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9 2023-11-30 04:35

幼儿教师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李爱金 指导老师:徐采霞

[摘要]: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和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幼儿教师语言的重要性,幼儿教师教学实例中常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如何提高幼儿教师语言能力提出了一些对策。通过本文讨论,使我们更加重视幼儿教师语言的锻炼和提高,自觉追求教学语言艺术的修养。

[关键词]:教师语言,问题分析,提高能力。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发生高度分化之后的产物。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教育在改造国民素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普遍实施的义务教育制度把教师职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职业的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教师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职业。幼儿教育虽然还未实行义务教育,但在不久的将来,也会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幼儿教师一般扮演了如下几种社会角色:1、父母的替代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的楷模 4、集体的领导 5、法官与裁判 6、孩子的朋友和知己。

洛克主张教育万能,他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祥裂弯板,到他们长大成人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华生曾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孩子,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谨闷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在华生的眼中,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而这个模具就是教育。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所以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者,有着至在重要的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语言这方面尤为重要。

二、幼儿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本人现在是在一所大型的幼儿园任教,虽不能称为老源颤老师,但自认为有点经验,毕竟已有三年多的教龄了。在幼儿园,经常听到教师说:教学活动目标明确了,方法方式也清楚了,就是不知道怎样组织好教学语言。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的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是通过模仿学习语言的,因此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模仿榜样。教师的语言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语言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语言的发展水平,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必须重视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性。对于幼儿教育所面对的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有其特殊性,只有深入理解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的特点,才能为适应幼教工作,提高语言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现在举几个例子,这些都是我身边的事情。

三、教学实例中教师语言存在的问题

1、忽视改进教学方法

今年刚开学一周,园长让我们加班,任务是利用一天的时间把各班的教学任务确定好,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好。于是各个班的老师都在一赶商量,我们中班有四个班,于是我们八个老师在一起商量。商量好了刚刚开始写一点,这时候小班的老师园园就拿了几张纸进办公室来了。我们开玩笑问她这么快就写好了,只是开开玩笑,因为我们都认为她根本没那么快,我们这才开始呢,没想到她的回答却是肯定的,这都让我们很惊讶。我忍不住好奇的问了一下,这次怎么这么快呀?去年你可是最后一个交的呀?没想到她的回答让我更惊讶。她说反正我还是教小班,和去年一样的,什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去年一样不就可以了,照抄一遍就是了,有存稿的。说完得意的走出了办公室。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语。

2、忽视幼儿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到了听小班的课,小班的孩子特别小,他们都是刚刚进园的,对老师都特别依赖。那天小二班的刘老师讲的是一个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一开始,刘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群黑黑的小蝌蚪在水塘里面游来游去。刘老师开始讲了: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妈妈?孩子们大声的说有。那你们的妈妈在哪呢?孩子们有的说在家里,有的说上班去了,还有的说去打工了。接着又讲在水塘里面有一群黑黑的小蝌蚪,它们拖着尾巴整天在水里面游来游去,游来游去,有一天,他们看见别的孩子们都有妈妈,它们就想着,我们的妈妈到哪去了?于是它们就想到去找妈妈。(刘老师的声音很大。也许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听得清楚一点吧。)于是游啊游啊,它们看到了鲤鱼,就高兴的上去喊鲤鱼叫妈妈。鲤鱼笑着告诉小蝌蚪,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长有四条腿,你们看,我没有腿。(刘老师的语气很平缓,语调也一直不变,故事讲得不紧不慢。)于是它们又游啊游啊,有一天它们看到了乌龟,就高兴的上去喊乌龟叫妈妈。乌龟笑着告诉它们,我不是你们妈妈,你们的妈妈没有尾巴,而且也没有我背上这样的壳。你们到那边去看看吧。(孩子们都叹了口气,可是刘老师的语气还是那么平缓,不紧不慢。)最后,蝌蚪们按照乌龟大叔讲的那样终于在茶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青蛙。(这时候刘老师笑了,脸上很自信。孩子们也很高兴,因为小蝌蚪找到妈妈了。)

3、忽视幼儿数学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例如,教幼儿学习7的加减时,教师直接出现分合号7-2-5,请幼儿看分合式列出算式,即2+ 5=7、5+2=7、7-2=5、7-5=2。然后逐一指着题请幼儿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编应用题上。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教师片面依靠自己的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有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跳跃式的,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直接进入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两个环节;有的设计则是单纯的从符号到符号的过程 。大班教7~10的组成和加减时,教师认为幼儿已有基础,结果就这么跳跃着教过去。然而,数理逻辑顺序的建构决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合适。

