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七彩课堂?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二、王昌龄的诗句芙蓉楼送辛渐的表达方式和手法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寒”与“孤”是移情手法,表面写“雨”寒“山”孤,实际是写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苦。后两句用冰壶自比,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2、译文是: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这两句用的是借喻手法,用“冰心”“玉壶”来喻自己的心的纯洁透明。因为诗人当时遭人诽谤,说他如何如何变了,不再是以前的王昌龄了,所以王昌龄在此诗中借冰壶自比,表达自己面对谣言毫不在意的开朗胸怀和不改变自己操守的坚定信念。
三、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鉴赏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
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
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赏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9-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有《王昌龄集》。
四、《芙蓉楼送辛渐》全诗用( )、( )的手法?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运用了(渲染和烘托 )、( 即景生情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五、芙蓉楼送辛渐有什么韵味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王昌龄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首句即从夜雨入手写送别 。萧瑟的秋风夹带着 丝丝寒意的夜雨,使满江烟雨朦胧,整个吴地也似乎 沉浸在一片秋雨、寒意的萧瑟冷寂气氛之中。 这“连”与“入” 的细腻描绘,将夜来的带着丝丝寒意的绵绵秋雨势态给予了读者极真实的感受,它渲染 了离别的黯淡气氛。第二句诗人描写了天刚亮时,诗人与朋友辛渐江边分别。遥望被夜雨洗尘后的楚山,孤峙突兀 ,虽为即景,却有另一番丰富的蕴意藏于其中。想到知心朋友即将远去,今后无人可一诉胸怀,未免不深感孤寂,一种难言的惆怅涌上心头。江阔山孤,这意境与上句绵绵夜雨中的气氛对比、映衬;孤字写山,但却表现诗人的心境,情融于景,又通过自然景物 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感受,这一切,都是情景和谐相融 的结果。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 ,分别在即,远望朋友路途遥遥 ,诗人的思绪仿佛飞向了朋友要去的洛阳。 作者意念上的跳跃 ,宕 开一笔: “洛阳亲友如相问”, 遥想朋友到达洛阳当亲朋问及他的近况时,诗人一反前人送别时惯有的对友人的祝愿、亲朋问候的俗套及抒发自己客居他乡之感,而是道出了融汇和点化了古代诗文而成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就让它作为对亲友们问讯时的作答吧。 前人有诗以“心若杯冰” 喻心地纯洁,也有以“清如玉壶冰” 比喻操守清白。而诗人部分地继承了这些语言的外壳,以自己更丰富的想象和含义,构造出自己独特的全新艺术形象,使这一意象寄寓了更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心如冰清玉洁,将这样的心储存于晶莹剔透的玉壶之中,完全是一目通透 、清白无暇、纤尘不染。这是一个何等晶莹澄澈、表里如一 的君子化身;同时又与那孤高突兀的楚山遥遥呼应对照,这是诗人在官场中,因谗言而遭贬后所处的失意与孤寂的逆境中仍然希望保持高尚德操的自白。 诗人借景以叙事抒情,将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有优美的意象之中,语言明白秀丽,意韵蕴藉 隽永,正体现了诗人所主张的“不得令语尽思穷”(《文镜秘府论》)的文艺主张,收到了“宕出远神”的艺术效果,不愧为七绝中的“神品”(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