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例论述现代童话的艺术特征?
1、《海的女儿》人鱼公主里面描写人鱼变成人是用夸张。最后人鱼变成了泡沫,便是悲剧色彩。安徒生用艺术笔触成就了人鱼公主典范性的爱情悲剧,它浪漫,它精致,它优雅,它美丽。特有的艺术魅力也就在这优雅与高贵之中显现出来,这是一种安徒生式的艺术趣味,堪称经典”。
2、《白雪公主》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白雪公主的善良、天真、活泼和皇后的黑暗、爱慕虚荣、嫉妒心强等方面做对比。白雪公主美丽善良,她与其他穷苦的少女主要通过勤劳工作获得“善”的认可不同,白雪公主的身份使她不会也不必去劳作,因此白雪公主的“善”主要体现在她性格上的天真和顺从。
3、《拇指姑娘》故事中充满了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大拇指大小的姑娘的历险故事。
二、论述沙汀小说的艺术特征?
关于这个问题,沙汀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最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沙汀的小说以其深刻的洞察力、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其中几个突出的艺术特征如下:
1. 多元文化主题:沙汀的小说涉及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和碰撞。他的作品展示了印度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全球化对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2. 人性的探索:沙汀小说中的人物多样性丰富,他们的性格、行为和思想都得到了深刻的探索。作品中的人物常常陷入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和决定通常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
3. 精细的叙述技巧:沙汀的小说以其深入的描写和独特的叙述方式而著称。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细节和意象,每一个场景、人物和事件都被描绘得非常精细和生动。
4. 现实主义的风格:沙汀的小说以现实主义的风格为主,他的作品展示了现代印度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他的小说中通常没有过多的幻想和浪漫色彩,而是更加真实和现实。
5. 叙述的多重性:沙汀小说中的叙述通常是多重性的,他经常使用不同的视角和叙述者来描绘同一个事件或人物,这种方式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同时也突出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三、论述艺术的概念和审美特征?
艺术概念是历史形成的。从古代到近代,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我们才有了“艺术”这个概念,有了“美的艺术”,即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各门类艺术的组合;有了艺术品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造物与天然物的区分;有了高雅艺术与通俗大众艺术的区分;有了艺术与工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艺术家。
审美专注于对象的生动可感表现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审美特征是自由性。艺术审美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在社会实践中,它们与人形成了意志实践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当社会发展到人们不以直接的功利态度、实用态度对待客体对象时,才出现了比较成熟、纯粹的审美关系。而艺术美是作为审美对象而生产、存在的。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艺术给予人的只是一种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和审美评价,只在人的精神上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必须具有美的品格,只有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也才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
四、举例论述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 1 )造型性与直观性。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绘画是用线条、色彩在二度空间里塑造形象,摄影是用影调、色调在二度空间里创造形象,雕塑则是用泥土、木石在三度空间里创作出具有实在物质性艺术形象,书法则是通过笔墨、布白、结构、用笔来创造神采,呈现精神气韵。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塑造客观事物的形象来作为基本的表现方式,所以说,造型性是这类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直观性,或称视觉性,也是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由造型性派生出来的。造型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论是一幅绘画,一件雕塑,或者一幅摄影作品、一件书法作品,都是直接诉诸欣赏者的眼睛,凭借视觉感来感受的。这个特征,使造型艺术同文学、音乐等其它艺术门类区别开来。 ( 2 )瞬间性与永固性。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这就是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如何造取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成为画家、雕塑家、摄影家们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成为美学家、艺术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 由于造型艺术必须采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将事物发展变化的典型瞬间固定下来,使得造型艺术在具有瞬间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了永固性的特点。所谓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形象一旦被创作出来,也就同时被物质材料固定下来,可以供人们多次欣赏,甚至可以千百年流传下去。相比之下,舞蹈、曲艺、戏剧、戏曲等表演艺术或综合艺术则不能够将艺术形象物化固定下来,只能一次次表演来创造形象,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发明之前,它们也无法流传后世。正因为如此,流传至今的原始艺术作吕,其中相当数量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作品。造型艺术的永性,使这些古的艺术品能够被若干年后的现代人所欣赏。 ( 3 )再现性与表现性。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空间艺术,再现性自然成为它最重要的审美特点之一。但是,造型艺术同样要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因此,表现性也是造型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中,摄影可以最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摄影作品被当全真实可造的历史文献,具有认识和审美双重价值,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造型艺术离不开表现性,需要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五、论述帝后礼佛图的艺术特征?
