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书法作品呢?
网上发布书法作品,网络渠道很多。
1.网站。
《今日头条》就有很多书法艺术栏目和书画网友 。自己可以在《今日头条》发作品,发文章,发视频,跟帖(发图片或发言都可以)讨论交流。旗下还有类似微信群的“飞聊群”社群工具或书法圈等平台。很不错。当然也还有其他书法专业网站也可作为发表交流的平台。
进入《今日头条》主页,在右上角“发布栏”点开,即可进行如下操作:发图文,写文章,拍小视频,发视频,提问,开直播,爆料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站和社交平台。真不错。下图就是“飞聊群”之硬笔书法群之一。
2.微信有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书法爱好者创建的最好),QQ空间等。类似的网络社群或工具应该还有很多。下图就是一个本人创建的“免费的纯交流学习”到书画爱好者微信群——“群策书画学研院”。
3.加入各书画社群或书画圈子,是最好的交流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跟帖交流。但要谦虚,低调。评点别人作品,最好发表中肯意见,多提建设性意见,善待别人的作品和评论。同时要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作品的点赞、评点,甚至批评。
4.书法艺术,艺无止境,人外有人,好手、高手很多。自己提高学习能力,创作能力是关键,功到自然成。晒好作品,会引来更多的关注,有利于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进步,结识更多的书法爱好者,甚至带来很多关注你的粉丝。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更多机会。
5.一旦你的创作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达到一定层次,或许网络网站还能有收益分成 ,也有粉丝会购买你的作品 ,说不定还成为你的副业或主业。
好,长话短说,大家各自努力,互相支持,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吧。
二、怎样做好书画经纪人
基本素质和条件
作为艺术经纪人的机构组织,拍卖行、博览会、画廊等经纪人的商业行为方式主要就是经纪艺术品和经纪艺术家为主。书画经纪人和其他经纪人不同之处在于他所经营服务的对象是艺术家、收藏家以及他们所拥有的艺术品。书画经纪人由于从事特殊商品的交易,又与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打交道,所以有着职业的素质和要求。 要成为出色的书画经纪人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和条件:
(一)相当的文化素质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书画经纪人除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外,还要具有较宽泛的文化知识结构、较高的文化品位、较强的文化艺术感悟力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平。作为书画经纪人,必须热爱艺术,并具有文学、哲学、社会学、考古学等相关领域知识和经验,知识包括艺术史、中国画(油画)笔墨技法,主要画家介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作品的特征等,经验则指大量近现代、古代绘画作品的分析、鉴赏经历,大量假劣书画艺术品的辩伪经历等。这些知识与经验的获得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积累。
(二)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
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之外,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中,书画经纪人还应该具有独到的眼光,必须对自己选择的经纪经营对象――艺术家和其作品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要能区分艺术品的真伪优劣,避免假货和经营低档庸俗的作品。另外还要有敏锐的市场分析判断能力,把握和预见当代艺术市场风向能够为艺术品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丰富的艺术管理经验和艺术推广能力
一个优秀的书画经纪人,必须有在艺术机构中的从业和管理经验。要能够运用企业管理的知识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方方面面实际问题。真正的艺术经纪人除了要了解书画家本人、具备高超的鉴赏力外,还必须熟悉书画艺术市场,才能保证为优秀作品提供良好的宣传、推介以及精准的市场指导。
