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艺术的名言

180 2024-04-24 14:36

关于语言艺术的名言

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

技艺没有知识,他对于那种技艺的语言和作为,就不能作正确的判断了。

您的花言巧语对于了解您的人来说,适足以泄漏您的空虚和弱点。

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朴素的,很生动,几乎是可以感触到的。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

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因为有言语,你胜于野兽,若是语无伦次,野兽就胜于你。

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婴儿的语言,母亲最懂得;赤子的心声,祖国最理解。

语言是科学的唯一工具,词汇只是思想的符号。

空有语言而无行动的人,犹如杂草丛生的花园。

为艺术而艺术,不会比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义。

思考是我无限的国度,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

有许多事实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摹和叙述的。

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于装饰价值的。

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

语言是枝叶,行为如果实。

语言表达的艺术

2.1 语言表达的十六技巧

2.1.1 措词要因人而异

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假如所说的事情能够给对方以心灵的变化,那么,其结果也将改变以前的人际关系。听了这话,或许你会反驳说:“难道所讲的事情都必须是好事?”“难道跟每个人说话都一定要很客气吗?”其实,有这种想法是过于幼稚。

你所讲的事情与你讲话的方法,应该视与对方的交情深浅而变化着。这也是语言的技巧问题。有关措词的使用,对于上级或不太亲近的人,要用敬语,对小孩就用对待小孩的语言。也就是说,如果对任何一种人都用同样的措词同样的口气说话,人家岂不会认为你这个人有毛病?也可能你在使用敬语时,算是朋友吗?”对方会说“竟然提到那样的事,这还或是“千万别说那种见外的话,我们交往了多年,应该说是好朋友了。”这就是你的措词不当造成的。

因此,正确的措词和表达方式,是依靠彼此心理的亲疏而定的。不管何时,如果对任何人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交谈,总有地方会发生矛盾,重要的是在交谈前就分清楚。轻浮而善于逢迎的人多失败在这上头。是否能正确地衡量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这是各人的教养,这也是为什么有教养的人说起话来总让人感到如沐春风的关键所在。

2.1.2 说话要投其所好

和某人谈话时,应该投其所好。能够投其所好,你的话才能在他的心中发生作用。反之,则自然发生不了效用。比如对方是个好名的人,你没有认识明白,偏对他讲有利可图的事情,即使所讲的事,真是有利可图,而且十拿九稳,他也不会对你发生兴趣,因为好名的人,并不见得好利。而你偏与他谈利,话是不会投机的。

我认识一富翁,他本是一个好利的人,如果有人向他建议如何致富,无不欢迎,到了晚年,他的好利一变而为好名。这种心理的转变,还没有人知道。有某人对于生财之道,自问大有心得,设法与某富翁相见,乘机提出他的生财大计。谁知呆富翁听了,丝毫不感兴趣,待他说完,淡淡的回答说,我不要再发财,正想谋求散财之道,他一听,出乎意外,只好垂头丧气而退。其实得此结果,还算便宜,有时他竟会当你是个孜孜为利小人,心中万分瞧不起你,以后你再想亲近他,真是难乎其难呢!

好利的人,根本看不起名,认为名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东西,劳心求我,其愚可怜。你如何投机,讲如何发财,如何利用机会,他是“虚心求教”,你倘与他讲如何盛名,他自然沉沉欲睡,或顾左右而言他。这两种人还不算难说,最难的,是表里不同的人,表面上是好名,骨子里是好利,试问对于这种人,你将如何说?对他讲如何扬盛名,与他的内心相反,听了你的话,一味的说得好,很好,而他的内心,却认为你是个不合时宜的书呆子,形式上表示敬重,实际上力求疏远;对他讲如何获大利罢,虽适中他的内心,却揭破他的假面,他的假面是用以欺世盗名的,一旦被你揭破,于他总是不利,于是对你作一番申斥:认为不当言利,有污他的人格。其实对于你的建议,心内喜欢不止,暗地里采用你的主张,却把你这个人弃得很远!这种表里不同的伪君子,世界上实在太多。

