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演讲与口才 2023-03-29 06:49 编辑:admin 282阅读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深感历史教学要把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或历史材料能力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努力贯穿在教学始终。那么历史教学中为什么要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或历史材料的能力呢?一是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看。教材课时容量大,阅读记忆量多,除了正文、小字,还有资料、插图、地图、表格、材料解析等,这些内容无疑使阅读量增加,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二是从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看。大部分学生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识记、理解、应用困难较大,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三是从高考对能力的要求看。能力考查力度加大,以教材为依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不拘泥教材,对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或历史材料能力呢?

一、设计问卷,进行调查。2015年10月我设计了问卷调查,并在高一进行了第一次问卷调查,尤其对我带的11班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表明:(1)阅读习惯较好,但方法单一。超过半数同学有看标题的习惯,少数同学需要督促。56%同学有勾画批注的习惯,11%人需要督促。遇到不懂得问题时,大多数同学选择自己动手解决或者询问老师或他人,极少数选择忽略或者等待他人提出这个问题。大多数同学的阅读问题主要在于对已学知识记不住,或者容易混淆。(2)史料阅读能力有待提高。47%的人对材料阅读题有兴趣并尽力去做,少数人有兴趣却对自己没信心选择放弃。50%对文字叙述型的史料题感兴趣,对图标型和混合型的史料题没有兴趣。大多数对来自教材或练习题中出现的史料把握比较好,对教材之外的材料无兴趣。做材料题时的主要问题在于答题语言规范上,不能简洁明了准确的有条理的答题。大多数人认为解答材料题时需要从材料中找答案,还需熟悉解题的步骤。对见过的材料做的较好,问题主要在于不会答题,从材料中提炼知识的能力不够,语言不规范准确。据此我制定了研究方案,着力对学生历史材料的阅读能力进行研究,并寻找解决现状,提升能力的途径和措施。近半年后我又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表明: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阅读历史教材和历史材料的方法和技巧,阅读能力大大提高。

二、搜集材料,组织学习。我先后搜集整理了“历史学科的阅读方法简介”、“如何阅读历史教材?”等材料,打印下发,每个小组一份,由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交流,由模仿别人到自主总结,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在运用中学会总结,努力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阅读历史教材和历史材料的能力。

三、方法指导,示范引领。一是以教材为载体,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通过课堂内容的学习,采取批画、圈点、提炼关键词等措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感悟体会,通过快速阅读课题、导言、正文中的标题等,通过构建知识结构框架,形成思维导图,抓住主干知识,提炼核心问题,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教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四、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坚持每周抽查一次历史课本,检查学生批注、批画的情况,采取教师查学科班长和小组长,小组长、学科组长查组员,小组互查的办法,并按A、B、C、D评定等级,实行小组一绳捆,纳入对小组的考核,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良好阅读教材的习惯。

五、反思总结,交流碰撞。我先后在班级多次组织学生反思总结,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阅读历史教材和历史材料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展示。先让每一个同学自主反思总结自己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小组内交流分享,总结归纳,达成共识,推荐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在班级进行大展示。当每一个小组代表展示完后,本组成员补充,其他小组点评,并把结果纳入对小组的考核。这样以来每个同学阅读教材的一些好做法,得到了交流展示,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班级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六、强化指导,训练提升。在导学案设计中注重方法指导,思维导引,引导学生走进教材,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并构建思维导图,抓主干知识,提炼核心问题。同时放手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自主设计基础性问题,在课堂上交流展示、点评点拨。另外在导学案中专门设计材料分析题,进行专项训练,拓展教材以外的材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研究,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或历史材料的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本形成。多数同学能够自主阅读教材或材料,自觉预习、自主批画、自主思考,以往那种不看书、不批注、不思考的现象基本得到改观。二是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技巧。多数同学能够运用双色笔批画、批注,学会了抓关键词阅读、带着问题阅读、前后比较阅读、抓主干知识阅读、框架式略读、宏观把握线索式阅读等方法。三是学生历史材料解析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学生害怕材料题,读不懂、不会读,现在学会了阅读,掌握了基本方法,形成了基本步骤,提高了基本能力。如姚诗琪同学在反思交流时说“先看问题,带着问题看材料;在阅读材料时把重点内容勾画出来,并做标记;如果遇到文言文材料看不懂,就可以看材料的出处,从朝代和人物中推敲材料内容;从材料中提取主干信息,提炼核心知识点………”。从历次学情调研考试成绩看材料题所占比分提高了50%左右。四是提升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在教学中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思维导引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使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或材料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也大大提高了。

历史知识一项很重要的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因而要真正的学习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历史史料。

史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由于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仅仅是记忆而已。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应用,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

史料的运用,即是确立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因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史料,以趣引思,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萧何,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二、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材料处理、历史阐述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而渔”;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吧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三、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1、认真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要有耐心。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以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有助于我们联想到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答题。

2、仔细审题

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仔细审题则是关键。不少同学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遇到一些材料长,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较艰深的史料题。一看材料,心里发慌,手脚自然就乱了。还没答题,心里就打了败仗。于是,匆忙地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理解清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殊不知,审明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答题。

3、准确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要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你好,我是速读协会会员,很高心为你解答。

1、阅读能力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阅读包含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整理归纳分析能力等,学生阅读在阅读速度、归纳提取重点两个方面表现得更明显。

2、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也就是练习快速阅读(速读),其次养成阅读的习惯,多读多练。阅读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它激活我们的“眼、脑”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最终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站》,《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是我们协会认可的,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我自己练习过的,用正式软件坚持每天练习一个多小时,15-30个小时,阅读速度差不多能提高5-10倍的。 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不无裨益。

3、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特别是阅读能力和记忆差的同学,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协会认可的。

希望你早日进步! 望好评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