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采用了什么方法造铁

演讲与口才 2023-04-09 14:00 编辑:admin 50阅读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采用了什么方法造铁路

运用说明的表达方法.

野外数字地质剖面测制的基本方法

1:25万玉林幅为修测图幅,根据项目主管部门和设计书评审专家的意见,本图幅应“充分挖掘利用以往资料,并输入到采集器中,强化对地质调查专业成果的再开发,在综合分析利用基础上进行修测……”。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以野外逐层综合分析、批注或修测基础上直接选用前人地质剖面为主。但测区内已完成的20.5个1:5万图幅中,前人工作的时间间隔较大(分别在20世纪70~90年代完成),加上这些图幅分别由不同省份、不同地勘单位独立完成,他们在认识上尚存在较大的分歧,因此,前人所测的一些填图单位的部分地质剖面已跟不上当前地质理论的发展趋势,也不太适合1:25万填图规范的精度要求,我们对于该类填图单位的地质剖面则以实测为主。在剖面布置时,要求每个填图单位至少有1~2条数字剖面控制,并且将剖面线布置在地质体出露完整、露头连续、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和厚度在区内具有代表性,并基本垂直地质体走向的部位。一般要求剖面露头大于60%,当露头不连续时,则布置一些短剖面加以拼接,并注意层位拼接的准确性,防止重复和遗漏层位。

野外数字地质剖面测制可分为以下几个工作步骤:①剖面工程文件创建;②野外剖面数据采集;③剖面数据导入桌面系统;④数据整理与编图;⑤剖面数据入库。

(一)剖面工程文件创建

打开RGSection数字剖面程序,点击选择剖面编辑与计算菜单栏,在下拉菜单中点击选择“本图幅其他(新)剖面”,在“新建剖面名称”栏目填入新建的剖面号并点击“新建”和“打开”,即可新建一条数字剖面工程文件,这个剖面工程文件包含了12个已定义了数据格式的数据库表单,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录入。这些数据库表单包括剖面信息、导线、分层、采样、照片、素描、地质点、化石、分层描述、产状等。打开这个工程文件和剖面路线手图作初始化操作,在剖面起始位置作好记录,包括在剖面路线图上进行起始点定位,并将该点坐标值填入剖面信息库中。然后将其拷贝到掌上机上即可在野外使用。

(二)野外剖面数据采集

剖面起始点的初始化操作完成后就可进入具体的野外剖面数据采集阶段。

1.导线及分层数据采集

在“剖面编辑与计算”菜单栏的下拉菜单中点击“剖面编辑与计算”子菜单,就进入剖面编辑,在“导线测量库”点击一下,再点击“AD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导线数据(包括序号、导线号、导线方位、导线长度、坡度角等);在“分层数据库”框内点击一下,再点击“DA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分层数据(包括导线号、分层号、分层位置等)和分层描述内容(包括该层的岩性定名、岩石结构构造、成分含量、分层依据、上下层接触关系等),点击“OK”即可完成导线及分层数据采集。

2.产状数据采集

点击剖面编辑左下角的“产状”菜单,就进入产状的编辑对话框,在产状数据库框内任意点击一下,再点击“ADD”菜单,进入产状数据录入对话框录入产状数据。进行产状数据的采集时,要注意产状性质的记录,如要标注是劈理、层理、片理、岩体接触面还是断层面、构造面理等,术语需规范统一,层理产状将用于剖面图的绘制。产状数据的采集要有一定的密度和代表性,这样才能反映出岩层的连续变化性质。

3.样品数据采集

在采样数据库或化石数据库框内任意点击一下,再点击“ADD”菜单,进入采样数据及化石数据的录入。每个采样记录信息都包括采样位置信息与描述信息,故在记录时要注意层号和采样位置的对应关系。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对样品类型的记录,样品类型记录的是地质人员采样的目的,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样品类型字段进行搜索形成送样单。要注意采样的导线、分层及位置,如薄片样将直接影响剖面图的编绘。

4.地质点数据采集

在地质点框内任意点一下,再点击“ADD”菜单,就进入地质点的编辑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填入地质点的有关内容(除增加剖面编号、导线号和分层号外,其他内容基本同数字地质路线的地质点)后,点击“OK”即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输完描述内容后,要点击一下“保存文本”,否则其记录内容将不能保存下来。

