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虚,阳虚,怎么回事

演讲与口才 2023-05-08 22:44 编辑:admin 105阅读

中医阴虚,阳虚,怎么回事

各种虚证

写到这里,已经把表里,虚实,寒热六纲说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没有讲,对了,那就是虚,实!经常有听到人们说体质虚弱经常会感冒啊,或者这个人火气很大,容易激动拉,那么这和中医上的虚证、实证有关系吗?(注意这个“证”不是“症”哦!症是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比如咳嗽、流涕、发热,而证是各种症状所反映出来的人体内部动态平衡变化的根源和实质)当然是有关系的,先来看看中医对“虚证”“实证”的理解把~

虚证:人体基本物质亏损为主要原因引起,常被称为“精气夺则虚”。

实证:以内外邪气扰乱脏腑功能为主要原因引起,常被称为“邪气盛则实”。

弄清了虚实也是大体上把握了问题的本质,它们的特点和表现我们接着说~

先说虚证,人体的基本物质元阴、元阳、气、血、津液,这些物质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如起居无常劳累,久病耗损,先天不足,失血,纵欲过渡等)就会导致虚证的产生。由于这些基本物质对人体所起的作用不同,根据损耗不同,就存在着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不同的虚证不是一概而论的,这些名词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可就是搞不大明白,没关系,继续听我说:)

【气虚】

关于这个“气”前面有讲到过,是元阴、元阳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物质活动,它主要有3个作用:推动作用,防御作用和固摄作用。“气”的过度耗损引起的虚证称为“气虚”。

气虚的症状也就是外在表现主要有3方面特征:1、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使脏腑机能衰退以及物质运输、排泄发生障碍。如,心跳慢搏动无力,心悸心慌心神不安,胃口不好饮食乏味,大便溏泻饮食不化,呼吸气短声音低微,排便无力大便秘结,血流缓慢血液淤滞;等等。2、防御作用减弱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短气自汗、容易感冒等症状。3、气的固定作用减弱,会导致脏腑无法正常固定原来的位置而出现脏腑下垂;气的摄纳作用减弱,会引起人体血、津液等物质异常丢失,出现月经过多出血不止自汗盗汗等症状。

【血虚】

血是滋养和营养人体的物质,所以血虚自然会使人的滋润度和营养性下降!由此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可以看作是“血虚”,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概括了血虚的症状,叫“一黄五白四不养”,what`s mean?“一黄”指面色萎黄,气色不好肌肤淡黄枯槁无光泽是血虚的信号!“五白”,指面色苍白、嘴唇淡白、爪甲淡白、舌体淡白,这5种白都是血虚导致供血不足引起的。“四不养”,指血不养心、血不养肝、血不养头目、血不养肢体。

造成血虚的原因,除了大出血,久病耗损,思虑过渡引发外还有生成不足如长期营养不良或是消化吸收功能差,导致人体没有足够的精微物质来生长血液。另外,气虚也会导致血虚的产生,有“气能生血”的说法,气不足自然不能保证血液的正常生成了。因此,对于血虚,补气是关键!

气和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气足则血旺,气衰则血虚。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把气血连在一起讲,也是这个道理。女生更应该懂得调养气血,皮肤好,面色红润,月事正常全靠它们了:)

【阴虚】

阴虚就是指人体元阴亏损而导致的虚证。在前面介绍“元阴”的时候提到,元阴有滋润人体器脏和限制元阳过度亢奋的作用,所以元阴亏损会导致阴虚证,阴虚证的两个明显特征是:干燥和元阳偏旺。这就是很多网上介绍阴虚证都会提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眼睛干涩视力模糊、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因为元阴亏损元阳过度亢奋,还会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阳亢症状。

【阳虚】

和阴虚相反,阳虚是人体元阳亏损而出现的一种虚证。人体的阳气和太阳一样有周期性变化的,在人体中有每日和每年的变化更替,白天阳气外出,实现人的各种活动,夜晚阳气归藏,使人逐渐休息进入睡眠状态。此外,阳气还随着四季的更替,在体内存在着四季的更替,在体内存在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周期性变化。

元阳亏损会导致哪些症状呢?设想一下冬季是的感觉?对,是阴冷!元阳不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体热量不足--畏寒怕冷。元阳的亏损,一则是先天不足另一则是后天耗损过度,如起居、劳房、劳累、过食冷物以及药物损伤。