《帝后礼佛图》是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东壁上的浮雕。它创作于北魏年间,是中国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后被盗卖至国外。现其中之《北魏孝文帝礼佛图》藏于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详细介绍
《帝后礼佛图》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养行列。
北段刻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羽葆、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
南段构图与北段相似,刻文昭皇后莲冠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个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前导、簇拥下迎风徐行,方向与北段相对。
图中人物密集重叠,顾盼照应,既浑然一体,又有丰富变化。不同于当时常用的以形体高低大小来区分人物等级的手法,尽管图中人物形象并无显著的大小之别,服饰也大致相同,但从人物的位置、相互关系,特别是风度威仪间的微妙差别,都显示出作为全图中心的帝后迥异常表的高贵与尊严,体现出创造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此外,从图中人物的衣冠发式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制度看,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此,这件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帝后礼佛图分皇帝和皇后两批人员,各占三个版面,呈两边对称排列。人物在大小上具有明显区分,皇帝和皇后以及随行达官贵人的身高要明显高于仆侍,但经艺术化处理,在整体上是协调的,这是当时尊卑理念的反映。
另外,目前我国尚存完整的帝后礼佛图,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巩义石窟寺。
六、简要论述课堂教学艺术有哪些特征?
教学艺术具有四个特点:①形象性:是教学艺术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指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是一切外观行为的综合表演。
即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演态度、身姿动作、实验操作、口语板书等,并借助预言、表情、动作、直观事物、绘画及音响等手段,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形象的描绘,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②情感性:艺术教学则主要运用的是情感,以情动人。
教学的情感性和教育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呈明显的正比例关系。
③创造性:是教学艺术的突出特点。
表现在:首先,是备课钻研教材创造性地思考;其次,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最后,是教学方案组织实施的创造性。
④实践性:首先,整个教学艺术过程都是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其次,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也是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
七、论述墨子的艺术特色?
《墨子》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这样的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既是演说,又是比喻,论证明白而严谨.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年一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学过儒学,后创墨家学派。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自苦利人。他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以利人为义,亏人自利为不义,以是否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是非的重要标准。他的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都体现了这一精神。
同时他要求人们学习大禹治水,自苦为极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方面,只取最低的标准。所以孟子说他是“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有一篇《非攻》,是根据《墨子》中《公输》一篇改写的,写墨子劝止楚王攻宋的事,生动地反映了墨子的精神,可以参读。
政治上墨子主张尚贤、尚同。尚贤是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反映了小生产者对政治上平等权利的要求。
尚同则认为国家的职能在于统一全国思想,要求百姓逐级与上级官长保持一致,最后上同于天子,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表现出专制主义的倾向。
墨子思想中保存有较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他承认天有意志和鬼神的存在,以天志为其全部思想的最后依据,认为天和鬼神都赏善罚恶。这是他思想中落后和错误的方面。
但他又反对天命思想,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禽兽以羽毛为衣,水草为食,不必耕织,衣食已足;人则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突出强调了一切要依靠人自己的努力。他还提出衡量人们言行是非的三个标准:上古圣王的经验,百姓耳目之实和符合国家人民之利。这都是有价值的思想。
墨子思想包含有深刻的矛盾。他自苦利人,精神崇高,但带有若干空想成份,难于为多数人接受;他要求平等的政治权利,却又有着专制主义倾向。这些都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从这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说来,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够发达,而《墨经》所阐述的逻辑思想,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墨经》是了解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著作。
读《墨子》,可以用近人王焕镳的《墨子校释》,或清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可重点读《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非乐》等篇。
八、如何论述艺术起源?
1、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代表亚里士多德。不能成立原因是事实上有很多现象,如人类的史前洞穴壁画是很难用模仿的冲动去解释的。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艺术创作和制作的主要方法,而不是动机。
2、游戏说,代表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是富于启发的。但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且偏重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看待艺术的起因,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3、表现说,代表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还有欧美的一些现当代美学家,表现和交流情感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表现情感也是推动艺术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力。但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语言、情感都能表达情感,而且艺术也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因此这一学说并不能完全说明艺术起源的全部原因。
4、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
5、劳动说,代表希尔恩、恩格斯,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九、以具体艺术作品为例,论述悲剧审美形态的特征?
浅析西方悲剧的美学特征一-以《俄狄浦斯王》为例,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乃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如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就被亚里士多德誉为"最完美的范本""完美悲剧的典范”。
十、我国法的形式特征论述?
我国法的形式
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2、法律:法律包括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
广义的法津泛指《立法法》调整的各类法的规范性文件;狭义上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的效力低于宪法,但高于其他的法。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其法定权限内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具有地方性,只在本辖区内有效,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5、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包括部分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低于同级或上级地方性法规。
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
7、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规定相互这间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定。
是我国法的一种形式,对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具有法律效力。
此外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也属于我国法的形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