4、忽视对学生的评价语言

有一次园长组织听课,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听,先从大班开始,那天听的是一位新老师徐老师的课。也许是因为紧张,一下子教室里坐了几十位老师,心里慌,我明显看到徐老师的脸都有点红。课正式开始了,课的内容是比大小,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比大小;、 <、 =。接着写下了5( )3.于是徐老师面对着孩子,右手拿了5个手指,右手拿了3个手指,问孩子们是5个多还是3个多,孩子们很聪明,一下子就看出是5个多,一下子都说了出来。我看到徐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很明显这是她想听到的。这时候她说出一句孩子们真棒。接着她又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天下大雪了,大灰狼饿了整整一天了,肚子都饿扁了,它很想吃东西,而且是好多好多的东西。于是它就下山去找,走到山下大灰狼看到山的左边有5只野鸡,山的右边有3只野鸡。因为肚子很饿,所以大灰狼就张开它的大嘴巴吃掉了5只野鸡。大灰狼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有点像; 和 < ,所以那个数大就把张开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讲完之后徐老师就在括号里写下了;号。孩子们都听得很入神,就连我们都入神了。接着徐老师又讲了几个这样的比大小的题。讲完之后,徐老师问小朋友都会不会做啊,小朋友都大声的喊会。我又听到徐老师说了句小朋友们真棒。接着就是演板,徐老师请了四个小朋友到黑板上去做习题,上去的时候这四个孩子都是一脸的笑容。结果两对两错。对写对了的小朋友,徐老师大声的对他们说了句你们两个很棒,上课很认真,上位。我看到他们两个很不情愿的上了位。接着指着两个写错的小朋友,对下面的小朋友说,他们做得对不对呀?下面的孩子大声喊出不对,这时候我看到他们两个低下了头。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教学实例中缺点的归纳:

从以上四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师在语言表达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下面我用小标题简单概括出来:

例1: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一成不变,教学没有注入新的内容。

例2:教师的语言没能拨动幼儿的心弦,缺乏声情并茂。声音、语速、语调一成不变,没有抑扬顿挫 。

例3: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把答案强加给学生

例4:忽视评价作用,对孩子的表现做出了不恰当的评价

2、对教学实例中缺点原因的分析

俗话说,事出必有因。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例1: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总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教育孩子

例2:没有投入到故事中去,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例3:太高估孩子,采用了不适合幼儿年龄的教育方式

例4:评价缺乏鼓励性,不能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只有一味的要求

五、提高幼儿教师语言能力的对策

针对幼儿教师出现的以上语言表达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毕竟问题总是要解决的嘛。

1、教师的语言需要临场发挥

像例1中,教师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或许是因为她们对幼儿教育这方面还不太了解,她们总认为孩子太小,教这么点东西就够了。但是他们错了,时间是变的,世界是变的,我们所处的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事物不断的涌现,旧的不断的被淘汰,我们作为教育的启蒙者,站在教育的前线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们能够尽快尽早的接受新的知识,而不能总用老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教育,不能因为书本一样,我们的教育方法就要一成不变,我们要学会临场发挥。

下面这位老师我觉得做得很不错。记得有一天我曾接到一位小班小朋友家长的电话,电话中家长开门见山就说老师你教的真是太好了,我的孩子放在你班上我放心。我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回事呀?从与家长的通话中我才渐渐明白过来了。事情是这样的:在讲《语言》课上,书上有这样一幅图画,两棵大树,大树中间有一棵小树。为了让孩子们听得明白一点,他用了个比喻,说这大树就是爸爸和妈妈,而小树就是孩子自己,小树在大树的怀抱下慢慢长大,就好像是我们自己在爸爸和妈妈的拥护下成长,爸爸和妈妈为我们遮风挡雨,不让我们受到伤害,我们在爸爸和妈妈的怀抱中快乐的成长。同时我还告诉孩子们爸爸和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爸爸和妈妈,要听爸爸和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宝宝,这样才是一个好孩子。而老师所讲的这些话,孩子也把这些讲给了家长听,家长听后非常感动,所以就给我打了这个电话。是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是单纯的,就像是一张白纸,他的将来好与坏、纸上的图画美不美,都需要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不要小看孩子,也不要轻视我们说的话,其实,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师语言需要声情并茂

例2中,教师在整个故事讲述中,声音都很平淡,语速都很慢,而且面部的表情也是一成不变的,并且也没有附与任何的肢体动作。 教师的语言要能拨动幼儿的心弦,就要以声传情,注情于声,声情并茂。教师带着感情教,满怀激情说,幼儿便在教师的情感冲击下,敞开了心扉。幼儿有一种本能心态,即期望得到教师的安抚。他们对富有感情或寡淡冷漠的语言是很敏感的,教师的教学如能让真诚慈爱之情溢于言表,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营造教学的和谐境界。当然,声情并茂并不是提高嗓子,矫揉造作,而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同时还得需要拟人化。例如下面这节课就把握得很好。