产业演进的理论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产业演进就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结构和内容的不断变化过程,是产业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数量上提高了经济规模和总量,在质量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素质,在时间上的演进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在空间结构上的演进,指它在空间上的横向扩张,包括产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区域分布的扩张、布局优化与产业转移。产业演进是资源配置结构转换的过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工业化实质上是产业演进的过程,既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产业演进的过程,也是工业内部结构演进的过程,不断淘汰衰退产业,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主导产业的合理转换,扶持和引导新兴产业。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产业演进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各自的资源构成、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发展的先后顺序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产业演进呈现出自身明显的特殊性。 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表明,产业演进与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联系,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高度是同步演进的,产业结构已成为衡量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从深层次看,经济发展核心是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产业的结构演进速度不但反映工业化的速度,而且反映生产、生活现代化的质量和水平。因此,经济发展的基本命题是产业结构的演进,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以产业结构为中心的经济结构的演进,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内容,产业结构的变动构成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生动的内涵,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则是各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因此,研究产业演进机制,探索产业演进规律,理所当然地成了现代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对我国经济发展更有实际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组织理论研究开始兴起并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创造的新方法和新的科学思想,正启迪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去探索社会运动和经济运动的规律。自组织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理论。产业系统演化过程的外在表现即为产业经济现象,产业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非线性是产业经济现象复杂性与多样性产生的源泉。产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一个循环往复和结构不断进化的过程。自组织理论的产生、发展,以及它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演化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理论的融合,为研究产业演进机制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视野。同时,一些诸如演化经济学、演化博奕论、实验经济学、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分析工具也在演化经济模型中不断涌现,使得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分析工具之间有了很好的协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大国,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第二产业的稳步增长构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②农业的内部结构日趋合理;③轻重工业的增长日趋合理; ④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⑤生产资源逐渐向优势企业汇集。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其独特之处。中国存在着城乡间和工农业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从当前来看,我国经济生活中暴露出的突出矛盾是结构失衡,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产业尚待优化和升级。从深层次来看,供给过剩的本质是供给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其本质还是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目前,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之中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的加快,这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中国经济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热潮,加速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因此,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我国产业经济的竞争力,对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国内外产业经济学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运用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产业演进模式与影响因素、方式等关键环节,并借鉴国际经验,利用我国统计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回顾和分析,对我国产业演进过程及规律进行探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存在问题、比较优势、调整方向及对策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将基于自组织理论与方法和演化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借助于逻辑斯谛方程,对产业演进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进行了探讨。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为: 第1章,系统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主要介绍了产业演进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理论、西方产业演进理论和我国学者的研究,详细分析了目前的产业演进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产业演进理论进行综述。 第2章,简要分析了世界产业演进。介绍了全球产业升级的历史变迁,总结了当前世界产业演进的新趋势,总结了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启示。 第3章,分析了产业演进的模式,归纳了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产业演进的方式,总结了产业演进的规律,探讨了产业演进判断标准和保障体系。 第4、5章,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消费需求、投资、对外贸易、制度、技术进步、柔性生产、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和分工等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对产业演进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详尽的分析,归纳出各自的作用机制、动因和机理。 第6、7章,探讨了当前世界产业系统的演进的方式和趋势,详细分析和研究了产业结构软化、产业融合、产业生态化、经济服务化、产业国际化、高技术产业化、产业集群、产业转移、产业集成化的动因和演进趋势。 第8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布局的内容和分析方法。从产业结构优化、国际竞争力提高和布局优化角度分析了产业演进的判断标准和要求。 第9章,我国产业演进的实证研究。结合我国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演进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进行回顾,对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描述,指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对我国三次产业的演进阶段、方式、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论文研究产业演进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我国产业演进进行实证分析,工作是开创性的,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自组织理论、非线性动力学、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等基本原理研究产业演进的规律,推导出产业演进模型。在研究中,借助于逻辑斯谛方程,对产业系统整体演化过程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产业系统演进模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升级过程,得出产业演进的路径。 2、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简单地归纳了产业演进的基本影响因素,本文结合产业演进规律,进一步深化了产业演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各自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本文专门研究了产业演进的微观层面的企业影响因素,研究了柔性生产、市场结构、企业并购、分工和高附加值等对产业演进的影响。 3、研究了当代世界产业演进的新方式和趋势,包括:产业集群化、产业融合化、产业生态化、高技术产业化、产业国际化、经济服务化、产业集成化等的影响因素和演进趋势。 4、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仅以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来判断产业演进的程度和效果,本文增添了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和产业布局优化两个判断基准,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产业演进的判断基准。 5、结合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和现状,运用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对我国产业演进过程、阶段、方式、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研究,分析产业演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产业演进的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