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技巧有哪些用英语表达(如何提高英语沟通技

演讲与口才 2023-03-19 21:02 编辑:admin 84阅读

一、与外国人用英语沟通的技巧有哪些值得推荐?

其实最大的技巧是【敢】

敢于去表达,去说,其实有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你说的多清楚,可以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身边的事物,或者说图片,运用所有你可以用的方式,来帮助你表达

二、英语日常交流中有哪些是非母语人士不容易意识到的不太礼貌的表达方式?

“Could you please”有时候会显得很粗鲁。

在我这篇回答“如何优雅的用英文催促工作进度”的评论区,很多朋友都对“Could you please”到底礼不礼貌发表了看法。

很多人表示曾经在学习、生活中因为用这个表达被导师、老板批评。

那“Could you please”到底要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会显得粗鲁,什么时候又能表示礼貌呢?

我们先来看看,“Could”是不是一个礼貌的用词?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来看看Cambridge Dictionary列出的“Could”最常见的两种用法:

Credit to Cambridge Dictionary

字典里明确提到,在表示“请求准许”或“要求”的时候,Could是比Can更礼貌的表达。

所以我们才喜欢在买咖啡的时候说:

  • Could I get some coffee, please?
  •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cup of regular coffee?


那么确定了“Could”是好词,我们再来看看:

“Please”是不是个好的表达呢?


不一定。

这个词在职场有一个戏称叫做:The awkward “Please”,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用错或被误会。

我曾经晒过一个反面典型,是我多年前收到的一封客户邮件,正文光秃秃就这么一句:

  • J, please confirm ASAP.

不仅语法不通,且毫无礼貌可言。

原因就在于,根据语境的不同,“Please”有时候则会显得很强硬,像是命令的口吻。

我们同样可以在Cambridge Dictionary上找到蛛丝马迹:

Credit to Cambridge Dictionary

可以看到,Please既可以表示礼貌,也可以显得在施压。具体要如何分辨,就必须结合上下文来看。

其实,“Could you please”的用法也是一样,要结合上下文及使用的场景。

这一点在口语交流中比较好处理,因为人们说话是自带情绪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语气来评估。同样一句话,如果你用阴阳怪气或不耐烦的语气说,那再“礼貌”的好话也会惹人生厌。

我们再以买咖啡举例,对比下面两个句子:

  •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cup of coffee?
  •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cup of coffee?

很明显,第二句话故意把重音放在了“please”上,整句话听起来就变成很不耐烦的命令式语气。


那如果把“Could you please”放在商务邮件中,到底合不合适呢?

首先,电子邮件的一大弊端就是,你无法单凭文字判断对方的语气,需要结合前后文(甚至是前后几封邮件)来“推测”。

其次,当收件人心情烦躁、负面情绪爆棚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上下文而曲解你的好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执意要用“Could you please”来碰运气,那的确是不够聪明。尤其如果对方正好是难搞的客户或合作伙伴,那无疑是在“送命”…

但是,如果把它用在我这篇如何催老外干活儿的文章中提到的“催促”类邮件里,而且是在对方真的逾期不付款、错过截止日期、耽误进度即将引发恶劣后果的特殊情况下,那还真是无可厚非。

Credit to Makeameme.org

鉴于“Could you please”雷区众多,当你不得不向客户、上级或者一些合作伙伴表达“请求”或者“要求”的时候,建议使用以下八个句式进行替换:

  • 原句:Could you please confirm the order by COB today? – 非特殊情况还是慎用,容易翻车。
  1. Could you please, by any chance, confirm the order by COB today? – 加上了“by any chance”这类试探性的词汇,整句话就显得更加委婉和礼貌了。
  2. 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confirm the order by COB today? – 这个说法巧妙地避开了“please”这一雷区,值得加分。
  3. May I have your confirmation by COB today? – 这句话的“May I have”令句子更轻巧,比较推荐。
  4. Could I trouble you to confirm the order by COB today? – “Trouble”彰显了你对别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的认可,加分。
  5. It would be great if you could confirm the order by COB today. – 这句话巧妙地传递了“积极”的态度,显得不卑不亢。
  6.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confirm the order by COB today? – 在邮件中,用“一般过去进行时”替代“一般现在时”是常用的技巧,会让语气显得更加礼貌。
  7. I would really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confirm the order by COB today.
  8.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confirm the order by COB today.

    最后这两句是典型的“预知感恩”型请求,算是非常礼貌和委婉的表达了。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密斯詹”(微信ID:missjzhan)获取更多英语知识~ 也可以看我的其他回答:

哪些句子拯救了你的英文邮件?

不出国如何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英语委婉地拒绝应该怎么说?

