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由什么组成?

演讲与口才 2023-01-24 04:29 编辑:admin 78阅读

反馈由什么组成?

反馈(feedback),系统功能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对系统功能特性的影响。系统的功能是通过系统的输入(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和输出(系统对环境的作用)关系表现出来的。

在反馈过程中,系统的输出通过环境反过来作用于系统本身并构成输入的一部分,结果使系统的输出受到影响,形成闭合的回路。这种回路称为反馈回路。系统具有相对性(即层次性)。从由系统和环境组成的更大的系统来看,反馈是系统组成部分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这种相互作用构成系统结构上的闭合因果链。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反馈如能增强系统功能作用的结果,则称为正反馈。减弱系统功能作用结果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反馈系统由混频器、差频放大器、限幅鉴频器和放大器等组成。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含义

通过对报酬递增的D―S模型赋予空间解释,新经济地理学对报酬递增、外部经济、运输成本、要素流动和投入产出联系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所发展出的一系列模型揭示出一些重要的理论含义,对于理解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贸易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表明,运输成本的变化对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是非线性和非单调的。贸易成本的下降使得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稳定地增加。一般而论,出于对报酬递增、贸易成本和市场外部性的考虑,厂商倾向于选择靠近市场的区位安排生产,而靠近市场的区位正好是其它厂商比较集中的区位;反过来,选择在其它厂商比较集中的区位生产的厂商又会面对在当地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更为强大的竞争,高强度的竞争倾向于使从事生产括动的厂商沿空间发散。存在于厂商之间的吸引力(向心力或正反馈)与排斥力(离心力或负反馈)对抗的结果将最终决定生产活动是在特定空间集聚还是沿整个空间发散。在贸易成,本的高端,市场被分割成规模有限的条块,由空间距离所决定的不完全竞争的性质和就地供应市场的要求决定了厂商之间的排斥大于吸引,厂商只能向规模有限的本地市场提供服务,而有限的市场规模抑制了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市场外部性难以体现,整个经济空间将为众多分布于不同区域的厂商和分散的规模有限的市场所覆盖。随着贸易成本向中间段趋近,分立于不同市场的厂商之间的相互吸引上升,排斥下降,各自对对方市场的渗透力加强,当吸引压倒排斥时,分立的小规模市场趋向于融合(即区域一体化),厂商和劳动力在更大规模的市场区形成集聚。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生产和开发细分产品,显著提升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乃是对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个基本写照。

由于集聚所特有的路径依赖性(或累积循环因果关系),一体化市场的产业积聚程度将越来越高,本地要素和商品的价格将趋于上升。如果要素和商品可以从其它区域大量进口,外部移民的诱至将促成更大程度的积聚;如果某些对生产特别重要的要素(如劳动力)不能流动,或者某些对于消费特别重要的商品(如住房)为不可贸易品,则进一步的一体化将减轻市场外部性的重要程度,不流动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差异将驱使厂商转移投资及驱使劳动者转向别的区域就业,从而启动产业从核心发达地区向周边不发达地区扩散的全球性的工业化进程。而以产业扩散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过程并非采取从核心向周边等量辐射的形式,工业化将以一系列波的形式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扩散。这里不难看出,通过影响发散和集聚力量之间的平衡,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可以决定性地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国际劳动分工将通过一个非平衡发展的过程自发地出现,世界经济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一个“核心―周边”结构模式。不平衡发展可能是经济全球化可预见的后果。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表明,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产业集聚和长期增长依运输成本而呈非线性变化,演化的轨迹表现为典型的倒U形构造,在全球化过程的中间段,产业结构表现为高度集聚,国家间的经济差异最为显著,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的不平衡发展乃是经济发展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