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点心得,依其重要性和可操作度排序。
一、阅读量。
拥有足够多的阅读量和知识积累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展现才华的地方。对于初中生来说,作文技巧其实差距不大,但平时爱看书的同学作文容易得高分。阅读的内容应该包含的很广泛,小说、杂志、新闻、古诗词之类的都可以读。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时就有对词句的积累能力,曾经看过郭敬明的一篇报道,郭敬明小时候去烈士陵园扫墓都会把每一个烈士的生平抄下来。
二、排比句。
排比句算是一个作文的黑技能。从初中到高中,所有语文老师都不断安利这个技能,虽然我其实是拒绝的,但是它真的很好用。排比句给老师造成一个“很有才华”的假象,高中时唯一一次接近满分的作文就是我用十几个排比句整整写了一段,其实整篇文章狗屁不通,但老师还是给了我高分。除了段内的排比句,还可以弄排比段,写好排比能给作文加分不少。
三、结构。
正如上文所说,高中作文最高分是接近满分而不是满分,原因在于文章结构,这也是我想说的重点。除了学习具体文体的阶段,一般来说议论文是考试时学生最容易选择的,所以我主要说议论文。
初中时老师就会讲议论文的主要结构:总分总。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三、四段:论证论点的三个方面
第五段:总结论点
我一直都不太明白这种文章结构具体该怎么展开,所以高中时代的作文水平一直平平庸庸的。后来我上了英语的写作课,老师讲的英语作文的组织结构,令我眼前一亮,我觉得这种结构很清晰,本质上跟上述结构是一样的,但是更加清晰。
首先,要明白论点的逻辑形式,就是指一个论点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可以很简单地归成一种语句结构:XXX是YYY。比如说你的论点是“敬畏生命”,其实可以转化成“生命是要敬畏的”,主体XXX为“生命”,而要论证的内容是“要敬畏”。也就是说,在这个公式里,XXX是从题目中提炼出来的主体,而YYY是作者的观点,所有的行文都要围绕YYY展开。这种语句形式很重要,在英语写作中被称为“Topic Sentence(主题句)”。
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了,这种结构被称为3x3。
第一段:
- 一些简短的能够“钩”住读者的有意思的内容
- 简要介绍文章内容的背景
- 向文章主体的平滑过渡
第二、三、四段:
- 主题句
- 对主题句中YYY的论证
- 总结句,内容要与主题句相关联
第五段:
- 对主题的再次声明
- 简要概括文章主体,也就是第二、三、四段的内容
- 文章收尾,最好能够呼应首段
好了,下面我解释一下。其实这也是一种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段也是提出论点,只不过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要写一些有意思的内容能够抓住读者眼球,其实也是语文老师经常讲的,改卷老师看作文时都只大概看一下首句和尾句。所谓“有意思”,可以用问句设置悬念,也可以在文章形式上做些有意思的改动,比如利用书信的形式等,当然这些如果还用排比的方式组织就更好了。然后简要地介绍一下文章内容背景,这里可以联系题目,也可以说自己是如何得出将要提出的论点的。最后用一句简明的话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论点,不知道如何提炼论点的,就适用上述的论点公式“XXX是YYY”,找出XXX是什么,再寻找YYY是什么,然后换个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第一段就写完了。
第二、三、四段其实是对应总分总中的“分”,每一段都代表一个分论点。所谓分论点,就是当你已经找到XXX是YYY了,那么YYY又包括哪几个部分呢?即“YYY是ABC”,A、B、C分别对应一个分论点。比如刚刚说的“敬畏生命”,对于“敬畏”,去年一篇高考作文的例文就分了这样三个分论点:敬畏“自己的”、“与自己相关的”、“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当然,如果有多个分论点的话也可以多写几段,不过对于考试的篇幅来说,三个分论点是比较合适的。每一个分论点的段落,也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句,也是主题句,就是概括出你每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同样的要求,言简意赅。第二部分是对主题句的内容论证,这里就要大量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举例子、做比较、引用名言等等。还是那句话,能够转换成排比更好。最后,总结整个段落,一定要跟主题句相关联。
第五段,也就是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首先对全文的主题再次声明,这里就可以升华主题,对主题做些详细的描述。然后简单地概括一下第二部分的内容。最后用一句话作为结尾,可以跟首段首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