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与特征?
在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部及法国南部以蒙特底尼为中心的地区,即被考古学家称为“法兰科—康塔布尼亚美术圈”的地区遗留了大量的洞穴壁画,这些壁画展现出令现代人难以置信的艺术性。以最早发现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为例,这是一个长1000英尺的大洞穴,其洞顶布满了精美的壁画,即著名的“大壁画”。“大壁画”的外轮廓有的刻得很深,有的刻得浅而细,再用黑线勾勒与红色填彩。当时的无名画匠充分利用了岩石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表现动物的肌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在表现伏卧的动物的躯干时,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凸起处,组成肌肉圆块的形状,再加上蜷曲的四条腿,而举世闻名的《受伤的野牛》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在它上面还有30多种其它旧石器时代动物的形象,这些图形经过彩色渲染,他们有的在奔跑,有的在躺卧,还有的受了伤。可谓千姿百态、生动自然、神态逼真、透视准确。其风格极其粗犷有力,生动地描绘出了各种动物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从1879年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到现在已发现了的已数以百计,甚至在非洲和印度地区也发现了同类洞穴。这说明洞穴壁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这些 “原始艺术”以其精练的技法、质朴的表现力曾深深影响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许多艺术家,比如高更、毕加索等。时至今日“原始艺术”也是世界各地博物馆和展览馆里的重头戏。“原始艺术”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我们不可否认,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非艺术性”,即“原始艺术”所具有的实用性特征。这一点鲁迅先生说的很清楚:“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 “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实际上,洞穴对原始人来说不仅是他们艺术创作的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举行各种祭礼仪式,做狩猎准备甚至就是居住的场所。他们创作的壁画、岩画、雕塑、彩陶在他们看来从来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与我们正相反,他们是从实用的目的而创造的。
原始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特征与我们对原始艺术的理解相关,我们所谈的原始艺术事实上是在两个层面上来谈的,一是原始人眼中的原始艺术,即由原始人创造并由之使用的原始艺术;一个是现代人眼中的原始艺术,即通过考古发现等途径发掘出,展现在我们现代人面前的原始艺术。虽然在物质和形态上是同一个东西,但对原始人和现代人的意义却不尽相同。由于历史的差异,两者对艺术的理解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继承的是18世纪以来的艺术观,把超功利性和审美性视为艺术品的最本质特征,但原始人的观念则没有这么先进,比如他们创造的具有形式美感的工具、原始洞穴壁画和雕刻与实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几何形态、光滑、对称等形式因素的工具首先是为了省力、好用和效率;原始洞穴壁画则很可能与巫术有关,壁画是为了更好的狩猎;原始雕刻则与原始生殖崇拜有关,雕刻是为了自身和种族的繁衍。原始人采取实用的态度其实并不奇怪,其生产力水平、思维水平还不足以使他们采取审美的态度。实用先于审美,功能先于形式,这是世界上所有原始民族的艺术都遵循的发展规律。因此原始艺术总是与实用相联系的,从而体现出既与实用性相联系又与实用性相脱离的特征。
二、原始歌谣的艺术特征?
原始诗歌的歌词十分简单,篇幅短小,语音短促,一般只有几句,有的甚至只有一句;多为二言或以二言为主,概括力较强,风格质朴自然。
尽管如此,原始诗歌毕竟是人类幼稚期的产物,它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有限的,与后代诗歌的歌词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原始诗歌的诗、歌、舞密切结合,三位一体地表情达意方式,三者结合,"言志,咏声,动容",充分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情感。使它仍具有很强的鼓动力量,并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这一点与它通常是通过歌词和感叹词语的音调变化来抒发主观情怀,以无限的反复来增加其表现力量不无关系。
由于上古歌谣产生于文字出现之前,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又是通过口耳相传、世代传播而保存下来。因此,上古歌谣除了它的集体属性之外,还有口头性特点。同时,其音乐、舞蹈、诗歌几方面的结合又使其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这就使我们透过原始歌谣不仅看到了原始先民的整个劳动和生活,同时也看到了其精神面貌。可以说,上古歌谣是远古先民情感最早的最真实的宣泄。
三、样式主义建筑的艺术特征?
意大利16世纪中后期的美术流派,代表著盛期文艺复兴渐趋衰落后出现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倾向。样式主义时期的艺术并未形成统一的风格,艺术家们各自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如夸张变形的手法,强调细节的修饰,突出个性的表现,反对理性、典雅、优美的原则,强调想像等等。总之,我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同于盛期文艺复兴理性优美原则的艺术,都归为样式主义。
四、原始艺术三大特征?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禒统一
二、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五、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与弊端?
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1。社会生产力极低;2.氏族制度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数据公有制;3.关系是平等和民主的。4.氏族与血缘关系相结合。自然形成的人类社区是原始社会中继原始社会之后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它结束了阶级社会和国家的产生,氏族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
一、社会生产力极低
当时主要以石器、弓箭为生产工具。母系氏族生产起初是捕鱼和狩猎。收集仍然很重要,但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开始发展。手工业也出现了。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陶瓷工业。随着氏族制度的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缓慢。一般来说,生产率很低,生产发展极其缓慢,人类完全受到自然的控制。
二、家族制度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必须依靠集体力量才能生存。家庭根据性别和年龄分工,男女老少都参与生产劳动。由于生产本质上是一种共同的生产,生产数据和生活数据属于家庭集体,个人只有一些日用品和随身携带的工具。因此,消费品也是平均分布的。
三、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民主的
这是由生产资料是公共的。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决定的。氏族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在议事会上,所有成年男女都享有平等表决重大事项的权利,由氏族成员选举,如果他们违反了氏族成员的利益就会被撤销,在氏族内部,除了公众舆论,没有强制手段,没有剥削和压迫。
四、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是家庭外部通婚
禁止同一血缘家庭集团内部相互通婚。当时,典型的婚姻形式是偶婚,同一血统的几个家庭组成一个部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家庭组成一个部落。因此,形成了家庭-家族-部落等组织体系。
六、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学原理?
艺术的主要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七、原始社会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
原始艺术具有生硬性、纯真性、力感性和野性,这既是因为原始价值关系通常是低级、粗浅、简单、直接和本能的,又是因为当时人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只能采用粗浅、简单、直接和机械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和描述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
原始艺术具有生硬性、纯真性、力感性和野性,这既是因为原始价值关系通常是低级、粗浅、简单、直接和本能的,又是因为当时人的认识能力非常有限,只能采用粗浅、简单、直接和机械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和描述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
八、前卫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与主流相对抗?
前卫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与主流作对。前卫艺术不拘泥于传统,而是注重意识形态和未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种艺术形式在欧美等国家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中国,虽然也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但是受众并不多,这也导致了一些前卫艺术被打上了博人眼球的标签。
九、官窑的主要产地和艺术特征?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
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
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
十、《诗经》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征?
1)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3)《诗经》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这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4)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