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物理光线定义?

演讲与口才 2023-01-05 19:49 编辑:admin 282阅读

初二上物理光线定义?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特殊情况:

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度,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一线.

可理解为:“两角零度,三线合一”.三线分别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

折射:

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线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则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但光速改变.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零度 .

如何提高物理语言表述能力

如何提高物理语言表述能力

课堂上我常常碰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回答问题,不重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回答问题时不知从何说起,说起来也是语无伦次,常常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课外做练习时不注意规范,书面表达没有条理,有的学生甚至于写十行涂九行。时间一久,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现代社会强调合作与交流,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向对方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需要自己具有准确的表达能力。如果表达不准确,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以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最新版本的物理教育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学习活动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问一句答一句;二是方言土语和生活俗语;三是废话连篇,辞不达意;四是层次不清楚,中心不突出。五是作业不规范,无逻辑性。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 、教师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注意口语和文字的表达。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研究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性时,得出的结果是语言表达能力位列26项能力之首。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作为物理教师,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规范意识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要求我们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是准确的和科学规范的。

第二,精炼简明的表达意识

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是有的放矢。不能东拉西扯,挥马疆场,任情发挥。教师的话语太多太长,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茫茫然不知所措。教师要惜话如金,少说为佳。

第三,语言表达要有节奏感

教师如果在一节课内语气单调,平铺直叙,会使学生听了厌烦。教师可以借鉴音乐中一唱三叹的韵律手法,控制好教学中语言的声调和节奏。使教学语言强弱适宜,快慢适中,抑扬顿挫,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协调合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当教师讲到难点时,语速要放慢,语气要加重;在讲到疑难之处时,声调要提高,尾音可以拉长。在讲一些枯燥的规律、定律时可以穿插一些曲故、笑话、物理学史,让学生放松一下,调节一下课堂气氛,课堂效果会更好。

第四,板书要规范清晰

俗话说“好样难学坏样易仿”,一个教师如果课堂的板书随随便便,糊里糊涂,那么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也肯定是乱七八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学生思想表达。时间一长。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思维清楚,但不会书面表达的恶果。那么教师将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所以,在黑板上写清概念的理解,规律的推导,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注意条理,结构严谨,将会使学生受益不浅。

总而言之: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我想,只要大家肯做有心人,肯做教书育人这份事业的有心人,肯做默默的研究者,肯做孩子的合作者。这点事儿还是难不倒我们的。

二、教育学生文学功底的自我培养。

首先,要勤于读书,善于积累。

人的一切底蕴皆来自读书。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人嘴里面能吐出一点幽默生动,智慧联翩,让人忍俊不禁的语言来。读书各有各的阅读爱好。但有一点是共性的,那就是开卷有益。请记住,只要开卷,那一定有益!让读书丰厚自己的语言积累。

其次,读后思一思,写一写,对于语言素材的积累也十分重要。

其实我想,大体上来讲,人人都是有阅读习惯的。但名人与普通人质的区别就在读后做什么的问题上存在差异。读书和思考写作的时间只要我们去挤,还是能够挤出一点儿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这个读书的心态和愿望。书读得多了,自已心中也有了东西,也就有厚积薄发的资本。再表达出来,则是很容易的事了。

第三,要不断锤炼自己。

有了好的积累,还不行。有的人悟性较好,性格也活泼,平时注意说话练习,可能语言表达上没有什么问题。可有的人天性内向,见生人就面生,就脸红,胸中的千言万语总是很难恰当的表达出来。有人把它形象的称为: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也是有的,是真实情况。怎么办呢?这就要不断练习。要多说,且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练。话音不标准的,要听着广播,听着录音练,一字一字的去练。练完后,再录成录音,放出来,反复比较,时间长了,就会有收获的。流利的语言是靠日积月累的练习而磨出来的。

三、明确什么是物理表达能力以及物理表达构成的基本要素。

物理表达能力就是指:能用简明准确的物理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来表达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一系列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语言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特殊语言。物理表达能力实质上是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语言的能力。关于物理表达的基本要素引用高考试卷的一句经典话语最为恰当不过:“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四、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物理表述能力不仅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较快发展物理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述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是构成整个物理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理解并简明、准确地表述物理概念、规律。复习教学,则强调的是已学知识内容的比较、分类、整理与应用,是知识内容的深化。实验教学,则是通过实验现象来把握物理规律、特点。若学生物理表述能力欠佳,则知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就难以有较好的效果。

