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基层队班子的团结
团结出效益,团结是干好工作的基础,团结是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领导班子的团结与否,直接关系到班子的战斗力,影响到整个队伍的全面建设。从一个单位来说,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才能使大家同心协力,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带领广大群众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一、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是班子团结的前提
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取得团结的共识。人人都有长处,人人都有难处,人人都有缺点,人人都有错误,关键是要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提醒、相互理解。只有在一个团结和谐的氛围里工作,大家才能心情愉快。有了这个共识,大家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好团结;二是协调好工作关系。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做好分工,并做到分工而不分家。工作上提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 ,生活中提倡相互宽容、以和为贵,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遇事不推诿、不指责、不扯皮,遇错不回避,不怕揭丑,敢于揭露,善于改正。三是发挥正副“班长”的作用。作为“班长”,首先要自觉端正思想态度,摆正位置。四是坚持原则。工作中有了矛盾不回避,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解决,坚持原则,不当和事佬,本着向前看的原则,多做化解工作,尽量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同时讲究方法,做到会下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拿到会上讲,谈心能解决的矛盾,不采取其他可能激化矛盾的形式,两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扩大到第三个人。只要坚持并养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好习惯,班子战斗力才会更加强大。
二、增进理解,加强沟通是班子团结的基础
班子成员之间,首先要做到多沟通,以真心凝聚人心。班子的几名干部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业务能力、志趣爱好都不相同,在一起相处难免产生矛盾,每当此时,都要主动做好化解工作。为使班子成员沟通制度化,坚持“每周一沟通、每天一碰头”的班子沟通制度。二是多关心,以感情来凝聚人心。感情是班子团结的纽带,班子成员在一起共事,光有工作关系还不行,还要有感情联系。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与班子成员的感情交流,无论什么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生活上遇到难事,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坚持多商量、多听取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集中所有班子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尽可能减少工作失误和偏差。三是多理解,以理解来凝聚人心。“采油队工作很辛苦,大家能够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图的是心情愉快,遇事要多交流、多理解”,这是我们班子成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三、以身作则,正职干部是班子团结的关键
作为基层队班子的“正副班长”,党政两个正职干部必须看到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基层队班子成员既有自身素质和个性的差异,也有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不同。如何在自己的任期内,团结带领广大班子成员为基层队建设做点事情、为职工做好服务,既是对正职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考验,也是对他们为人品德和团队意识的检验,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上梁一定要正,下梁才不会歪”。因此,在工作中要坚持做到:
一是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贪便宜,严格自律,坚持做到为职工服务不图回报,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不吃拿卡要;
二是以身作则当表率。多年的基层队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基层队的班子与其他领导班子不同,靠的不是行政命令,而是自身模范行动。如果正职干部不能率先垂范、当好榜样,不仅在工作上没有威信、影响到班子的团结,而且也不能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因此在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在完成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时,正职干部都要一马当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班子成员。
三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基层队工作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奉献精神,遇到一些急难工作,义务加班是经常的事,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团结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和发挥团队精神的意识。作为正职,要十分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与副职的沟通能力,注意交换意见。
四、结束语
“众人同心,其力断金”,团结是力量,但团结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胸怀,一种领导艺术。只要班子成员都有讲大局的思想觉悟、有讲团结的良好愿望、有听取意见的宽阔胸怀、有于人合作共事的协调能力、有团结实干的良好氛围,同时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善于团结,搞好班子的团结就不是一句空话。
如何加强沟通协调,保障工作成效
1 加强沟通,共建企业内部和谐
“企”字无人则止,供电企业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与职工和谐是根本,职工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又是”和谐“的创造者,只有企业与职工和谐了,企业构建其他方面的和谐才有了根基和依托。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首先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企业职工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倾听职工的心声,尊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其次是要关爱职工,不断改善工作条件、优化生活环境,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坚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为职工之间交流搭建平台,促进职工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与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在企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反而言之,人就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只有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建性,才能使企业收获奇效。大量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是无限而巨大的。只有调动了人员的思想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因此表明一个企业对每个员工潜能的挖掘、发现与发展的必要性。
