翻译故事。
于微纳处天地宽
这句话出自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Richard Feynman)于1959年12月29日在美国物理学会年度会议上的演讲稿。其演讲的题目为“There is plenty room at the bottom:An invitation to enter a new field of physics”,后来传入国内后,其中的一种翻译版本为“于微纳处天地宽”(对应题目的前半句主题)。
个人比较推崇这个版本的翻译,采用了“直译+意译”的方式,比较好地结合费曼演讲内容阐释了原文的核心想法。
20世纪50年,彼时的材料科学开始从冶金科学中分离,刚刚呈现出自立门户的趋势(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单独给大家讲一下这段故事)。尽管在距费曼演讲不久前已经在实验上发现了材料内部的“位错”(没错,一会我们还将讲到这位同学的故事),但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微米、纳米尺度的原子将会对物质具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1959年底,在加州理工大学召开的美国物理学会年度会议上,在大家还在追求做出更小的(确切的说,是指头大小的)电机时,天才物理学家费曼已经开始大胆全面地设想了其在微纳尺度上直接操纵原子的思想实验,也即题为“There is plenty room at the bottom:An invitation to enter a new field of physics”的著名演讲。
在这个演讲中,费曼认为,如果将目光聚焦于微纳尺度,能够直接操纵、控制原子的行为,那么我们将进入到一个极为神奇的物理领域。
例如,可以直接操纵原子进行化学合成,可以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制作一台纳米机器;甚至如此之小的原子身上,重力已经无法像宏观世界中约束宏观物体一样来约束原子,而范德华力、表面张力等原本微不足道的作用会成为影响其行为的重要因素。
当然,我们还需要能看到更小物体的显微镜去看到这些过程。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也在日后逐渐被提出并成功应用,直接实现了对单个原子的观察与操纵。
费曼甚至强调
Now, the name of this talk is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 not just "There is Room at the Bottom."
大牛之所以是大牛,因为其目光与思想早已领先于同时代的人。尽管在随后的日子力费曼的演讲没有立即引发学术圈的热捧(最初的20年内该文章仅仅被引用7次),但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表征技术的进步,纳米技术的日渐兴起,费曼的这次演讲再次被提出并被广泛引用至今。
费曼的这次演讲对物理界和材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量基于微纳尺度的科学研究,直接推动了技术发展,变成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种种物件。例如大家手里拿的手机、桌上放的电脑,里面的一枚小小的芯片,其内部含有的晶体管数量早已成了天文数字,而目前芯片制造业已经朝着5nm线程狂奔。5nm的宽度,大约只有几十个原子半径而已,却可以成为芯片运算的通道之一。
直至今天,每天仍有各种神奇的微纳尺度现象挑战着人们的想象力,其中的几个例子可以参见之前的一个回答
微观世界有哪些超乎想象的现象?是的,在我看来,“于微纳处天地宽”很好地从科学与语言地角度解释了“There is plenty room at the bottom”,体现出独特的美感。
今天暂时先写到这,如果大家喜欢后边我会再更两个材料领域中有趣的翻译故事。
你不会不点赞就走吧?
参考文献
[1] Feynman R P. 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J].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magazine,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