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称呼的三大原则?

115 2023-11-20 19:06

称呼是社交礼仪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演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恰当得体的称呼,是礼貌的体现,不仅能展现演讲者良好的礼仪形象,更显示了对听众的尊重,还能够达到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实现最佳演讲效果的作用。因此,演讲者应该重视称呼语的运用。

一、称呼语的种类

演讲中,称呼语一般包括尊称、泛称和特称三种类型。

尊称是出于对听众的尊敬和礼貌,如果台下听众大多是颇有身份地位的人,那么演讲者为了表示尊敬同时也为了拉近距离,通常会称呼:“尊敬的+名字+职位”。但如果演讲者身份较高时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消除隔阂则可以这样称呼:“朋友们”、“亲爱的小伙伴们”。

泛称是指不分职业、不看身份的统称,这种称呼方式常用于多层次听众参与的演讲。如:“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听众”、“有缘的朋友们”。

特称则指一些具体行业、特有身份的演讲中使用的称呼方式。例如:“在座的各位老师”、“尊敬的评委们”、“可爱的小朋友们”、“善良的白衣天使”。

二、称呼语的使用位置

一般情况下,演讲中的称呼语大多在以下四个地方使用:

1.开场称呼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形式,在演讲的开头用作开场白。基本上所有的讲话,都需要在开场表达对听众的问候。

2.演讲中称呼

在演讲中,有时会提到某个人,从而对他进行称呼。这种称呼一般是在故事叙述中出现,仅仅是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没有其他特殊的意义。

3.结尾称呼

在即将结束讲话时用称呼语,这种称呼语有时与第二种情况相同,这样做既表示演讲即将结束,也表示告知,提醒的意义,用于引出结语。

三、使用称呼语的技巧

1.称呼要得体

一般情况下,当你没有了解听众的具体情况前尽量不要乱用特称,以免因称呼错而尴尬。最万能的称呼则是:“听众们”、“朋友们”。当然如果你很清楚听众的职业、身份等情况时最好用特称,因为这样能让听众感受到一种被尊敬的感觉。

2.称呼要发自内心

著名学者景克宁有一次到山西农业大学演讲,面对台下的大学生们,他是这样称呼的:“三晋热土,大地之子,绿色生命的守护神,大家上午好。”句句有意,字字含情,语气亲切,感情饱满,如此称呼必然能够引起听众的好感。

3.称呼句式可以多变

称呼可以直接与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连用,更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肯定感情,起到掷地有声的作用。

可以说,演讲中称呼的使用除了能反映出对方的身份地位等信息,更重要的是表达演讲者的感情,起到拉近距离,融洽气氛的作用。

得体的称呼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演讲者的感情传递给听众,也更容易让听众与演讲者共思索、同欢乐,从而让整场演讲取得成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