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怎样享受快乐生活?

217 2023-11-18 16:05

一、退休后怎样享受快乐生活?

1、调整心态,知足常乐。

就像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退休不可避免,首先我们应该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其次,有人会抱怨,为什么我的退休工资低而别人的高?这样一比,更会加重失落感。因此,我们要过自己的生活,不要跟别人比,知足才能常乐。最后,凡事要看到好的一面,这是很重要的幸福之道。

2、制订生活计划。

退休后,不少人变得敏感、悲观或多疑,容易抓着小事不放,夫妻关系原本不错的,退休后天天相处,矛盾反而多了起来,身体健康状况也开始下降,有人称上述现象为离退休综合征。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其实这是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男性比女性更难调整退休后的心理落差。应该制订一个生活计划,让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孔令雪建议,退休后的前3个月最难熬,可以按照上班的工作时间,列出生活作息表,尽量详细,最好精确到几点几分,包括:几点起床、吃饭、锻炼身体、休息、读报、会客等。除了基本日常作息,可以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去公园遛弯、交新朋友、带孙子孙女玩、养宠物等,让身体和心理逐步适应退休的节奏。

3、重新找到目标,培养兴趣爱好。

退休后之所以会出现失落感,主要因为失去了工作这一目标。因此,重新找到目标非常重要。如今很多老年人学钢琴、书画、唱歌、烹饪,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老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让生活充实起来,增进身体健康。美国《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退休后仍然工作的人,身体和精神健康状态好于完全停止工作的人。其中,患重病的几率低17%;精神健康测试中,前者比后者的分数也高出31%。

4、让大脑保持灵活。

没有了工作刺激,人的大脑很容易变迟钝。研究发现,学习对认知能力的保持很重要。专家建议,可以学习一门外语、乐器或者摄影、绘画等,也可以上老年大学,参加读书俱乐部等。要注意的是,老人学东西,先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而要从简单的开始,否则可能因为遇挫而放弃学习,增加思想负担,反而得不偿失。

5、当志愿者。

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表示,无私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更长寿。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好,平时喜好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流,都可以义务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参与其他志愿者活动。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

6、适当储蓄和理财。

研究发现,攒够养老钱能减轻老人今后生活中的压力感和焦虑水平,有助身心健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老年人拥有较强的经济决策技能,完全有能力理财,但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最好确立理性的投资目标,以增值保值为目的,不要贪图高回报,警惕投资陷阱,比如只强调高收益的产品、只认准一种投资方式等,必要时可以请子女或有丰富经验的理财师帮你做规划。

7、保持健康。

受到离退休综合征的影响,不少人退休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睡眠、食欲、精神大不如从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陈祉妍指出,人们对退休生活常抱有消极想法,但如果换个积极的角度看,你会发现,在这个时期你拥有很多年轻人羡慕的东西---时间或者自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的理想就是早点退休。有了时间和自由,更应该把其用在健康上,做到规律生活、每天运动、定期体检、健康饮食。

8、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退休后很多人不适应角色的变化,与家庭成员容易产生矛盾或冲突,还有的人工作时一心扑在事业上,忽视了另一半,待退休后,要天天面对老伴、儿孙的时候,变得很难相处。与家人共度的幸福时光,可以培养老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老人不要把工作习惯带回家庭,要重新适应家庭角色,多和家人沟通,建立新的家庭关系,夫妻间要互相体谅、互相照顾,不要过分依赖或过多干预子女,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9、认识新朋友。

退休后,朋友圈子越来越小,孤独感加重。这时老人应该勇敢去结交新朋友,主动接受邀请,通过自己的爱好或参加社区活动,建立起新的朋友圈子。

10、打扮自己。

陈祉妍指出,很多老年人觉得自己上岁数了,再怎么打扮也没必要了。其实美丽是一种责任,打扮意味着生活中有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去追求。即使人老了,也别放弃对美的追求。

二、老年人如何调节婚姻关系?

