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调动学员参与,激发学员学习动机
这个题目确实太大,我推荐你阅读《好课程是设计出来的》这本书,这本书很详细的介绍这么设计课程。
其中有一段调动学员参与的片段非常精彩,我摘录如下:
在美国大萧条时期,为了解决食物不足的问题,美国政府希望家庭主妇能改变饮食习惯,接受动物内脏做食品。众所周知,美国人不吃动物内脏,所以要培训这些家庭主妇,让她们接受动物内脏。如果刚好你是这个项目的培训师,你会怎样做这个培训呢?
大部分培训师可能准备大讲特讲动物内脏的营养价值、动物内脏如何好吃,甚至说明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要共渡时艰等,显然效果不会很好。
心理学家勒温利用这个机会做了一个实验:把家庭主妇分成两组,一组是听课组,由著名的营养师给大家讲讲动物内脏的营养价值如何如何高等内容。另一组是讨论组,就是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动物内脏做什么菜肴好吃。结果,听课组事后只有3%的家庭主妇回去买了动物内脏做菜,而讨论组的比例高达32%。这就是著名的“改变食物习惯实验”。
这两组的不同之处在于讨论组让大家参与进来了,因为参与了,所以行为改变的效果是没有参与感的10倍。所以参与感是激发动机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员参与进来,让学员动动口、动动手、动动脑,简称为“三动”。这本书也会设计很多这样的环节,希望大家能拿着铅笔,边看书边在书上写写画画。
这个书中的片段通过“改变食物习惯实验”告诉我们,通过“三动”调动学员参与,是激发学员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
我们在培训时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老师讲,学员听的“填鸭式”培训。台上老师讲的口若悬河,台下学员听的昏昏欲睡。而且这种培训的效果微乎其微,更别提能引起学员行为的改变了。
而让学生通过“三动”真正参与到培训中来,学员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主动意识增强,积极改变行为的意愿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
“三动”通过学员的多感官体验,不仅能提升培训效果,让学员从培训师那里有所收获,还能在“动”的过程中,让学员之间相互链接、彼此学习,使得培训收获加倍!“三动”具体是什么呢?
方式一:口头回应。这种方式的目的是让大家张嘴参与,方式应尽量简单、基础、有趣。
1、口头回应式分组:大家依次喊出阿拉伯数字,奇数一组,偶数一组等;
2、口头回应式问题:通过设置一些比较容易回答的封闭型问题、有趣的关联培训本身的填空或答案反差较大的判断题,让大家口头回应,既可以把场子炒热,达到破冰效果,又能调动大部分学员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方式二:身体参与。通过身体参与,既可以让学员放松身体,又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现场演练,还能实现学员之间的深度链接。而且一场培训活动,小组不能一成不变,而花样变换分组既可以实现身体参与,又能让学员们实现多人链接。
1、简单的连线,让大家手动参与;
2、bingo游戏,让大家欢乐中链接彼此;
3、约会时钟,让大家走动中深度学习;
4、……
方式三:动脑思考,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培训中间或后面的环节。
1、通过提出与培训主题相关的趣味问题,检测学员的学习效果或巩固学员的收获;
2、通过抛出下一环节主题相关的问题,设置悬念,吸引学员在思考中持续跟进。
[where]通过“三动”激发学员学习动机的方法,适用于想要提升自己课堂效果的培训师、拆书家、教师等。
它也可用于体验式产品销售。
我讲一下我的一个失败的例子:
2018年,我曾经在自己学校做过一次带拆图书,清晰的记得是在学校的会议室,当时拆页的主题是“如何表达赞美和批评”,整场带拆大概30分钟,提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都很害羞,基本没有反应,后面又用ppt出示了几道选择题,也只有零星的几个年轻老师小声喊了a或者b的答案,带拆草草结束,会后也没有任何人再提过关于赞美和批评。"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的规划:
产假回到学校后,我会再带领老师们一起通过拆书法学习《为什么学生不愿意上学》这本书。方法如下:
方式一:口头回应。
1、设计分组方式,比如每人喊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与别人不同的数字,先喊先得,数字最接近的三人一组;或者每人喊出自己所教学科,相同学科一组。
2、设计5-10个和主题相关的判断题(题目之间最好有梯度,每题提供两个词语,划掉不合适的词,如学生越觉得所学内容有趣/无趣,其学习动机越强烈),先在开场前发给大家做,开始后,要求大家一起大声地说出答案。因为问题有梯度,而且大家一起回答问题,就不会担心自己打错,这样在一开始就培养老师们愿意并自然开口回答问题的习惯。
方式二:身体参与。
1、设计一个连线游戏,请一笔连接图上所有的点,看谁连接出来的图最富有意义和创意,或连出的图案接近主题。
2、设计一个连线游戏,把图中词语连成一句话,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把拆页主题拆解成若干词语,供老师们连线)
3、在带拆中间,大家有点疲倦的时候,带领大家做个手指操,前后按摩,一是活跃气氛,二是放松休息。
4、提前做好分组小木棍,让大家抽取,自己去找相同颜色的组员。
方式三:动脑思考。把主题关键字设计成谜面,让大家猜谜语。
(本答案贡献者:敏儿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