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读书心得?
曾国藩是晚清大儒,为现当代诸多名人所敬仰万分,所以想试读读曾国藩的书,以增裨益。《曾国藩家书》收入了曾国藩自出仕始至终的经典家书,其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在此,我也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中国文人所敬仰之人被称之为圣贤,这也是先贤们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一代代人不断努力,但成为圣贤的人屈指可数,可见成果之难,曾国藩也是其中之一,从他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追求的精神。圣贤者,首先为圣,圣者就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曾国藩也就是不断追求这种状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日日省乎己,向着完人不断地努力,纵欲的自责,自满则自遣,在不断地自省中,曾国藩他谨言慎行,孝顺父母,疼爱弟兄,为儒林人士的楷模和典范。
其次,圣贤者,贤者也,贤者,学识渊博,能力超群。曾国藩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在为官上也是做到了极致,他在清政府、外国人、太平军之间周旋,屡败而屡战,遇挫则愈强,提拔了诸如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重臣,推动的洋务运动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为贤者。
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曾国藩身上的许多优点尤值得现代的我们认真的领会和学习。
二、曾国藩读书轶事?
关于曾国藩读书的逸事,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他和小贼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居坐落于贾家胡同,表面看来它只是一座寻常的四合院,院门为改建过的颇有几分西式风格的蛮子门,虽然不及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那样深邃气派,但是这种宅门却是富户人家专用的。宅院门楼顶部有骑墙,砖雕异常细致精美。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座宅院已经衰败不堪,无法辨出当年的规制了。当年曾国藩入京考试时就居住在这里读书,这位被视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重要人物多次名落孙山。可见他并非智力过人的天之骄子,而是靠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奋斗才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曾国藩与贾家胡同渊源深厚,他不但在此地为会试做准备,为官时也居住在这里,他的子女也在其寓所里出生
三、曾国藩读书几年?
一生都在读书。
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不放松,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据唐诗戡所撰的《曾国藩治学之道》一文中介绍,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曾国藩在军务繁忙之际,犹定申、酉、戌、亥四个时辰温旧书,读新书,偿外债(指诗文债、字债),写笔记。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他任两江总督,白天忙于军政事务,夜里仍温读诗文。他自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正月初一起写日记,至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二月初二止从未间断,数十年如一日。
他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深得要领,曾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其见解可谓精辟之极。曾国藩读书注重消化归纳,从而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他很重视作读书笔记,除经史外,常随手摘记,使得他的读书精深有用。曾国藩曾说:“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曾国藩喜欢读史,曾写成《历代大事记》数卷,以此作为重要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四、勤奋演讲稿曾国藩?
曾国藩一生最强调就是勤,如何才能做到勤呢?从治懒开始!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认为,人生百种弊病,都是因为懒惰才会出现。懒惰则松懈,松懈就不会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不会努力做事,更不要说做成什么事了。一个环节松懈就会导致整体的松懈,一时的松懈可能错过的就是一生中最好的机会。
所以,曾国藩把“勤”作为兴家立业的根本,他说:“我以有事而懒,六弟无事而懒,是我不甚满意处。若二人俱勤,则气象更兴旺矣。”
五、曾国藩谈读书原文?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青“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轻”“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六、曾国藩读书的故事?
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反复诵读了多少遍,还在继续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进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儿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很好,听过几遍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也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一遍书,再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虽有天赋却没有勤奋,还是落了个不知所终。
七、曾国藩论读书原文?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而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易经》、《左转》、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渊之韵。
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与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八、曾国藩传逆向思维导图
曾国藩传逆向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趣且独特的方法论,它通过逆向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帮助人们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找到更创新的解决方案。曾国藩传逆向思维导图的核心理念在于挑战常规的思维方式,通过反向思考,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以其独特的治国理念和出色的军事策略被后世誉为"曾家军事"。曾国藩传逆向思维导图正是受到曾国藩思想启发而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不拘泥于常规思维,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创新。
曾国藩传逆向思维导图的核心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 1. 怀疑一切权威:不盲从,不轻信,要敢于质疑一切权威的观点和决策。
- 2. 反向思考: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模式,要勇敢尝试反向思考,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 3. 找准问题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寻找根本解决方案。
- 4. 鼓励创新实践:不满足于现状,要勇于实践创新的想法,不断探索进步之路。
曾国藩传逆向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无论是在管理决策、市场营销还是个人成长领域,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管理决策方面,逆向思维导图可以帮助领导者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开拓创新思路,制定更具前瞻性的决策方案。在市场营销方面,逆向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个人成长方面,逆向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个人拓展思维边界,挑战自我限制,实现个人成长和突破。
曾国藩传逆向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挑战,需要更加灵活、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逆向思维导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框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本质,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结语
曾国藩传逆向思维导图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工具,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还能激发创新潜能,推动个人和组织的进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导图的方法,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发现更多可能性,实现更大成就。
九、演讲稿曾国藩励志故事?
曾国潘的励志故事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十、曾国藩读书治学之道感想?
曾国藩特别强调读书治学的方法,所谓的方法一是指学习的方式和路径;二是指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三是指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实际上,做任何事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读书治学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虚心向学,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疑是打开读书治学大门的金钥匙。
曾国藩在其家书中比较重视读书治学的方法,用具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用较多的篇幅阐述相应的方法。曾国藩的读书治学之道确有其独特之处,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弟,其子弟在文化造诣上可谓成就非凡。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