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俗艺术形式?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二、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艺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这里强调“任何”,因为艺术形象有很多,比如绘画的艺术形象、音乐的艺术形象,所以“任何”艺术形象都是这个规律。)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你在接触艺术作品时,比如一幅画,首先就是看到颜色、人物之类,但之所以你觉得好、触动你,是因为这幅画不但有这些线条、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触动到了你。)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才使其具有令人惊叹的感人魅力。(优秀作品的标准)
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的体现为艺术典型。
艺术的另一个特征是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和“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作性和创新性。
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面对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然后调动自己的能动性和独创性去进行创造活动,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正是艺术创作的这种能动性,使得艺术成为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辩证统一。艺术创作更具有独创性的特点,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与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创作性与创新性特色。
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在审美感受上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
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是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艺术也正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终于完成了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的表现。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艺术家用这些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使得本来仅存于人们头脑中的审美意识,通过创造性劳动“物化”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这样,艺术就成为传达和交流人们审美意识的一种手段。此外,通过艺术的物质材料和手段,人们还可以使人类千百年来的审美意识记录和保存下来,世代流传下去。
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中的“真”,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劳动,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艺术中的“善”,是艺术家精心创作,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是艺术作品中。生活中除了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但是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的艺术美。事物本身“丑”的性质没有变,但是作为艺术形象它已经有了审美意义。
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事实上,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艺术的形式美,不能脱离艺术的内容美,因为艺术的形式美在于它生动鲜明地体现出内容。所以,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艺术的产生特征是什么?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禒统一
二、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拓展资料: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表达形式:语言、声音、文字、绘画、眼神、呼吸、肢体等。
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无论艺术的审美创造抑或审美接受,都需要通过主体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传达并引发相应的审美经验。
对艺术的审美分类,主要应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进行。依据这个原则,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四大类。
四、儿歌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1. 浅显易懂:儿歌的歌词简单易懂,容易为儿童所理解。
2. 富有音乐性:儿歌通常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给人以愉悦的音乐享受。
3. 活泼欢快:儿歌的旋律和节奏通常比较轻快,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
4. 充满想象力:儿歌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教育性:儿歌通常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儿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和道德观念。
总之,儿歌作为一种儿童文学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它能够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儿童接触到美好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和常识。
五、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应该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的特点。
形散者,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者,中心集中,贯穿全文的线索。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语言优美,散文的语言要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散文还要注重凝练,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六、艺术表达特征是什么
艺术表达特征是什么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方式,通过视觉、听觉和情感等元素来表达思想和情感。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特征。那么,艺术表达的特征是什么呢?本文将探讨艺术表达特征的几个重要方面。
1. 色彩运用
色彩是艺术表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组合,将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融入作品中。一幅色彩鲜艳的画作可以传达出喜悦和活力,而一幅以冷色调为主的作品则能引发观者内心的沉静和思考。
2. 构图和组合
构图和组合是艺术作品中呈现结构和平衡感的重要手段。艺术家通过不同的构图方式,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对于绘画作品而言,良好的构图可以引导观者的目光,使其更好地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容。
3. 线条和笔触
线条和笔触的运用可以直接反映出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情感状态。线条可以是曲线的、直线的、粗细不一的,它们可以用来刻画形象和描绘物体的轮廓。而不同的笔触则可以展现出艺术家的情绪和表达意图。
4. 主题和意境
艺术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对于某个特定主题的思考和感悟。主题可以是社会现象、自然景观、抽象概念等。艺术家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引发观者对于主题的思考和感受。
5. 材质和媒介
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材质也是艺术表达的重要特征之一。绘画、雕塑、摄影、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材质和媒介所带来的触感和视觉效果也会影响到艺术作品的呈现和感受。
6. 创新和个性
每位艺术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独特的个性和创新的思维。艺术表达特征中的创新和个性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形式上,更反映在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和追求上。
总结起来,艺术表达特征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色彩运用、构图和组合、线条和笔触、主题和意境、材质和媒介以及创新和个性等都是影响艺术作品表达的重要因素。每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会根据自己的审美理念和视觉语言,形成独特的表达风格。对于欣赏艺术作品的观者来说,理解艺术表达特征的意义,可以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欣赏体验。
七、中国民俗5个主要特征?
民俗文化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集体性;类型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相对稳定性与变异性;轨范性与服务性。另外,在其他民俗学研究大家,如乌丙安、萧放等也都把稳定性与变异性列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目前稳定性与变异性作为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民俗界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八、戏曲艺术的艺术特征?
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1、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 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 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
2、虚拟性: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 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
3、程式性: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 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 括、美化而形成的。
九、新艺术运动的艺术特征?
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十、戏剧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1、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 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 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
2、虚拟性: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 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
3、程式性: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 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 括、美化而形成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