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 1、上台能够控场,这是一位培训师最最最基本的素质
如果你发现自己上台会明显地语速加快、思维混乱、词不达意等等。那说明你目前还不适合做一名培训师,你需要更多的语言练习和台风练习。
培训归根到底是语言表演,是把生涩难懂的理论,通过培训师循序渐进引导学员接受的过程。所以一个培训师一定擅长演讲――是演讲,不是讲话。口才好是基础,而懂得抑扬顿挫调动气氛,才能保证你的学员不会因为主题的枯燥而分心。
2、语言能力是培训师的武器,逻辑思维是培训师的盾牌
当我们开始为一句话中应该使用“持续”、“连续”还是“继续”烦恼时,我们就摸到语言能力的边了。任何一位培训师,都必须努力训练自己言辞的“考究”。这有几个好处――帮助你用最短的句子清晰表达你的意思、用语言修饰你的失误、以及帮助你建立一个专家的形象。
而你要保证,在任何时候一位培训师对事物的评价都必须严谨和可验证。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完美,甚至永远不能做到完美。但一位立志做好培训师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应该在哪些地方和那些“耍嘴皮子”的人看起来不一样。
3、每一个培训师,都是行业内的专家,至少必须是理论专家
无论是不是技术岗位的培训师,也会有专业之间的区别。讲终端零售的,未必能讲市场营销。能讲市场营销的,未必能讲企业管理。
讲课不是平时聊天,有几个独特的见解就可以了。
也许很多新培训师觉得自己平时看问题一针见血,分析问题逻辑清晰,这就可以上台讲课。但其实这只是序章而已。因为培训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找到问题”。
所以对你所要讲的课程相关的整个体系的知识都要有一定的把握,才能去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拥有足够的案例支撑你去解决这个问题。
4、教学相长,才是培训师真正的前进之路
如果你的课程一成不变,那你为什么不把你的ppt打印成小册子,直接发给大家就好了?因为培训是互动的。
如果要做一个对比,课本类似于电影,一旦杀青,那放一百遍时和放一千遍时,它的内容都是不变的。
而培训师的课程类似于话剧。同样的课程每讲一次都会有所调整,而更趋近于完整。某个例子不够生动,或者某段讲述不够深入,或者某段数据不够准确……只有和学员在课后有足够的交流,你才能发现这些问题。
这种调整对于一个培训师是良性的,知识的更迭换代,会比你想象的还要快。
以上大多是概念,这大概算是一个培训师的内力。但光有内力不够,我们还要有招数,之后我们试着讲一讲怎样可以上好一堂课。
先说一个漏斗原理。不记得原话是哪位高人说的,自己感悟了一下,用下图表明。
这是正常交流中信息传达的示意图。我们会发现,再有效的沟通,对方最终所做到的和你所预想的,差距都会很大。
我认为一个好的`培训师,就看如何把这种信息损耗降到最低,把这个漏斗形状的图案尽量变成一个长方体。
首先说第一个环节――备课
讲课不是日常说话,可以想到哪里讲到哪里,甚至讲到前后抵触也可以一拍脑袋“原来如此”。因为一堂课要讲得内容很多,而且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我们才要借助ppt课件,帮助培训师把课讲完。
但这时会出现两种新培训师容易犯的错误。一种是过度依赖ppt,甚至是在朗读ppt。第二种是语言发散,离题万里。
所以你的课件一定要结构紧密,而且要均衡。自己要反复的试讲,保证脑海里有清晰的节奏――我讲到A之后,就该讲B了。
第二个环节――话术
初上讲台的新讲师在课堂中讲解某个理论时,经常被台下茫然的眼神所击溃。听众不是你,你对理论的理解是建立在你拥有成熟完整的知识体系之上的,听众没有。所以你要做一个翻译过程――把你要说的理论变通俗,变形象,我们不是理论的搬运工,我们是理论的拆卸工。
把课程变成――讲(讲师说)演(讲师与听众互动演示)练(听众自己尝试)的循环。
第三个环节――回馈和改进
回馈环节并不一定要你自己执行,但一定要有人执行。因为很多课程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会因为各种特殊情况而变得“不太适合”。
我在一次课程里,建议门店在经营时尽量的让店里“亮”起来。因为光明的环境会消弱顾客的防卫心理,而加大进店率、减少成交时的质疑。课后有一家店主找到我,说他已经更换了所有的灯泡,也粉刷了墙面,但没有效果。
我让他把门店的照片发给我看一看,结果他的门店使用了暗色的木质地板,而且收银台直接用了原来遗留的一张办公桌,老大一张大班台啊。亮是亮了,但因为地板和收银台太过抢眼,从店外一看不像是做零售的,而像是做批发的。之后在这堂课的群里,这位店主对我大肆推崇,进而使得另外不少将信将疑的店主也试着进行店内整改。而我也偷偷在课件里加入了“布置分主次”的内容。
所以在课后进行回访、参与咨询,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说一声――培训师也是一份工作,同样有优胜劣汰。如果只是因为培训师听起来很风光而选择这个行业,你不会走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