相扶到老不容易,要珍惜

三、一对夫妻退休以后该如何生活?

最美莫过夕阳红。挽着心爱的人度过一生是多少人追求的梦想,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等用于婚姻的美好祝愿也体现出中国人对爱情、婚姻始终不渝的坚持。

但是,不知有没有人计算过当你退休的时候,需要多少钱才能保持等同于年轻时的生活质量?单靠退休金足够了吗?

因此,退休规划是家庭理财的重点。根据法国安盛集团发布的2006全球退休计划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开始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个人退休财务规划也日渐升温。有三分之一的人开始为退休作筹备,平均年龄为37岁,正好处于三口之家的阶段,小孩一般较小。基于对未来退休金难以应付生活所需的担忧,这些人已经认同用个人的行动来承担养老责任,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通过积极购买寿险、投资股票、储蓄、投资房地产等方式为退休筹备。

三十而立,这是中国人对成人阶段的某种愿望。在家庭理财规划里,30岁也是一个重要的年龄段,理财专家认为,30多岁的时候或许还用不着过分为钱发愁,可是得想到将来退休后,自己能领到多少退休金?过了30岁的人如果还没有为自己的退休计划作打算,那就相当危险了。至于用何种理财手段来实现退休目标,专家认为,不同人生阶段的人应该对保险的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需求各有侧重。比如,有经济压力的30多岁人士,此时应该侧重在保障,然后辅以提前的退休准备(储蓄、投资功能等);等到了40岁,需求侧重转为退休方面,以保障为辅。

当然,在家庭退休规划中,夫妻双方对于退休生活目标的认同还是有必要的,比如在什么年龄退休,什么财务状态下退休,退休后打算过怎样状态的生活?都必须事先有所安排和准备。只有把目标的“底”放在心中,执行起来才能事半功倍。那么在家庭理财规划中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第一要点:确定适合的退休年龄

家庭中夫妻双方的退休年龄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今后家庭收入的多少,也会影响到生活质量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退休年龄在55岁或50岁。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属于比较早退休的,像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许多老人到了70岁仍然坚持在岗位上。有迹象表明,由于我国老龄化阶段的提前来临,将来极有可能延迟退休年龄,如果一户家庭做了与实际不符的退休理财规划,那有可能遭遇到退休金不足的可能。所以,一对夫妻应该结合自身的财务、身体等情况,为自己确定一个较为理想的退休年龄,以安享晚年。

第二要点:设立合理财务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现象称之为“棘轮效应”,来说明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也就是古人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家庭的高峰收入期,往往在退休前十年到五年内形成,这会影响到财务目标的设定。

因此,家庭生活中,夫妻两人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一方面要尽力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不能盲目追求高消费,以实现退休前与退休后两阶段生活的平衡对接。

第三要点:注意家庭结构变化

在进行财务目标的设计时,有两个因素需要优先考虑,即家庭结构与生活水平期望值。随着“核心家庭”的大量出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一对夫妇只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的家庭形式正在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人们对婚姻质量要求的提高,爱情的更新速度加快,离婚率上升,离婚指数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造成了许多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

家庭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抚养负担是否能够承受的问题。作为家庭在制订退休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将来的家庭结构属于哪一种类型,自己的子女会否成为“啃老族”,这些将直接影响到一户家庭的具体计划。

第四要点:细化生活水平期望值

建立退休规划时最好能对退休后的生活期望值进行一些细化。对退休后的生活,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梦想。退休生活期望值大体可以划分为享乐型、小康型和基本保障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退休生活期望,每年所需要的费用也不尽相同。

我觉得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做个长期旅行

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很多地方让你眼前一亮 甚至终生难忘

要不 开间小店 然后过着有序的安定生活也好

当然如果收我做员工 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有能力就外出旅游.没能力就回老家终老.

寻找理想和爱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