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场疫病防控的原则有哪些?

演讲与口才 2023-08-06 23:43 编辑:admin 149阅读

  鸽场疫病防控的原则1。消毒、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控原则在疾病防治策略方面,传统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靠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忽视隔离、卫生和消毒。但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单纯依靠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是不可能控制好疾病的。

  在现代养鸽企业的五大支柱[饲料、良种、防疫(消毒、免疫接种和药物)、设备和管理]中,鸽场所采用的饲料、设备和品种,都是经过研究筛选并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且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只有三个(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鸽群),但影响疫病流行的因素却是多方面的,有些甚至是不易被人们所发现。

  因此鸽病工作者必须不断努力,探索疫病的病原、疫病特征及控制的新方法。从事鸽生产的其他人士如行政管理人员、饲养员、词料生产者、销售人员等应避免控制鸽的病毒性疾病单纯“依靠疫苗为主”、控制鸽的细菌性疾病单纯“依靠药物为主”的技术路线,而应当遵守疫病防控的消毒、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控原则并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技术,才能实现良好的鸽场疫病的防控效果。

  2。疫病的控制重在预防所谓重在预防,是指在鸽群具体疫病的控制过程中,未雨绸缪,关口前移,实行预防性措施进行综合防控。综合防控的措施包括(饲)养、防(疫)、检(疫)、治(疗)的各个方面,虽然每一方面都不可忽略,但在疫病控制中所起的作用毕竟有主有次,按其重要程度将其排列如下:①根除疫病(包括杜绝引人、本场净化或坚持自繁自养);②卫生和消毒;③免疫接种预防;④药物预防;⑤饲养管理;⑥营养;⑦药物治疗。

  采取这样的措施以后就能够把疫病消灭在鸽场之外,而使其不能感染场内的鸽群,乃是疫病控制的上上策;坚持消灭鸽场环境中的病原体和增强鸽的抵抗力,使鸽“出污泥而不染”,是鸽疫病控制之中策,而疫病一旦发生,再去诊断,治疗,则是疫病控制之下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因为此时不管采取措施多么及时,不管鸽脱离疫病恢复多么迅速,损失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巨大的。3。疫病防控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鸽疫病的防控的着眼点是整个鸽群,通过防疫,使整个群体具有较高的生产水平。为了维护群体的健康,牺牲个别个体是值得的,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因此,定期淘汰残病鸽是鸽防疫的必要措施之一。反过来,若把防控疫病的着眼点放在个体,其防疫的工作量之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防疫应以整体为本,从整体出发,才可能快速而省力地做好疫病防控工作。4。鸽疫病有限控制原则所谓鸽疫病有限控制原则,是指在一个鸽场或者鸽群,鸽病不一定全部消灭,允许存在一些鸽病。

  只是根据其危害性大小,对其采取不同的控制投人,或采取鸽场疫病的逐步进化措施,将其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也就是不追求建立无任何鸽病鸽场(或鸽群),只建立无特定鸽病的鸽场(或鸽群),追求的是经济损失最小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