你知道他的真相,第一千万不要揭破他的假面具,第二要直中他的内心。你对他说了一篇大道理,什么为公?什么为私?说得冠冕堂皇,同时再轻描淡写地说几句直中他内心的话,表示明人不必细说,表示彼此心照不宣,表示你很乖巧,一定做得十分利落,假话说的多,真话说的少,假话是彼此的烟幕弹,真话是彼此合作的目的。你必须掌握的交际法则:是对失意人,不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2.1.3 谈话恰当切入主题

常常有些交谈场合需要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比如对方已经知道你的来意,或者彼此已经约定了这次交谈的内容,那就不必要说很多题外话,而是直截声明“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这样可以使对方的情绪拉紧,精神集中一下,来谈你们之间要谈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题外的客套话太多,反而会使对方以为你在拖延时间,甚至产生反感,影响交谈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很多场合,交谈进入正题前是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的,特别是当你需要通过你的交谈对象达到一定目的,且需要你去说服对方时,如果突然地将交谈切人正题,很可能会遭到对方一口回绝。在这样一些场合,如果你不急于将交谈转入正题,而是说一些有关的题外话,然后再将对方引入正题的交谈,结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当然,将谈话从题外转入正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有许多人喜欢在交谈前说一大堆题外话,然后说:好了,言归正传,我今天来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为了……”或者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其实是为了……”这样转入正题,似乎表明了你谈话的直率与轻松,但这样会使你刚才说过的话完全失去效果,因为你最后这句话说出来后,已使对方在脑子里把你的谈话内容一分为二。这样不仅无助于你这次沟通的成功,反而会使对方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从而在潜意识里产生抗拒的意念,这与突然切人正题的谈话没有什么两样。

在交谈中要切人正题,除了有赖于经验的积累,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话的内容有专门的知识。当你和对方谈到某件事时,你必须对此确实有所认识,否则说起来就会缺乏吸引力,无法让对方感兴趣。

2.能够用语气明确表达你的愿望,不要使人捉摸不定,真正懂交谈艺术的人,都会将自己的立场迅速公开。

3.常常保持态度中立、客观,一个态度中立的人,常常可以争取更多朋友。

4.不要说得太多,要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这样不仅可以让你的谈话能够“对症下药”,更可以让对方产生被尊重感,拉近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你必须掌握的交际法则:绝对不要假设别人和你一样聪明,他可能比你还聪明。

2.1.4 谈话要抓住重点

简短的演讲能显示机智的头脑,“抓住重点,不拖泥带水”,是必须谨记的要诀。说话之前,先在脑中打一腹稿,把要讲的话整理出系统,就能删除冗长和不必要的问题。什么是不必要的?一篇成功的演讲稿,需要注意不必要的赘词,拉拉杂杂讲了一大堆话,却毫无重点,让人家不知所云,你有没有这样的遭遇呢?以下是主人面对丰盛的午餐,向所有客人作的礼貌性致辞。读完原稿以后,请考虑考虑如何删除多余的赘语。“首先让我说声大家好,由于平常承蒙各位先生的照顾,一直希望有报答的机会,聊表我的一点谢意。因此今天特地邀请各位先生参加这个招待会。各位能在百忙中光临,真使我觉得三生有幸,特地在此表示谢意。(第一段)“利用今天的机会讲公事是一件不礼貌的事,但是事不山己,请先接受我的歉意。敝公司数年来苦心研究的新产品已经研制成功,并且在大量生产中,今后开展市场大力推销时,还须赖各位先生助一臂之力,因此特地摆席设宴,聊表心意、(第二段)“过去已有不少新产品仰赖各位先生出售,并且接到不少订单。敝公司对于成品的出售能有十成的信心和把握,都是大家的赐与,关于这一点,敝公司非常感激。现在再度重托各位先生,但愿能再为新产品推广销路。总之,请容我再度向各位拜托。(第三段)“至于新产品,比起同类的产品有两项优点,一点是……另一点是……。(第四段)“说句真心话,凭这些优点,新产品能够获得好评是理所当然的事。敝公司为了使消费者能认识这项产品,曾经通过大众传播工具,如:电视、报纸,大力宣传,不过最彻底的方法。仍须依赖直接销售,因此请各位先生尽力帮忙。(第五段)“今天麻烦各位先生专程来参加宴全,但因准备不周,未能尽心招待,草草备有薄酒粗菜,还请各位先生开怀畅饮。(第六段)“拉拉杂杂讲了一大堆话,非常抱歉,请各位先生宽恕我的无礼。最后再一次谢谢各位给我们的关怀和照顾。现在谨以拙辞聊表十二万分谢意,并且预祝各位事业如意,精神愉快。”(第七段)

