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沟通的主要目的是就某件事情达成一致,或者就某一个问题消除分歧找到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我们在沟通中要专注的聆听,以充分的理解对方,可是在聆听中我们经常无意识的犯以下两个重大错误:
1、说的多,听的少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在书中写到:大部分人在聆听的时候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想想在工作沟通中,特别是意见相左时,我们常常在对方还没开口说话时,就已经做好了解释或者反驳的准备。
2、选择性聆听
聆听不仅仅是听见,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同步。但是,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会掉入选择性聆听的心理陷阱中。选择性聆听不单是偶尔走神漏听了一些信息,更是我们会根据自己对沟通者固有的认知,故意过滤掉一些重要的信息。
比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孙悟空打死了化作村姑、妇人、老公公的白骨精,本来是为了唐僧的安全,但是唐僧根本不听孙悟空的各种解释,不仅念紧箍咒,还把他赶回了花果山。
在这个故事中,唐僧因为在心里已经认定了孙悟空顽劣、不服管教的恶习,所以根本不听孙悟空的解释,也过滤掉了孙悟空之所以能看出村姑、妇人、老公公是白骨精,是因为他有火眼金睛这一个重要的信息。
为了更好的沟通,我们需要移情聆听。移情聆听要求聆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抓取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
如今公司都是团队作战,如果不能有效沟通,会大大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沟通效率:
一、明确沟通目的
下面是我在茶水间听到的一个同事跟她主管的对话:
小田,现在办公室改建计划到哪一步了?
现在还有一个合同要谈
什么合同,合同不是都已经谈完了吗?
不是我们上次讨论的续签合同,是因为我们的设备太多,目前的实验室放不下,要新租一个房间,正在谈合同
哦,这个事情我知道。我问的是上次我们开会对计划时,不是要你根据时间倒排一个计划表吗,根据这个计划,我们应该到哪一步了?
按计划来,施工队应该要开始施工了
这段对话,总共有6句话,大部分都是废话。如果事先能明确沟通重点,这么一大段对话,其实两句话就搞定了:
小田,按照计划,办公室改建应该到哪一步了
按照计划施工队3天前就应该开始施工了
我们在进行沟通时,作为说话方会想当然的觉得对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而作为听话者,也会想当然的觉得对方说的我都理解了。可是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存在理解偏差。所以在对话一开始,双方应该先确认本次沟通的目的是什么。说话者要简洁明了开门见山的进行说明,听话者如有必要则进行反向确认。否则的话,会导致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来回反复确认沟通的主题。
二、抛开谁对谁错
刚进公司时我的室友是项目财经负责人,某天晚上我们一起吃饭时,就听到她火冒三丈的在讲电话。后来问她什么情况,她说一个项目经理要向领导汇报项目计划,有一页PPT需要附上项目预算表。早上就发给对方了,并在邮件里强调说有问题中午12点之前反馈。结果到了现在才打电话跟她说预算表里有一个数据有问题,可能需要修改。然后他们开始在电话里互相指责,室友指责对方反馈的太晚导致她需要折返到公司加班,对方指责室友工作不够细致。
本来他们的分歧点在于:项目计划汇报的重点在于每个关键时间点需要达到的成果,项目预算最多就是看一下最终数据,这么小的一个错误有没有必要修改?可是双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争吵事件责任人,没有挖掘到事件的根本问题点在哪里。
在沟通时,我们很容易无意识的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一个假设上:我是正确的,你是错的。这样一个假设会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将沟通引到争论“谁对谁错”上,而忽略了去寻找引起双方分歧的问题点在哪里。其实不管谁对谁错,只要我们开始争论这个问题,双方都错了。因为两个人都背离了沟通的初衷:解决问题。
三、抛开对对方的意图假设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清楚对方的意图,并且倾向于将它们归于不良意图。
新入部门时,主管将某个模块的维护任务交给我了。由于刚接手,某次测试人员问我关于该模块的问题,连续问了三个,我都没答不上来,对方说了句“那你知道什么?”。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对方在欺负我是新人。
回怼了句:“你说这话什么意思?”进一步沟通后才知道,对方也是刚接手该模块,抱着学习的心态跟我请教的。好在对方没有回击我,否则又是一场费时费心的拉扯。
这样一种“恶意揣测”,在一开始就把对方推向了对立面,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敌对状态。沟通的目的就某一信息或问题双方达成一致,但这样一种“敌对”的状态不可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四、觉察“自我意识”在沟通中的作用
《沟通的艺术》一书里曾说道,我们所有的沟通,都是自我的沟通。怎么理解呢?就是在和他人沟通中,我们都在有意无意的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维护,这个自我包括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也包括社会期望。为什么我们会在沟通的时候争论谁对谁错,是因为我们想维护自己“专业的职场形象”;为什么我们喜欢说“我之前就说过了,但是你不听”这种带有指责意味的话,就是为了获得“我比你厉害”这样一种自我优越感。
我们不可能抛开自我意识,唯一能做的是觉察到自我意识对沟通的影响,对其加以有意识的控制。
结语:我们常常抱怨工作996,没有自己的生活,一年到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可是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识别出影响工作效率的那些无用功,比如无效沟通,逐个击破,然后慢慢变身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