(四)广泛的人脉资源和较高的公关能力
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广交朋友,以艺会友,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无可比拟的人脉资源是成为艺术经纪人的必要条件,这既包括对艺术品作者熟悉,也包括对市场潜在买家的熟知与掌握。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机智灵活,富于应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做到组织经纪业务有条不紊,使买卖双方心情舒畅。
(五)诚信的态度和必要的法制观念
遵纪守法、讲究信誉、遵守职业道德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信用是经纪人的生命,在书画艺术行业一样如此。市场有自身的规律,并不与艺术规律同步。大画家的画价要高、要贵,理应如此,但不代表价格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在买卖双方中间,经纪人要做到尽量公开公平和公正,价格上不能太偏离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另外还要有自觉的法制观念,严格履行合同,尊重委托人和当事人的利益。
三、赏音谁是个中人——书画评论家胥广福先生访谈录
筱卉兄之慷慨、之盛情,编辑老师之厚爱、之褒掖,均非言辞可表。愿以此为警策,为起点,多钻研,多耕耘,以求无负师友殷殷之望。赏音谁是个中人书画评论家胥广福先生访谈录姜筱卉 胥广福先生多年从事书画艺术评论,在省内外拥有一定的影响。他多年磨一剑,出版了两大册书画评论专著,名曰《广福过眼》,对古今艺迹一一“过眼”,在圈内深受好评,去年又在市文联举办的“淮安市重点文艺作品”评选中获奖。日前,我和这位书画评论界的“稀客”进行了交流。郑板桥题画有“赏音谁是个中人”诗句,表达了渴望知音相赏的心情。胥广福搞书画评论,能够搔着痒处,褒贬有自,是和他个人经历、多年追求和艺术见解……分不开的。我们也正是从他的“小传”开始,完成了本期访谈(以下系笔者以“淮周刊”名义进行提问和交流)。曾经年少爱追梦 淮周刊:刘勰《文心雕龙》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说,鉴赏家也要亲事创作,积累经验,才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你从事书画评论肯定不是纸上谈兵,也有沙场厮杀的经历吧? 胥广福:我先说几句题外话。你提到“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如果没有你的记录,没有媒体报导,咱俩“谈”得再欢,“道”得再多,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从事书画评论近二十年,是包括《淮海晚报》等媒体给了我“舞台”,让“心迹”变成“形迹”,我对此由衷地感谢。 提到书画评论,我会开玩笑:“在书画家面前,我是搞写作的;在作家面前,我是搞书法的……”这看似调侃,其实也表示我对书画和写作都喜欢,多有尝试,甘苦自知。 淮周刊:人们说搞艺术要有慧根,你是不是从小就埋下艺术的“种子”? 胥广福:我虽然五音不全,偶尔也会哼刘德华的《忘情水》:“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我曾经也是追梦少年,追逐艺术之梦…… 我儿时是在江苏沐阳县乡下的外婆家生活。在那段懵懂岁月里,夏天,舅舅们把搓麻绳的榛树放河里浸泡,我则在水中嬉戏,放飞身心;冬天,说书人靠给村民讲故事谋食,像《薛仁贵东征》、《十把穿金扇》、《狐猫换太子》等都吸引着我,得到了田园风光的熏陶和民间文学的滋润。有次,看到乡亲婚礼挂有灯笼,我便折截柳枝在墙上追摹起来――就这样,幼小的心灵埋下了艺术的种子。回城上学后,家贫的我常为同学作画,换取一片片白纸。后来,我被学校选送到美术培训班,有幸得周名球、金耀晋等前辈指导,学过素描、水彩、水粉及国画。 有个建筑队曾在我家附近驻扎,队里会计葛洋高喜欢写字,我帮着牵纸,遂将兴趣转为书法。高中毕业,赶上市文化宫举办首届书法培训,已故周成安先生主讲楷书,如今已孚盛誉的姜华等先生讲授行草诸体,我经常旁听,深受教益。 淮周刊:人生的路是漫长的,但关键处只有几步。您攻艺的“关键处”是哪几步? 胥广福:到底哪几步算“关键”,还真捋不清。举两个例子吧。一是十八、九岁时,我曾三赴镇江焦山,从《瘗鹤铭》碑中发现了拙朴之美、雄强之美和高古之美,服膺康有为那句话“大字无过《瘗鹤铭》”。再就是年近而立,到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进修照排技术,一有空就去北大旁听讲座,文学、艺术、哲学、经济……五花八门,兼收并蓄,视野为之开阔。在京期间,我最喜欢“泡”琉璃厂、中国美术馆及诸多大师故居(纪念馆),如饥似渴,如痴如醉。中国美术馆常会举办顶尖水平的展览,那些真迹令精美的印刷品黯然失色。记得有一次,我一大早就来到徐悲鸿纪念馆,啃着面包、就着矿泉水徜徉在大师作品前,直到闭馆才依依而去。