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37 2024-05-22 09:26

一、如何提高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自觉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用于那些活动中的元素和得出的结果,特别将分析和评估技能应用于自己的推论性判断,以质疑、证实、确认或校正自己的推理或结果。

1. 自我审查反省自己的推理并校验产生的结果及其应用,反省对认知技能的运用;对自己的意见和坚持它们的理由做出客观、深思的元认知评价;判断自己的思维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知识不足或老套、偏见、情感以及其他任何压制一个人的客观性或理性的因素的影响;反省自己的动机、价值、态度和利益,以确定已尽力避免了偏见,做到了思想公正、透彻、客观、尊崇真理和合理性,而且在将来的分析、解释、评估、推论或表述中也是理性的。

2. 自我校正自我审查、揭露错误或不足,如果可能,设计补救或校正那些错误及其原因的合理程序。

二、求高一下学期第一周演讲稿,急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提高学习水平”。

自信心是学习的源动力,是提高学习水平的基本条件。在学习过程中,自信所迸发出来的勇气和毅力,可以帮助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我能行”、“我要拼搏”、“我一定超过他”,经常给自己这种积极暗示,你就会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学习成绩就会得到快速提高。

自信不是盲目的,同学们应学会冷静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总分成绩名次的高低、稳定性,分析特长学科的成功经验,分析短腿学科、成绩不稳学科的形成原因,分析学习状态、学习潜力、投入时间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正确定位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清晰的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地督促自己执行落实。送同学们一句话“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是最好——拿破仑”。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是十分繁重的,要出色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必需提高学习效率。高效学习的根本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阅读写作能力、书写能力、创设情景能力、提出研究课题能力、假设猜想能力、质疑批判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等。

一个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如果能在安排各学科的学习中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他的学习过程一定是高效的,他的学习一定是愉快的。

每个人的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个善于借助老师和同学力量的人。

老师的点拨标准、规范、到位,尽管语言表达上缺乏时代气息。对老师要施以“缠”字决,没解决的问题一定要缠到彻底解决为止,决不能一知半解简单的点点头微笑着把自己给忽悠了。在培优补缺这一学习活动中,应主动预约老师,预先提出辅导课题。

同学间的互助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学习环节,但仔细研究学习成功的同学的学习秘诀或许更重要。要追上这些同学,你得挖掘出他们的优秀学法为己所用。要超越这些同学,你得奋勇拼搏有所开拓创新。

同学们!相信自己是优秀的,这是××中学学子的自信,这是××中学的实力源泉。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三、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为什么要进行批判性思维,或者说,为什么要审查我们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进化的角度看,思维已成为人的一种本能,当我们遇到问题,都会本能地开始思考问题,只不过思考的方式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而已。这种思维习惯基于一种预设,就是认定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正确的、所了解的信息材料是准确和全面的、所掌握的方法是正确的。这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思维态度,是对于自己思维能力的“本能自信”。但是,这种预设不是必然成立的,事实上,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中可能存在错误的或过时的成份,所了解的信息材料中可能有不准确、不全面的成份,所运用的方法中也可能有不恰当或错误的方法,思维过程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因此,我们的思维活动并不是必然科学合理的,得出的结论不是必然正确的,而是存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我们的思维过程进行审查,发现并排除可能存在的错误。思维过程中存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这就是需要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基本依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要从对自己思维的“本能自信”,转向对自己思维的“自觉质疑”和“仔细审查”。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完成一套思维审查程序来进行的。审查从质疑开始,就是提出一系列问题并逐步有序回答问题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看,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审查程序由五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包含一个问题清单。 1.问题审查 问题清单: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否恰当合理?问题表述是否准确、清晰?对问题是否具有共同一致的理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批判性思维从“审题”开始。人们思维活动中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问题没有搞清楚,就急于思考问题,就像目标不明确就开始行动一样。有效思维的基本前提,就是首先要弄清楚问题,问题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问题是否表述清楚、是否清晰,这些内容必须搞清楚,否则,思维从一开始就会产生错误。特别是在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时,大家都把问题搞清楚,形成对问题一致的理解,是进行有效讨论、争论的前提。 2.内容审查 问题清单: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是否正确、是否陈旧过时?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是否过时?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与问题相关的数据是否真实、合理?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思考问题要运用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储存着知识、积累着经验,没有知识和经验,是无法思考问题的。但是,知识在发展和更新,经验也在不断变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可能存在错误的或陈旧的内容,应用这些内容思考新问题,会导致思维错误。因此,要对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审查,发现并剔除错误的、陈旧的内容。信息是关于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反映。思考问题,就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处理的过程。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利用过时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的结论必然失去时效性。重要信息被遗漏,往往使我们的思维产生严重偏差。 3.逻辑审查 问题清单:概念是否准确、清晰?有没有歧义?是否偷换概念?判断是否恰当?判断的质和量是否合理?论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论据是什么?是否转移论题?论据和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推理和论证是否有效?归纳推理是否合理、可靠?归纳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类比推理是否恰当?是否遵循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逻辑审查是批判性思维的必要环节。由于逻辑知识缺乏、逻辑素养不高,人们往往忽视逻辑审查这个环节。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形成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的过程。对上述这些涉及概念、判断、推理的有关问题进行审查,排除逻辑错误,才能保证思维的正确性。 4.方法审查 问题清单:是否独立思考?是否盲目接受别人的观点?考虑问题是否穷尽可能性?有没有片面性?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否受僵化观念的束缚?是否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本质?是否与别人充分讨论?是否听取别人意见?是否比较不同观点?是否分析因果关系?是否进行预测性思考?作决策时,是否提出多个备选方案、是否进行可行性论证? 思维活动是综合应用各种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内容较为广泛,审查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就是要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思维活动十分重要,因此,在批判性思维过程中,方法审查是一个重要环节。 5.态度审查 问题清单:收集信息、听取意见时是否存在“主观筛选”的情况?思考问题是否受个人偏见、情感因素影响?分析问题是否受个人利益因素左右?是否受群体(集团)利益因素和观念因素影响?讨论问题时是否存在价值立场分歧?分析问题时的预设,是价值观预设还是事实性预设? 人的思维活动包含认知因素和价值因素两个基本维度,这是批判性思维应该注意的两个基本问题。我们提倡理性思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思维过程不可能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过程,而必然受到个人价值立场、情感因素及所属群体观念和价值标准等社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往往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产生偏差。排除不恰当情感因素、价值因素、利益因素的干扰,才能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结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