你读了这篇讲稿以后,认为应该删除哪些地方呢?第三、第五、第六、第七段的赘词是否需要删除?请大家仔细阅读。依照文句来看,应该说非常详细,为什么需要删除呢?请仔细深思。“抓住重点,不拖泥带水”,是需要牢牢谨记的要诀。

说话以前,先在脑中打一个腹稿,就可以不再重复。日俄战争后,有名的乃木辉将军应邀演讲时,不站上讲台而站在听众的面前说:“诸君!我就是杀死诸君兄弟的凶手……”说完这简短的一句话,将军的泪水夺眶而出,无法接下去。然而,此时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受了感动,场面肃然而感人。我们可以学乃木辉的演讲方法,把不必要的前言,或者一般性文句删掉。仔细听听在使用客套话的文句时,经常出现的词句:突然被指名致词,深感荣幸……我的口才极差,委屈大家了……口吃的我,居然有机会站在台上,深深觉得惭愧……各位能侧耳倾听,真是感激不尽……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非常惶恐……抱歉。因发明飞机一跃成名的飞行家莱特兄弟,在庆祝会上,作了非常简短的演说。他说:“各位先生,各位女士,鸟类中最善于讲话的鹦鹉是不会飞的,而我则不善于讲话。谢谢各位!”简单的演说能显示机智的头脑。想作简单、明了、扼要的演说,就应该学习飞行家式的干脆利落。你必须掌握的交际法则:拖延的习惯不会令人喜欢的。

2.1.5 关键时要保持沉默

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以说话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那便是沉默比多话好。人之言语即是他行为的影子,我们常因言多而伤人,言语伤人,胜于刀枪,刀伤易愈,舌伤难痊。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搭客都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不至于被出卖。保持沉默便是保持小心伤人。

我们可以说言语是卑贱的东西,一个说话极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动一定吝啬。有道德的人,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唯有保持适当的缄默,别人将以为你是一位哲学家。我们的说话绝对要适量,无把握的事不要乱开口,尤其当有陌生人比我们有经验和更多了解的人在坐时,因为我们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揭露了自己的弱点及愚蠢,并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及经验的机会。一个人说得少而且说得好,便可视为绅士。

因此,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大的缺憾,是不幸的。我们常因谈说得太多而后悔,所以,当对某事没有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吧!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是,人既在社会中行走,就应该说话,而不能不说话,不然不如成为哑巴,既要说话,怎样说才好呢?此中艺术不可不研究,在任何地方和场合,最好能少说话,要说话则说自己经验过的感慨之话,说心灵深处的衷心之话,说自己有把握的话,说能够启迪人的话,说能警戒人的话,说能教育人的话,说能温暖人的话,说能使人排忧解苦的话。自己无把握做到的话不要说,恶言恶语不要说,伤情感的话不要说,造谣中伤的话不要说,粗言腐语不要说。看是到了非说不可时,那么你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词、声音、姿势,都不可不加以注意,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必须知道,为了保持你的话为人所重视,不使人讨厌,唯一的秘诀是说适量的话,恰当的话,说适量的话能使你静静地思索,使你说出来的话更精彩,更动人。做一个忍耐的听者,是谈话艺术当中一项重要的条件。因为能静坐聆听别人意见的人,必定是一个富于思想,和具有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之中,最先也许不大受人注意,但事后则是最受人尊敬的。因为他虚心,所以,为任何人所喜悦;因为他善于思维,所以,成为众人所信仰。

那么,怎样做一个良好的听者呢?