多年来,我经常外出观展,寻师访友,终于理解陆游的诗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根导线通两极 淮周刊:按说,沿着你的从艺轨迹,应该专事书法,怎么成了书画评论家? 胥广福: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我的家园在书画之外》,其中有这么几句:“与书画比较起来,文学情结似乎更难割舍,不讲究平仄的打油诗已然‘信口开河’,本属青春期的散文诗居然历久弥笃,小说散文什么的也是兴之所至,不计工拙……”我能够搞点书画评论,是和文学情结分不开的。 在舅舅的启蒙下,我很小就囫囵吞枣地看过《三国》、《水浒》和《西游记》,进而“吞噬”更多文学名著。大学主修中文专业,还对文史哲兴趣盎然。从1989年发表散文诗处女作后,散文、小说、随笔等屡见报端,近年还在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华人报刊发表作品。 这让我从事书画评论力求突破樊篱和写出新意。既分析作品形式语言,又探究文学意蕴,找出形成风格的综合元素,比如作者身世、创作背景、作品境界……通过品藻解析,形成“私家评论”。 我几年来应约为《中国书画报》撰写书画赏析文章,就尽可能知人论世、由表及里、技道并进,从触目可及的形式挖掘作品背后的潜在意蕴。尽管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从事评论的人应逼近最真实的“哈姆雷特”。 如果把书画与文学比作电流两极,那么,我用评论这根导线把二者连接了起来。 淮周刊:能不能说有文学素养、写作能力,开展书画评论就得心应手? 胥广福:对此不敢苟同。艺术自有规律,书画评论是文艺评论之一,尽管“文”在“艺”前,但它更与美术史论密不可分。从事书画评论,对艺术要有激情和感悟,不能听凭外行们刀斧手般任意宰割。在熟谙创作规律同时,还要对湟湟巨史整体洞察、对断代深入钻研,在动态“艺术链”上认识其中一环――具体作品。这样才能从具体情境、具体细节中一叶知秋,引申大义。在此基础上,是用平实语言抑或生动语言乃至文学语言作评,要考虑表述目的、服务对象和实际效果。 前几年,有人提出书家(包括画家)要学者化,能自撰诗文题跋,这对艺坛普遍忽视读书是一种纠偏,值得肯定。不过,也要警惕另一现象,就是把作家、学者甚至娱乐明星的手笔都看作高明,不加分析地胡乱吹捧。莫为利碌忘操守 淮周刊:古人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如果把“心”解作思想、道德、品质,那么作为书画评论从业者,应有什么心态呢? 胥广福:坦率地说,作为现实社会的一介凡夫,为生计奔走,很难摆脱利益的羁绊。在我的书画评论生涯,碍于情面或者贪图蝇利,也出现过应酬之评、违心之论。可再度审视这些文字,总感到不安和愧疚。我想,古人视文章如“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确乎太过沉重了,但是,有褒贬、显爱憎的文章总是情感的抒发、价值的体现。应发之肺腑,系于一心――书画评论写作也当如此。塑料花再美,没有香味;罂粟花再艳,只能害人。一个从事书画评论的人,不能如笋解箨般揭示真谛,而是唯利所图、曲笔逢迎,就干扰了审美正常活动,阻碍了艺术健康发展,就失去了评判的本来意义。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仅有一腔赤诚,也难以拈出“人人心头有,个个笔下无”的妙处。所以,书画评论正如刘熙载所言“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四个“如”字本是为书法家设定的,我希望成为艺论人的自律,让书画评论体现学识、才气、心志特别是人品。 淮周刊:刚才的话题过于“务虚”了。我想请你从评论家角度,对淮安书画现状谈点“务实”的看法或者建议。 胥广福:如果承认我见识有限,挂一漏万,那我就无知无畏地谈一谈。在我看来,淮安书画界有“三长两短”:“三个长处”一是长于创新求变,我市书画家们不断开拓进取,书法水平在江苏领先,国画水平也较为出色;二是长于切磋交流,书画家们尽管风格各异,却乐于交流,取长补短,没有争山头、拉帮派的习气;三是长于培养人才,从党委政府到文联机构再到艺术社团都能营造氛围,奖掖新人,为人才成长提供沃土。“两个短处”一是创作繁荣而理论滞后,从事理论研究和评论的人数太少,成果寥寥;二是创作实力与市场认知分离,本地艺人水平虽高却润格有限,闯江湖者常常赚个钵满盆满……我建议多请名家大腕来淮讲学,多引进这方面人才,改变理论研究“短板”现象;再就是希望社会各界尊重艺术劳动,把本地艺术家推向市场,推上高端。 淮周刊:你的《广福过眼――书画艺术私家评论》添补了淮安书画评论结集出版的空白,可喜可贺。新的一年定会宏“兔”(图)大展吧? 胥广福:首先要说明的是,我的主业是在某部门从事宣传工作,责任重大,需要全力以赴。书画评论只是“余事”,只是精神的调剂和寄托。这么多年赶稿子,还笔债,脑袋都快掏空了,就想读书充电,回炉再造――宏“兔”(图)就免了。但是,文学、书法乃至书画评论是我一生的挚爱,难以割舍,矢志不渝。我愿在众多师友帮助下,不断进取,让艺术圣火点亮庸凡人生,在这美好的家园里诗意地栖居!(撰稿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