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

演讲与口才 2023-09-14 21:30 编辑:admin 185阅读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

端午的鸭蛋》

1.用幽默来调情。

(1)“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肃然起敬”与“咸鸭蛋”,一庄一谐,一文一俗,一大一小,在看似幽默的调侃中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满腔深情。

(2)“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称自己的家乡为“穷地方”,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不大高兴”,在情绪上先压抑一下自己,吊一吊读者的胃口;而后却引用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以此来形容对家乡的一枚寻常咸鸭蛋的感情,这是感情上的大倾泻、大褒扬。这样,一抑一扬,一弛一松,幽默诙谐,其乐无穷。

2.用虚词来增色。

(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确实”、“完全”“实在”三个程度副词连用,写尽了“高邮鸭蛋”独步天下的豪情。

(2)“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一个“也”字,强调了精明挑剔的上海人对高邮鸭蛋的肯定;而“必”和“特别”更是写出了“高邮咸蛋”招牌的响亮。由此可见,虚词运用得当,必使文气充盈,文势充沛。

3.用口语来添彩。

(1)“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仿佛能闻其声,这一声“吱——”让食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2)“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干脆利落的一个“有”,石破惊天的一个“!”,“以稚童的语气呼之欲出,真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王安忆语)。

下面语句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1.这一点,指代不明。

2.“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地确立新的追求目标”,不确定主语。可改成“像父亲一样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地确立新的追求目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