首先,要专注。别人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的眼睛要注视着他,无论对你说话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眼睛注视着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只有虚浮,缺乏勇气或态度傲慢的人才不去正视别人。别人对你说话时,不可做着一些绝无必要的工作,这是不恭维的表示,而且,当他偶然问你一些什么时,你就会因为不留心他所说的话而无所适从。

其次,聆听别人的话时,偶然插上一两句同情的话是很好的,不完全明白时加上一个问话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样做正是表示对他的话留心,但不可把发言的机会抢过来,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除非对方的话已告一段落,没有人开口了,你才可以把话接下去,或应该让你说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

另外,无论他人说什么话,最好不要过于随便纠正他的错误,若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那么你就不是一个良好的听者。如果要提出意见或批评,要讲究时机和态度,不要太莽撞,不讲究方式和方法。有些人常喜欢把一件已经对你说过好几次的事情再说,这是深埋在心里最难忘的事情,或比较得意,令他高兴,或者比较伤心,令他不快。也有些人会把一个笑话说了多次还当新鲜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听者的你,此时要练习一种忍耐的美德了,你不能对他说:这事你已经对我说过好几遍了,这样做会伤害他的尊严,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耐心听下去,你这时心里应该明白他是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你应该同情他,而且他对你说时是表示对你的好感和信任。那么你应该同样用诚意来接受他的善意。但如果说话的人滔滔不绝,而你又毫无兴趣,觉得把时光和精力去应酬他是十分不值得的时候,你应该用更好的方法来使他停止这乏味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的自尊。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到别的话题,这个别的话题最好是他所内行的或是所喜欢的题目。你必须掌握的交际法则:小理可以用感觉传达;大理却只有沉默表示。

2.1.6 尽量不要说废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人在说话中有一些毛病。虽然这些毛病不具有决定意义,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谈话效果。

一般人在交谈中,常常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用多余的套语。有些人喜欢在交谈中使用太多的或不必要的套语。例如,一些人喜欢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一类词句;另一部分人喜欢加太多的“坦白地说”、“老实说”一类的套语;也有人喜欢老问别人“你明白什么?”或“你听清楚了么?”;还有的人喜欢说“你说是不是?”或“你觉得怎么样”,如此等等。像这一类毛病,你自己可能一点不觉得,要克服这类毛病,最好的办法是请你的朋友时刻提醒你。

2.有杂音。有些人谈话本来很好,只是在他的言语之间掺上了许多无意义的杂音。他们的鼻子总是一哼一哼地响着,或者是喉咙里好象老是不畅通似的,轻轻地咳着,要不就是在每句话开头用一个拖长的“唉”,像怕人听不清楚他的话似的。这些毛病,只要自己有决心,是可以清除的。

3.谚语太多。谚语本来是诙谐而有说服力的话,但用谚语太多,往往会给别人造成油腔滑调、哗众取宠的感觉,不仅无助于增强说服力,反而使听者觉得有累赘感。谚语只有在恰当的地方才能使谈话生动有力。在使用谚语时,我们应尽可能用得恰当。

4.滥用流行的字句。某些流行的字句,也往往会被人不加选择地乱用一番。便如,“原子”这个词就被滥用了,什么东西都牵强加上“原子”,如“原于牙刷”、“原子字典”,使人莫名其妙。

5.特别爱用一个词。有些人不知是因为偷懒、不肯开脑筋找更恰当的字眼,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特别喜欢用一个字或词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不管这个字或词本身是否有那么多的含义。例如,许多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在他的言谈中,什么东西都伟大起来了。“你真太伟大了”,“这盆花太伟大了”,“今天吃了一顿伟大的午饭”,“这批货物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等等,给别人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记一些词汇,使自己的表达尽可能准确而又多样化。

6.太琐碎。许多人在谈话过程中琐碎得令人讨厌。例如,讲述自己的经历本来是最容易讲得生动、精彩的,很多人也喜欢听别人讲其亲身经历。但是,许多人讲自己经历的时候,一味地不分主次地平铺直叙,觉得自己所经历的,样样都有味道,都有讲一讲的必要,结果反而使听者茫然无头绪,杂乱无章,索然无味。讲经历或故事,要善于抓重点,善于了解听者的兴趣放在哪一点上,少用对话。在重要的关节上讲得尽可能详细一些其他地方,用一两句话交代过去就算了。

