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山地理形成?
巴山是峡谷地貌地形。巴山大峡谷景区从地质年代推断,由于地壳运动受到板块挤压凹陷形成这样的景观景区。
二、天山地理意义?
天山山脉的地理意义是:
天山山系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平均海拔约4000米,东起中国新疆哈密星星峡戈壁,西至乌兹别克斯坦的克孜勒库姆沙漠,近东西向延伸,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4国,在中国新疆境内绵延约1760千米。
新疆天山又称中国天山或东天山,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因冬夏有雪,由此得名。新疆天山长达1760千米,占天山总长度的3/4以上,平均宽度300千米,拥有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
横亘新疆全境,跨越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市、哈密市以及北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多个地州市。
也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南北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环抱,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
三、南山地理优势?
南山风景好 ,早上起床就有鸟语花香 ,交通以方便 ,晚上休息也比较安静 。
四、泰山地理原因?
泰山形成于三千万年前的新生代中期,主要有混合岩、花岗岩、片麻岩组成,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五、凉山地理特征?
凉山地形绝大部分属山地高原,气候属于季风气候,彝族聚居区。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高差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中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
州内构造地貌发育充分,断裂带纵横交错,断块山、断陷盆地、断裂谷众多。断陷盆地内分布着河流冲积平原、洪积扇、丘陵、台地等,盆周为断块山,盆底与山顶相对高差可达1000米。盆周白山冰川地貌保存完好,发育典型,盆地内部冰川谷和岗垄地貌形态在垂直方向呈层状分布,既有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如金沙江、雅砻江
六、巫山地理意义?
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巫山山脉以西为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以东为中国地势第三阶梯。北与大巴山相连,南面深入武陵山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为四川盆地。现在也指重庆市巫山县。
“巫山”之名源自上古时代今山西晋南一带的宗教神话“巫咸山”,而不是“巫山县之山状若巫字”!随着“山西巫文化(即晋巫)”在南方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很多地方都曾有过“巫山”记载。
其中,长江三峡地区的“
扩展资料:
唐宋时期,奉节夔州控制下的长江三峡已是中国南方最繁荣的交通走廊,经众多唐诗宋词的演绎传播,才使得“夔州之山(即唐宋三峡巫山)”成了后世中国最有名的“巫山”。现在中国“巫山”山脉的地理词义,就是依古代奉节夔州的范围定义。
古奉节是隋唐之后三峡地区历代最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巫山文化在内的长江三峡古历史文化,其实就是指古奉节传统的“夔州巫文化(即夔巫)”。
因唐宋文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使得三峡地区的“巫山”成了今天中国最有名的“巫山”。但唐诗宋词中的“巫山”大都是泛指方位地理,一般惯以“巫山”代称整个“长江三峡”,喻指“文化巫山”,并非狭义指“巫山县的山”。
中国地理正是据此对“东北-西南”走向的“巫山山脉”作的通解释义,范围包括鄂渝交界处长江三峡及其周边一带的所有群山,而不仅仅只是巫山县境内“东西走向”的巫峡。
七、木兰山地理优势?
木兰山位于黄陂区北部,海拔582.1米。根据地质界提出的地球板块理论,认为木兰山的形成是由于板块撞击所致,大致形成于7~10亿年前。从整个剖面看,出露最多的岩石是白云绿泥纳长片岩、白云纳长片岩等;这里地势北高南低,面积5.5平方公里;山脉脊岭属风化砂壤,山坡处属酸性尘积土,间有砂泥土和红壤等,山坳处土层较厚;这里大气环境质量良好,无致癌物质“苯并比”;山上水源较少,除依靠古井泉及水库、沟堰、塘水供饮用外,还修建了自来水工程,抽滠水上山缓解水源之不足;这里属亚热带季风区,光照充足,热量充沛,雨热同季,常年降水量为1 236.2毫米。木兰山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木兰已成为木兰山人的共识。
八、武陵山地理意义?
武陵山盘踞湖南的西北角,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山系呈北东向延伸,弧顶突向北西,新华夏构造带之隆起,海拔在1000米左右,峰顶保持着一定平坦面,山体形态呈现出顶平,坡陡,谷深的特点。
武陵山脉山原土地地貌发育自北向南分为3支。
北支:分布于湘、川、鄂边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龙山、东山峰、壶瓶山。
中支:沿澧水干流北侧,有天星山、红星山、朝天山、张家界、白云山等。
南支,从贵州省境延伸过来,进入湖南省有腊尔山、羊峰山、天门山、大龙山、六台山等,为武陵山脉的主脉,是澧水与沅水的分水岭。
上述三支山脉均消失于洞庭湖平原。武陵山脉纵贯湖南省西部,成为东西交通的屏障,但局部地段有较低的山隘、如洞口等地,构成东西交通的通道。
武陵山 最高峰海拔: 2572米 所在地: 渝鄂湘黔相邻 山脉面积: 约10万平方公里 所在地: 重庆 地址: 重庆市秀山县武陵山 类别: 风景名胜 气候类型: 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占地面积: 约10万平方公里
九、嵩山地理概况?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地区古代文化积淀甚厚,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介绍,各类文物古迹共956处。其中,有重9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9处属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唐代光启年间(885年~887年)进士郑谷游中岳时,为登封八景同赋诗以赞:
十、唐山地理标志?
唐山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城市,地理标志是指该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唐山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渤海湾沿岸,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它的地理坐标是北纬39°36′至40°20′,东经117°57′至119°25′。的原因是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靠近渤海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使得唐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中心。唐山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这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唐山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拥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总之,的存在,既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也是因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