建立和谐企业,需要共建轻松愉快、和谐友善、诚心换铁心的工作环境的和谐氛围。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有不同的奖惩机制的激励,通过精神与利益的驱动,使职工大量释放自身的内动力。使其自觉自愿的为企业发挥出最大潜力和互动影响力。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家勒温认为群体行为不是各个成员个体行为这和,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际活动,即群体互动,这种互动和影响,若引导好可以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引导不好则会形成不稳定因素。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职工的愿望和价值,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必要的。
员工队伍的和谐,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凝聚力是构建和谐队伍的关键。对于凝聚力强的群体,成员之间彼此吸引、互帮互助,成员则会为群体的共同目标为之奋斗。相反,凝聚力低的群体,领导与被领导者、层与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彼此缺乏理解与沟通,就会造成人心涣散,士气低落。而具有成功光荣历史的群体不但凝聚力强,向心力和互动力的发挥也是十分强大。所以凝聚力是建设和谐企业队伍的基础,同时也需要通过培育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来吸引和凝聚员工队伍。
和谐企业简单的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它应该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发展、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性。对供电企业来讲,构建和谐企业对其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加强沟通,提高工作绩效
沟通就是让每一名干部员工针对一项决策意向,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见,与其他人员交流协商,为企业制定战略、出台决策提供参考。沟通必须是双向互动的,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既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创造轻松的沟通氛围,让员工无拘无束,打开心扉;也要求员工能够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其目的是通过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求同存异,择优去劣,形成共识。沟通可分为企业内部沟通和企业外部沟通。企业外部沟通,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可通过正确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定期调研市场、走访客户,建立市场信息采集点予以实现。对于企业内部沟通,则主要表现为上下级之间、同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同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涉及团结协作的问题,可通过提高团队精神、实现信息共享来解决。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在某些企业通常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单向沟通,自下而上的交流往往比较缺乏,这对企业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非常不利。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性的上下级沟通机制,往往会出现决策与执行脱节的局面,使得有些决策听上去令人振奋,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决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中途搁浅,不了了之。
例如:有一天,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到一家邮局去寄包裹。因为邮寄信件和物品的人比较多,邮局的工作人员有些忙不过来,有些不耐烦。透过厚厚的玻璃,彼得看到柜台里有位小伙子,一脸无精打采的样子。
彼得突然心生一念,应该使这个小伙子高兴起来。他提醒自己:“要使他对顾客产生好感,要使他愉快的工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说些好听的话来赞美他。”可是他又想:“这小伙子身上究竟有什么值得我赞美,而且确实是值得我由衷赞美的优点呢?”
彼得静静地观察片刻,最后终于找到了。当小伙子开始为彼得办理邮寄业务时,他立即友善地说:“你的头发太漂亮了!如果我的头发也能像你的头发一样漂亮,那该多好啊!”
小伙子抬起头,望了望彼得,起初有点惊讶,随即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谢谢您的夸奖!我这头发比起以前差多了!”小伙子谦虚地说。此后,小伙子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他一边忙业务,一边兴奋地与彼得聊了起来。
彼得临走时,小伙子还自豪地说:“确实还真有不少人都很羡慕我的头发。”
其实,彼得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躲在一旁静静地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他发现,小伙子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
后来,彼得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著名的论断:“赞赏别人所付出的,要远远小于被赞赏者所得到的。”他将这个论断称之为激励的倍增效应。
管理学家彼得还特别强调地指出:“要相信:任何人都有长处,相信任何人都有可赞赏之处,只要‘诚于嘉许,宽于称道’,就一定会看到赞赏的神奇效力。”
3 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是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径
建立顺畅的上下级沟通机制,企业领导必须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要把员工真正看做是企业的主人,注重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切忌自视高人一等,搞“一言堂”。在制订决策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听取广大基层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其次要营造自由的沟通环境。大力构建“家文化”的理念体系,营造“家庭式互不设防”的沟通环境,让企业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自由地沟通和交流,鼓励提出不同意见,及时听取善意的提醒,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集思广义、博采众长。在日常工作中,应大力推行企务公开,定期召开形势通报会,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当前企业面临的形势、发展方向、生产经营状况和当前的重大举措。再次,要将沟通制度化。企业领导应当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定期征求意见,经常性地与员工交流谈心以及设立总经理信箱、热线电话等形式,把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沟通予以制度化、经常化,长期坚持下去。第四是要建立执行反馈制度。一项决策开始执行后,企业管理者要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偏差;执行人员要及时向上级反馈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措施。一项决策执行完毕,企业管理者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决策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向执行人员通报,以便在以后的决策制订和执行时起到借鉴作用。
每天开一次简短会议,最好是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