7.喜欢用夸张的手法。夸张的手法有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不过,我们不能把夸张的手法用得太过份,否则,别人就不会相信你的话。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次都说的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和“最可笑的”笑话,因此,不要到处用“非常”、“最”、“极”等字眼,否则,当你在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时,又怎样表示呢?难道你能说“这件事对我是最重要的”么?如果你真这样说,别人听了也会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认为你是一向喜欢夸大的人。

除了上述七点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在谈话中的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努力使各个方面协调、得体。这样,我们就能大大增强自己说话的吸引力。你必须掌握的交际法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2.1.7 巧妙的问答对方

表达同类意思,达到同样目的问话,以不同的形式说出来,其效果也不一样。比方问:“你很讨厌他吗?”或“你很喜欢他吗?”就不如问“你对他的印象怎么样?”对一个看来超过40岁的人,与其问“你今年贵庚?”倒不如问“你今年可能有30多岁了吧?”问“替我把信寄了吧?”就不如问“是否帮助我寄了那封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上的差异呢?原因很清楚。第一句问话都能体现提问者当时的态度。提问者是否谦恭,其问话是否合乎听者的心意,都直接会影响到问话的效果。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体谅。问话如果不尊重利体谅对方,他自己也只能会自讨没趣,下面,我们将通过两名普通问话的分析来说明这一点。一家餐厅里曾发生一件饶有兴趣的事。有两位顾客同时到这家餐厅吃饭。在点菜时,一位顾客问服务员:“今天的石斑鱼好不好?”服务员答应说:“好”。结果这位顾客只吃到了前一天剩下的石斑鱼。另一位顾客则问服务员说:“今天有没有什么好的海鲜?”服务员也满口应承说:“有”。这位顾客最后真正吃到了好海鲜。为什么这两位顾客的遭遇不一样呢?这就从他们的问话上找原因。“今天的石斑鱼好不好”和“今天有没有什么好海鲜”两种问法,在对方心理上引起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虽然它们的字面上有些相似之处。前者只是在问一样东西,只有好或不好的两个答案。为了顾全餐厅的声誉,服务员不能不说“好”。而且,一种东西的好与不好的标准很难说,标准既不易定,那么服务员说了个“好”字,也不能说是欺骗了你,即使今天的石斑鱼并不好。另外,前者所问的只是石斑鱼,似乎除了石斑鱼外,其他的都不爱吃。为了讨好你,服务也觉得说“好”是他的责任。这种问话产生的效果,只能是问话者吃亏。

第二种问法就不同了。首先,“今天有没有什么好的海鲜”表示心中并无成见,不管什么海鲜,只要好便行。其次,这种问法体现出提问者为人谦虚,善于请教他人,不是故作聪明。再次,这种问法范围很广,给对方留下了较大的回旋余地。服务员可以说“有”,也可以说:“今天没有什么好海鲜。但今天的烧鸡又肥又嫩,值得一试。”因此,这种问法必定会给服务员留下良好的印象。他见你求教于他,其自尊心就得到满足。出于内心的高兴,也出于工作的负责,他当然会把最好的海鲜介绍给你。而且,“海鲜”的范围很广,只要把各种海鲜比较一下,把当天最好的介绍给你就行了,并且这工作也易于应付。

问话的方式是千变万化的,这里所举的几个例子,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要掌握纷繁的问话方式的奥妙,还得自己去不断地揣摩和探索。请别忽略问答的技巧,有些交际之所以能一下子成功,就在于谈话双方一问一答,都非常得体,让双方感受到舒服。相反,双方不能继续把话题继续下去,怎么可能进行下一次交往呢?一个善于问答的人,总是比别人更能赢得成功的交际概率。

2.1.8 最不能幽默的时候幽默一下

如果你能和任何人连续谈上十分钟,在这十分钟内使听者发生兴趣,你便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口才能人,因为你要知道,这任何人的圈子是非常广泛的:也许是工程师,也许是艺术家,也许是政治家,也许是外交家,也许是工人,也许是学生,总之,无论是三教九流,各种阶层人物,你能和他谈上十分钟,使对方感到兴趣的话,真是不容易。不过不论难与易,我们总不能不设法打通这道难关,常见许多人,因为对于对方的事业毫无认识而相对无言,默然相视,这是很难堪的,不自在的。其实,如果肯略下点工夫,这种狼狈局面就可以减少了,甚至于做一个一等的交际家也并不是难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是一句古老的话,直至现在仍然适用。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交际家、推销员,都必须充实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不断磨炼。一个胸无半点墨汁的人,当然不能希望他在说话中应付自如。