第一、 充分发挥物理教材的潜在功能

物理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物理语言表达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阅读物理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本中精妙的物理语言,它是如何展现物理现象、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另外,物理教材中编排了相当数量的物理论述题。其题型有举例说明物理现象的、解释物理现象的,有推断物理规律的,

第二、对物理文字语言解析能力的培养

物理的文字语言具有学科自身的特点,每一句都言简意赅。它描述了物理现象,表达了物理规律,呈现了物理过程。通过文字语言这种载体,准确的反映了物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条件、对象、及结论。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要求学生仔细读题,并将能反映物理运动状态、条件限制等关键字词用笔画下来,同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些关键字词的意义。尤其是很有特点的物理短语,更要重视。如:“恰好不相撞”、“自由下落”、“轻质弹簧”、“恰好为零”、“加速上升”等,对这类短语的意义,需要让学生去理解,一个学生讲不清楚,另一个同学来补充,甚至三个同学来讨论,让大家都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讨论中完成对物理短语解析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得到了尊重。在素质教育的长路上,教师将不能是“一言堂”了,在大家讨论分析物理语言的深层含义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自觉主动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而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信息,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将课本的知识机械地进行传递。

第三、通过写一章小结锻炼书面表达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每当一章内容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写一章小结。让学生自己把一章的概念、知识、规律、难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写成书面的形式。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锻炼,规范了表达的形式,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对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证明,并不只有语文、英语课要写文章,物理课也要写文章,写好了物理文章,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例如,课堂之余,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充分利用锻炼表达的题目。如以“磨擦力消失之后的世界”、“假如没有惯性”、“如果我乘坐在超过光速的飞行器中,我将看到时间发生什么变化?”等为题撰写小论文,一举多得。

第四、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双边交流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阵地在学校,主渠道在课堂。课堂中对各个学科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迫在眉睫。要培养和提高物理表达能力,功夫在于课堂。课堂应成为学生锻炼物理表述能力的最佳场所。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又如何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提出的物理问题,若是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讨论,就凭教师自编自演,自圆其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将丧失自主意识,对物理问题的认识也不可能深刻,更谈不上对学生物理表达能力的培养。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要多给学生讨论问题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既能锻炼对物理问题的敏锐度,又能锻炼学生从容陈述自己对物理问题看法的能力。

第五、对符号语言和图象语言的培养

符号语言包括:符号、数值、数学公式,通过对它们的推演,来描述或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体现物理意义。

尤其是刚入学的高一新生,会很快接触到矢量的概念,这样必然会涉及到物理量的方向的讨论。而某一物理量的方向是相对与已选定的或已默认的正方向而言,若相反则为“-”值,若相同则为“+”值。因此,物理符号里的“+”、“-”符号,与数学里的“+”、“-”符号的意义不同,因为它们不在表示单纯的数值了,还体现了一定的物理意义。另外,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年的数学了,但学生很难把这种数学能力应用到自然科学的领域――物理学科上来。主要表现为两点:A.不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物理问题。B.不理解数学公式中所体现的物理意义,或不能通过公式所表现的物理意义去理解公式,导致公式乱用、写错。数学公式除了展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从物理的角度赋予了公式更多的生命力。

第六、强化解题的逻辑关系和文字说明。

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中学生物理学习时说,当前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有待纠正,很多学生看了题目就写公式,然后便是乱代数据,而对问题的过程、方法想得很少。物理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应是: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对于在写下每一物理公式前,都应有充分的思考,说明为什么写这个式子的原因,这才是正确有效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重视解题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和文字说明,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

总之,物理表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物理素质。简明准确的物理表达是物理思维过程的反映,培养和提高物理表达能力更是学生具备良好物理素质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我们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物理学科教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我们要让学生能说会道、能做会道。这样,当我们的学生走出高中校门时,不是个做题的专家,而是一个既有思想,又善交往,既能说又会写还会辨的具有健全品质的人。

这里的关键是,要认真学习,仔细体会课文的真谛,熟悉所学物理章节的内涵,多发言,锻炼自己的说话技巧,才能做到孰能生巧,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