5.素描及照片数据的采集

点击剖面编辑下边的“素描”及“照片”菜单,分别进入照片及素描编辑对话框,将照片及素描的数据录入对话框即可。在照片数据的采集时除了要准确记录照片位置、所属层号和一些说明外,特别要注意数码号的对应,因为系统将通过数码号与照片建立连接关系。

(三)剖面数据导入桌面系统

采集完当天的或单个剖面数据并经初步检查无误后,必须将掌上机上的数据转入桌面剖面数据库中,以便对数据进行编辑、厚度计算和作图等。

数据导入过程方法是:将掌上机与PC机相连,在数字剖面系统中执行:剖面数据编辑→剖面数据导入,选择野外剖面数据所在目录即可。在这一过程中系统要完成两个任务:①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包括素描图与信手剖面的解压还原等;②将数据拷入相应的工作目录下。

此外,还需进行照片的导入,其方法为:点击“剖面编辑与计算”菜单栏的下拉菜单中的“照片导入”子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目录浏览”选择,找到放置照片的文件夹即可开始拷贝,系统会自动将照片添加到剖面工程文件中。

(四)数据整理与编图

数字剖面系统室内数据整理包括:对各个库中记录的校对和完整性检查、分层的室内归并、真厚度计算并编写剖面小结等;图形编辑包括剖面图和柱状图编辑等。

1.数据校对和完整性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之间有无冲突、各记录项内容是否完整、术语是否统一规范、分层描述的编辑修改及批注等。

2.分层室内归并

野外主要是根据岩性、岩性组合来进行地层的分层的,在室内分析整理或对比时可能会发现这些野外分层出现不协调的情况,需要在室内进行分层归并或整理。在数字剖面系统中进行分层归并的方法为:在分层库中重新指定分层号即可。

3.真厚度计算

在地层剖面中还需对其真厚度进行计算,真厚度计算是根据分层的视厚度、岩层产状和剖面线方向来计算各层的真正厚度值。剖面线方向系统将自动按照导线方位值自动计算,视厚度系统将自动按分层起始位置和分层号自动进行累积计算,两者都不必用户进行干预。最主要的是岩层产状,我们在野外不可能为每一层都量一产状值,在默认状态下,系统在计算时将按就近原则选取产状值进行计算,也可以根据用户指定值进行计算。系统提供了四种计算真厚度的方式:①默认计算厚度;②室内自选产状计算;③按产状分段分层计算;④按室内分层计算。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将自动形成一剖面计算表,用户可以对其打印输出,这一计算表将是系统自动成图的根据。因此,在作图的时候要用对应的计算表。对计算表我们也有必要进行检查,这一检查主要是地层真厚度值有无出现0或负值,若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分层或导线方位可能有错,也可能是剖面上该层进行了回测。

4.剖面小结编写

剖面小结是指对所测剖面的一些认识和存在问题的总结,小结的编写要注意对所测剖面所取得的认识、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编写,并把它放在剖面小结信息框内保存。

5.图形编辑

剖面图与柱状图是实测剖面的一种直观表达形式,在数字剖面系统中程序可根据剖面计算表自动生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框架、导线平面图以及地层柱状图框架,但要完成符合实际要求的成果图还要通过系统提供的一些交互式编辑工具进行岩性花纹添加、美观整饰和修缮等操作才能完成。其基本步骤为:

①根据所要的图件类型(如是实测的还是室内归并的)进行真厚度计算,并检查确保数据无误;

②执行:图形选择→生成柱状图/生成剖面图,确定图件绘制比例尺和生成顺序(即由顶到底还是由底到顶)后,即可完成剖面图与柱状图框架的绘制:

③图件编辑(岩性花纹添加、美观整饰和修缮等)。

(五)剖面数据入库

在确保剖面数据完整性和准确输入了剖面的起点坐标的前提下,必须把剖面数据作为剖面路线投影到图幅PRB库中,然后转入到实际材料图库中。剖面入库的目的是对整个图幅剖面进行统一管理以及作为实际材料图地质界线勾绘的依据。

入库步骤为:在剖面信息对话框里执行导入图幅剖面库→运行数字填图桌面系统→选择剖面所在的图幅→打开图幅PRB库→选择剖面数据投影图幅PRB库→选择要投影的剖面目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