学问是一个利器,有了这个利器,一切便可迎刃而解。你虽不能对各种专门学问皆作精湛的研究,但是,所谓常识却是必须具有的,有了一般的常识,倘若能巧妙地运用起来,那么,应付任何人作十分钟的兴趣谈话,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每天的报纸、每月所出的各种有名杂志,都是必须阅读的,这是最低度的信息,本地的一般经济情况及其趋向,科学的新发明,新发现,世界的局势和所注目的地方情况特点、人物特性,以及艺术界的新作,时髦的服饰,电影戏剧的内容等等,皆可从每日的报纸杂志月刊中得到了解。香港九龙有一间美容院,生意兴隆为当地之冠,有人前往请教,问其兴旺发达的因由。店主人坦城地说:完全由于他的美容师在工作时善于和顾客攀谈之故。但怎样使工作人员善于说话呢?店主人说:便当得很,我每月把各种报纸杂志都买回来,规定各职员在每天早上未开始工作前一定要阅读,将看杂志报纸当做日常的一项工作,那么,他们自会从报纸杂志中获得最新鲜的说话资料。大博顾客的欢心,倘若你说你不高兴看报纸杂志,或者你说没有看的功夫,那么,请你不要再探讨研究说话的艺术了,连书报都不爱看的人,找不出时间来看的人,我们不会希望他在任何一项门类里获得收成。你必须掌握的交际法则:在最不能幽默的时候,幽默一下,会有惊人之效。

2.1.9 善于吸引听众

说话是双方的,甚至是多方面的。当一个人站在讲台上面演讲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在讲话,无论他讲的话是他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还是别人替他准备的措词,只要他懂得演讲的技巧,把那讲词明白生动地讲出来,那就完成了演讲的任务。可是,要作一次好的讲话,却不只是讲,还要善于听,不只要把自己的话讲好,还要善于听别人的话,而自己所要说的话,也不能像演讲一样,可以事先完全准备妥当,照字读经,而是要有很多临机应变的才能。当你面对一个人谈话的时候,如果你只一大套一大套地把自己想好的话讲出来,而不了解听者的反应、看法、兴趣,不能观察对方对你的话有什么意见,有什么疑问,不能及时地解除对方心里的症结,那你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谈话者。

在演讲时,你的思想只顺着一条线发展,不停地讲自己单方面的意见。在谈话时,你的思想至少要顺着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你自己的,一条线是听者的,一方面你自己当然要有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推理方法,另一方面你还要懂得对方的立场、态度和思想方法。如果你谈话的对象,不只是一个人,那人的思想、嗜好和推测都是不可能相同的。例如:你知足,感到高兴,感到光荣;一方面你可以借此机会,观察对方的语气神色,给自己一个测度的机会,这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吗?可是现在有许多人,总是喜欢抢先说话,好象自己先说了,便可以压倒对方,或者是使对方感到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物。同时有许多人说话一开始,便滔滔不绝,自以为是一个长于口才者,须知别人对你有了一个恶劣的印象。

事实上,你已经失败,这实际并不是谈话了,完全是你说给人家听,以后你将不受人欢迎,人们见了你只有避而不见了。倘若你是个商店职员,对一个上门的顾客,流水般滔滔不绝地宣扬自己的货物如何优美,顾客对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天花乱坠的说话,最多也不过认为是一种生意经,决不会轻易相信你,把钱送人你的腰包。反过来,你如果给顾客有说话的余地,使他对货物有批评的机会,而你成为对此货物互相讨论的人员,你的生意便容易做成了。不过,察言观色是多么困难啊!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发生争辩?起因是由于彼此的主张不同,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好的事情,所谓冤家少一个好一个,因为每一个人都护着自己的自尊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