三、如何提高英语沟通技巧?

1.碰见老外,勇敢上前,用有限的英语死嗑.

2.交流的过程中,你发现你想表达哪些想法,但表达不出,去问,去查.

3.少读经典英文小说,多读现代流行的英文小说,爱情故事,家长里短……

4.多听,多看,多做对话练习

5.多看电影,多看几遍同一部电影,琢磨一下对话……

四、如何学会用英语交流?

在欧洲读书工作第4个年头的人根据个人经历尝试回答一波。

不讲什么系统的学习方法论,当然我也不会。英语交流,是双向的,你要说,还要听。所以你要解决两个问题:1.听得懂别人在说什么, 2.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不能拆开,因为你的回答,也就是“你要说”,是基于你听得懂并理解了对方的说。而你正确的表达,决定了对方可以理解再做出回应。由此一来一往,你们就顺畅的交流下去了。


个人经验,先练听,因为英语开口就能说,却不是伸头就能听得懂。小孩子都是先听,听了一两年才开始说,虽然说得不好,但大人讲话他们已经能听懂了,就是这个道理。老生常谈的《老友记》,绝佳练耳朵的素材。但食用方法要注意,不是让你刷剧,几个月看完好几季。每一集,不看字幕,先听几遍,后面几遍的时候,可以某句话后退反复听,直到你耳朵里能清楚的分辨出有的是你知道的单词,有的是balabala不知道在说什么。这时候进入下一步,打开字幕,定位到那些balabala的地方,你会发现,有的单词是你从未学过,这很正常,从未学过怎么会认识。但也会有一些是你学过的单词却听不出来,这就是在非英语环境下学英语所产生的gap,那么你就反复听,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种方法,建议一集一集的来,当年老友记第一季,我用了3个月才看完,每一集看了有几十遍,到现在依旧清晰的记得瑞秋穿着婚纱跟他爸打电话抱怨自己不想嫁给不喜欢的人,那段对话里我第一次学到了“metaphor”,这个词从那天起就一直深深的钉在我脑子里。根据每个人的英语水平,这个方法所用时间长短不一。但不要畏惧,这是个坚持积累加速上升的过程,前两季我花了一学期才看完,但因为耳朵适应了大量的英语后面速度越来越快。这个时候不用着急张嘴说,如果嘴巴不受控制,那就稍微模仿模仿即可,别忘了开头举的例子,你现在就是刚开口学英语的小孩子,先听得懂,牙牙学语不要急。


下一步,背!小孩子都是模仿大人反复说的话才一点一点学会说话的。我们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都要求我们背诵全文,也是这个道理。脑子里没牢固的存放足够的素材,再着急说也只是“婴语”(婴儿说的大人听不懂也尚且不明含义的咿咿呀呀)。其实再第一步练习听的时候,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反复几十遍,你差不多已经再脑子里印下很多素材了,而这些素材是鲜活的,和恰当场景紧密联系的,那么你可以再回顾这些台词,刻意的去背诵对话(当然,挑选适用的即可,我们是为了交流而不是成为语言学家,能吸收多少就多少,学习语言是持需积累的过程)。


接下来推荐Ted演讲,能学习一些得体巧妙的表达方式,而且还能积累针对一些话题的素材,这里可以继续采用前面说得先听后练的流程。然后还要练习写,说和写都是输出英文的方式,只是具体形式不同,平时刻意的练习写作,积累多了在交流的时候会更有自信的脱口而出,大量阅读所产生的语感是理解的语感,而大量刻意的写作或准备演讲所产生的语感是输出式语感。


其实如果要学习一门语言,肯对不局限于我所说的这些,希望能针对你的问题给出一些帮助。

五、请问如何用英语流利的和别人对话?

第一步:加大输入——没有输入,也即肚中没货,是不可能有输出的。输入也就是大量听读背。

第二步:是模仿别人的话,积累句型,然后自己换主语,换谓语,换宾语练到脱口而出。

第三步:自言自语或者用英语和别人讲话。很别扭,是吧?我就干过。我20多岁时用英语跟我家人讲话,招了很多白眼。但我锲而不舍,坚持说只有我听得懂的英语,说一遍,翻译一遍。

第四步:找老外练。我那时刚好做外贸,天天跟老外在msn上聊天。后来老外到中国来考察工厂,全程我接待。那家伙是巴基斯坦兄弟,英语超难懂,我们公司的外贸员中只有我能听懂他的话。跟他聊了一下午,我就说得很溜了。

当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英语是要天天听,天天读的。不经常接触,不继续学习,大学四级毕业就忘了,六级连自己的孩子都辅导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