比如我曾经在中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片树林里,有一棵老树,在老树的旁边有一棵很小的树,(我没有说是老树和小树,而是采用拟人的方式管这棵老树叫树爷爷,管小树叫树宝宝。这样就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孩子的心理。)并且用彩色粉笔在黑板是画出了树爷爷和树宝宝。这样让孩子们感到更新鲜贴切。有一天树爷爷的叶子在一片一片的往下掉,树宝宝看见了就问树爷爷这是怎么了。(我用很低沉很难过的语气)树爷爷很难过的告诉树宝宝说自己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如果不治的话,很快就会死掉。如果自己死掉了就没人来照顾树宝宝了,没人陪树宝宝聊天了,树宝宝会很孤单的。说着说着树爷爷的眼泪都掉了下来,这时候树爷爷的叶子又掉下了一片。树宝宝听了树爷爷的话,竞喔喔的哭了起来(这时候我的声音也哽咽了,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候我看到我的学生都趴在桌上很难过的样子。孩子们已经完全被故事吸引了,已经投入到故事里面来了。)树宝宝舍不得树爷爷死,他要救树爷爷,要给树爷爷治病。可是找谁治呢?于是树宝宝就天天等啊盼啊,有一天树林里飞来一只蝴蝶,树宝宝看到了可高兴了,大声的喊着蝴蝶阿姨蝴蝶阿姨,你快来呀快来呀!(我用非常急燥的声音喊着。怎么能不急燥呢?树宝宝多么希望快点找人给树爷爷看病,要晚了树爷爷的叶子就要掉光了,那样的话树爷爷就会死的。这时候孩子们的嘴马也已经微微张开,他们恨不得替树宝宝喊住蝴蝶阿姨。)蝴蝶阿姨停在了树宝宝的身上,问他怎么了这么着急喊她。树宝宝用手指了指树爷爷,说树爷爷生病了快死掉了请蝴蝶阿姨帮树爷爷看病。蝴蝶阿姨飞到树爷爷的身上左看看右瞧瞧。(这时候孩子们像看到了希望,都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蝴蝶阿姨告诉树宝宝说树爷爷身体里面长满了虫子,不取出来会死掉的。(这时候我用粉笔在树爷爷的树干里画了几条虫子)树宝宝焦急的说那你快点帮树爷爷取出来吧。(孩子们的脸上也显得焦急起来,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这个故事中来,树爷爷的命运已经紧紧的牵动着他们的心,这时候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一言不发,在这平时是很少见的。)可是最后蝴蝶阿姨告诉树宝宝说她没有办法取出树爷爷树干里面的虫子。树宝宝听了以后马上低下了头,(孩子们也难过极了,那种眼神看了让我很心疼。)他以为树爷爷这下子肯定要死了,连蝴蝶阿姨都没有办法。这时候蝴蝶阿姨又告诉树宝宝说啄木鸟大叔有办法治树爷爷的病。树宝宝听了后半信半疑,但是还是很高兴,毕竟还有希望。(孩子们的脸上也有了希望,他们已经和树宝宝共患难共甜蜜了。)于是树宝宝又天天等天天盼,眼看着树爷爷的叶子一天比一天掉的厉害,(我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一片一片的叶子掉在地上。)孩子们看到了都不吭声。终于有一天啄木鸟大叔从树林经过就被树宝宝看到了。(我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只啄木鸟。孩子们看到了都高兴的叫了起来,并不是因为我画的好看,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树爷爷有救了。)树宝宝叫住了啄木鸟大叔,啄木鸟大树也和蝴蝶阿姨一样飞到树爷爷的身上。看了不久之后就把他那长长的嘴巴伸到树爷爷的树干里啄虫子。(这时候孩子们的呼吸似乎都停住了。)终于不多久一条长长的虫子就被啄木鸟大叔啄出来了,树宝宝看到了高兴的笑了起来。(孩子们们听到树宝宝笑了,自己也笑了,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孩子们边笑边相互说着树爷爷的病好了,树爷爷不用死了。最后,树爷爷长出了一片一片的新叶子。(我采用不同的语调和语速,以及不同的表情来讲述着这个故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孩子们。如果仅仅照本宣科,用平淡无味一成不变的语言是不会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更达不到这种效果。所以在故事中我们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同时还需要借助简笔画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形象更生动更一目了然。这样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继续阅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