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动态调节学说?

演讲与口才 2023-01-07 21:23 编辑:admin 112阅读

一、种群动态调节学说?

行为调节学说认为动物社群行为是调节种群的一种机制,以社会等级和领域性为例,这 两种行为都使个体间消耗能量的格斗减到最小,使空问、资源、繁殖场所在种群内得到最有利于物种整体的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的动物数量,使食物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

这样,种内划分社会等级和领域,限制了种群不利因素的过度增长,并且这种“反馈作用”随种群密度本身的升降而改变其调节作用的强弱。

二、种群调节机制有哪些

一个种群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种群增长只能达到环境容量。此时种群数量还是变化的,或在环境容量上下波动、或减幅振荡、或增幅振荡灭绝等,种群数量趋于保持环境容量水平上的现象称为种群调节。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种群数量波动时,种群调节表现明显,人们对自然界动物种群中进行过许多种群调节研究,主要是针对波动种群的调节。

经常可以看到,高密度的林分随着年龄的增大,一部分个体死亡,林分密度逐渐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森林的自然稀疏。自然稀疏,self-thinnig,即指密生种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密度逐渐减小的现象

林分密度调节机制: 随着种群个体的增大,每个个体必需增加其空间和资源的占有量,而占据某一生境的种群所拥有的总资源与空间有限,这时种群即出现两种选择,减每个个体获得资源和空间的能力,缓慢生长以保持个体数目不变,即个体变小出现生长可塑性。不断减少个体数目,把有限的资源和空间集中到优良个体上,生长衰弱个体在竞争中死亡,这便产生了自疏现象,但对个体变小,生长缓慢的种群,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则因抵抗力弱而不稳定,可能导致种群的崩溃。因此,林分密度的调节才是一种进化适应

三、试从密度制约机制出发,说明自然种群数量调节的基本原理

种群自然调节(natural regulation of population)指自然界控制生物种群规模的过程。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力,但没有一个自然种群能够无限增长,因为自然界存在多种控制生物种群的客观因素。霍华德(Howard)和菲斯克(Fiske)1911年把造成昆虫种群死亡率增加的因素分为灾变性的(主要是气候因素,与种群密度无关)和选择性的(死亡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因素,如寄生等)。后来被改称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还发现有逆密度制约因素。现已知控制种群的自然力量包括气候因素(影响物种本身、食物资源和栖息地环境条件等)、种间因素(寄生、捕食、竞争、疾病传染等)、食物因素(食物分布、食物资源更新速度、年景状况等)。此外还有种内调节因素,包括行动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等。因此,种群规模不仅决定于种自身繁殖和生存能力,还决定于多种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种群发展与消亡的调控因素是复杂的。

(1)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例如,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因而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就大,反之,在密度小的种群中影响就小。又如,在密度大的种群中竞争强度比较大,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也较大,反之就较小。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气候因素就是这样,刮风、下雨、降雪、气温都会对种群的数量产生影响,但这种因素起多大作用与种群密度也是无关的,这类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无论是密度制约因素还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它们都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而起着控制种群数量的作用。

(2)密度制约因素的反馈调节

生物种群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则的波动和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有关。当种群数量的增长超过环境的负载能力时,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增强,使死亡率增加,而把种群数量压到满载量以下。当种群数量在负载能力以下时,密度制约因素作用减弱,而使种群数量增长。

现举几例说明这种反馈调节。

A食物 旅鼠(Lemmas)过多时,它们在草原大面积地吃草,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结果食物缺乏(加上其他因素,如生殖力降低,容易暴露给天敌等)。种群数量从而减少,但数量减少后,植被又逐渐恢复,旅鼠数量也随着恢复过来

B生殖力 生殖力也受密度的影响,池塘内的椎实螺在低密度时产卵多,高密度时产卵就少。大山雀在英伦三岛的林区,每窝产卵数随密度的大小而减少或增多。这个效果也可能是由于密度高时食物缺少或某些其他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C抑制物的分泌 多种生物有分泌抑制物来调节种群密度的能力。蝌蚪密度高时产生一种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或增加蝌蚪死亡率。在植物中,桉树有自毒现象,密度高时能自行减少其数量。细菌也有类似的情况:繁殖过多时它们的代谢物就将限制数量的再增加;密度降低时,这些代谢产物少,就不足以起抑制作用,因而数量又能上升。

D疾病、寄生物等是限制高密度种群的重要因素 种群密度越高,流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越容易蔓延,结果个体死亡多,种群密度降低。种群密度低了,疾病反而不容易传染了,结果种群密度逐渐恢复。

(3)非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

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的变动往往同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一般总是很猛烈的,灾难性的。例如,我国历史上屡有记载的蝗灾是由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引起的。引起蝗虫大发生的一个物理因素是干旱。东亚飞蝗在禾本科植物的荒草地中产卵,如果雨水多,虫卵或因水淹或因霉菌感染而大量死亡,因而不能成灾,只有气候干旱蝗虫才能大发生,所以我国历史上连年干旱常同时伴随虫灾。

物理因素等非密度制约因素虽然没有反馈作用,但它们的作用可以为密度制约因素所调节,即可以通过密度制约因素的反馈机制来调节的。当某些物理因素发生巨大变化(如大旱、大寒)或因人的活动(如使用杀虫剂)而使种群死亡率增加,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时,密度制约因素如食物因素就不再起控制作用,因而出生率就得以上升,而种群数量很快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研究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和影响数量变动的因素,特别是种群数量的自我调节能力,就有可能制定控制种群数量的措施,对种群数量变动进行预测预报,为生产服务(如制定防治害虫的规划,对害虫、害兽发生的测报,以及决定狩猎与采伐的合理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