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以及如何有序参与?

演讲与口才 2023-05-01 02:33 编辑:admin 146阅读

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以及如何有序参与?

全面理解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一、什么是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自下而上的的方式去影响政治生活。政治参与不仅是公民享有的正当资格,而且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二、公民为什么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第一,这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对国家权力的运行保持一种自下而上的经常性的影响力,既有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又有利于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第二,这是培育政权合法运行的深厚群众基础的前提条件。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意愿及目标选择,可以在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建立起一种机制,来协调或矫正政府行为同公民大众意愿之间的关系。

第三,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不足的公民政治参与则表明民主不完善,只有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对民主最有利。

三、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

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客观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并且总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

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公民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公民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参与的程度和技巧,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才能真正广泛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四、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首先,公民的政治参与要遵循“有序”、“合法”的原则。

所谓“有序”是指公民表达政治愿望和要求时,应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无序”地混乱参与,则会严重破坏社会安定及人民生活的稳定。

所谓“合法”是指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其次,要树立民主参与意识。树立民主参与意识是珍惜民主参与权利的基础,也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要提高民主参与能力。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民主参与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关注国内外政治事件,提高自己的政治辨别力、政治敏感性和政治热情。

第四,要积极参加民主参与实践。这是树立民主参与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的最终落脚点。作为公民应该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

关于公民意识的作文300字

公民意识,在我看来就是个人在经过自我认识以后,对自己的社会权利与社会义务的行动觉醒。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中,我们中华民族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奥运梦圆,也承受了地震突袭的惊天灾难。在这一场场盛况与一个个悲剧的背后,国人的公民意识却渐渐突显出来。

在短短的15天里,北京有100万市民走向街头,走向赛场,走向京城的一个个大街小巷去充当奥运会的志愿者。也许他们的分工职责不同,他们的年龄长相不同,他们的学历地位不同,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北京的亮丽形象。在所有的志愿者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奉献、宽容、博爱等志愿者精神,我们更惊喜地看到了一种公民意识――一种为国为民为社会奉献的责任意识,一种视自身为城市形象的大气眼光。

在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的一系列举动也是公民意识的绝佳注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捐赠到灾区的物资络绎不绝,全国各地亦派出人手来帮助四川人民重建家园。而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救援的部队官兵与普通民众们,则带给了国人更多的震撼、悲恸、温暖与自豪。也许这场大地震唯一的好处,就是重新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凝聚力与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激发了绝大多数国人的公民意识――我们都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同胞受难之时我们绝不能见死不救!

公民意识不仅体现在国家大事中,也体现在公民个人的公共生活中。主持人柯蓝在电影《惊情神农架》的发布会上毫不留情地指出“剧组在自然保护区搭建木屋是吸引游客的猎奇心理,这种行为是在造孽。”制片方以柯蓝的言论侵犯了他们的名誉权向法院起诉。最终,柯蓝胜诉。

在我看来,柯蓝用一颗无愧、无私、无畏的心坚守着人性的道义,彰显了她环保的公民意识。引火烧身的她,磨砺出了一身钢胆铁骨,社会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利益的重重贪欲中淤积的污垢才会被冲洗。柯蓝以自己的仗义之声,改变了现实并推动了制度的进步。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随之改变,公民意识的自觉觉醒就是一例。相信随着环境机制的日臻完善,国人的公民意识会给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多的益处。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做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自豪。但伴随着文明历史的发展,期间却从没有间断过看客的身影。看客的心态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公民意识的高低。

本月以来,连续两起“看客”围观轻生者跳楼的报道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先是3日《天府早报》报道的成都一女子欲跳楼轻生,围观者起哄“哦哦,快跳”。接着是10日《海南日报》报道的海南省一名30多岁的男子跳楼,围观者中有人喊:“要跳就快点跳啊!”致使这名男子跳楼后不治身亡。

在怀着极其沉重的心看完这两则报道的同时,也注意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时评家们对看客围观的麻木行为和丑陋心态进行了口诛笔伐。但我在痛心之余,始终认为这些纯粹道德意义上的批判已经不足以唤醒这些冷漠和麻木的灵魂。而应当谋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尽早铲除这民族的劣根。

众所周知,对于看客的批判,早在鲁迅时期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但这么多年来,看客热衷围观惨痛场面的现象,非但没有减少甚至大有欲演欲烈的趋势。设若问为什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是在就事论事,而没有去深究看客心态的成因。没有问一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如此自私和冷漠?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漠视他人生命?也许,这才是值得每个人去深思和扣问的关键所在。

我以为看客的心态恰恰暴露了人性的弱点。首先那种对社会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以及对情感的淡化,还没有脱离原始社会沿袭下来的野蛮的生活习惯,以及封建社会中,民众没有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意识,由于他们曾经大都是被统治阶级,处在社会最低层,从而使他们处于社会从属地位,处于一种对别人的感受置若罔闻的状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心理和习惯。其次,随着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泛滥,拜金主义已经严重影响了公民的道德素养。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总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私心态,处于一种对别人的生命和感受始终漠视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漠视他人生命的“看客”心态,实际上蕴藏着社会情感冷漠的巨大悲哀,更折射出社会心理危机。它不但严重腐蚀了人们的道德感,而且严重影响到两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我们在指责看客行为的同时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看客心态的成因,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使他们及早摆脱这种心态,提高人性的热度,促进社会温情的回归。

看客的心态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公民意识的高低。我们需要和谐的环境,现在有必要加强公民的道德修养,促进公民文明意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