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文言现象?

144 2024-08-02 04:17

一、静的文言现象?

1、安静;宁静。例如:

静言思之。——《诗·邶风·柏舟》

宵静女德,以伏蛊慝。——《国语·晋语》

本朝不静。——《吕氏春秋·音律》

静乃明几。——《吕氏春秋·审分》

莫不静好。——《诗·郑风·女曰鸡鸣》

清和肃穆,莫不静畅。——晋· 支遁《八关斋会诗序》

2、静止,物体不运动。例如:

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本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

二、关于静字的文言文?

关于静的文言文有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古人描写静的词语,求答案?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解释】: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动而若静 【解释】:动:行动;若:象。行动却象静止一样。指军队或某种事情虽已行动,由于隐蔽等原因,使人感到象没有行动一样。

处静息迹 【解释】:息:停止;迹:足迹。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四、安静用古文怎么表达?

安静用古文表达,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古文中有没有带静?

  静披琼蕴育真文。——徐铉《代书寄谈鍊师》  一楼诗静透文光。——杨徵《题徐氏金湖书院》  爱子静而文。——释文珦《祭坦仲履》   静以文德。

六、古人对静的理解有哪些,文言文加上解释?

古人把“青”与“争”组合在一起,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声字,在这个组合的背后一定有寓意。《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静,审也。从青,争声。”自审、内省,以求内心的安静,许老先生的解释有清心为静的意思。水清为“清”,心清为“静”,无滓为“净”。综合考量,“静”字的寓意是:梳理内心纷扰,保持初生时的清纯。

后来,“静”自又引申出安静、静止、平静、宁静等意思。诸如,《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淮南子·本经》:“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启功书法: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在女八德中,“静”主要指女性的言谈举止要安详、闲雅。

七、古代的静字怎么写?

先理论一番。“我想静静”中的“静”是“安静”的意思,举两个古汉语中带有这个意思的句子:.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只有悲伤了)《诗经·卫风·氓》其中“言”无实际意义,助词,句子其实就是“(我)静思之”的意思,看清结构,对我们写文有帮助。

.人欲静,徭役毒之(人心想静,就会大兴徭役,毒害人民)《新唐书·列传二十一》还是要看清古文结构。古文中“静”的形容词释义除了“安静”,还有“倦怠”等含义,再举一个“倦怠”意思的古语.其静也,日减其所有,而损其所成。

——《太玄经·玄摛》

当人无所作为的时候,每日都会减损他已有的积聚,并且影响他的修持。

这里的“静”就是心态上的一种静止,跟打算安静所表现出来的“追求放松”是有些类似的。

最后出结论了。“我想静静”(我们都知道“静”在这里词性动词),翻译为古文就是“吾欲静”,当然,为求声韵有力可以在文句末尾再搁上一个音节助词“也”字。

如此一来,标准的“我想静静”的古文版本就出来了:吾欲静也,汝等且退!(有话说:搜寻好资料虽然早就知道不是一件让人省心的事,今日疲甚,且只是写了一篇小文,末了好像还弄成八股教材一般的文章,哎,姑且一看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