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目的指的是什么?

演讲与口才 2022-11-05 14:54 编辑:曲媛 226阅读

主题演讲,其实是就着一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想法。语言,是人类思想的传递工具。所以,我们如果欣赏一个人的演讲,究其根本,我们是对于演讲者Ta的想法感兴趣,我们觉得Ta的观点新颖独特。如果是访谈类型,往往主讲人的思路会在与访问者的沟通中被打断,而主题演讲的好处就是,演讲者可以将想法一气呵成地表达和展现在我们面前。有感染力,有思辨力的主题演讲者,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传达出个人魅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美国竞选总统的演讲,经常会赢得台下市民的欢呼以及欢呼过后疯涨的选票。我们常说言行一致,很多时候当人们说出来这个话的时候,我们听众会自觉脑补日后讲话人就是这么行动的画面,因此这种预见性会让我们更受感染,感觉仿佛看到了结果,也会对眼前的讲话人更加信服。这是演讲的妙趣,当然,这也是主题演讲的魅力。

什么是演说家?主要是做什么方面的事?

演说的含义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论述说明。例如,演说佛经;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

第二种,面向听众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获得听众的支持。例如,竞选演说,就职演说,练习演说。

以上解释比较含糊,更不符合学术研究,对于语言学来讲过于简单,极为不严谨。

演说的演和表演的演是不同的,演说不是夸张的形体展示,而是辅助语言的工具,属于社会交际功能范畴,不是曲艺表演。演说的说虽然也是有声语言表达样式的一种,但是他的表达目的也是不夸张甚至不精彩也可以称得上演说的属性。演说的身份是真实的不是朗诵角色扮演,故此受众的需求注定了演说者的价值。

演说要素

什么是精彩的演讲?在卡耐基的观念中,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

一、谈论熟悉而确信的东西

首先,精采的演讲,多半是你挣来的。

如果一场演讲中,主讲人所说的全是资料或理论,通常很难引起听众的兴趣。所以卡内基认为,在精采的演讲中,你所讲的内容,一定要跟你经历的事、你读过的书、你听到的话有关,谈你自己熟悉而确信的东西,演讲就不会失败。

以佛莱恩的演讲为例,为什么前后两个星期,听众的反应会如此不同?佛莱恩学到任何独特的演讲技巧吗? 其实没有。他只是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然而然,话语中就会产生热度。

二、谈的时候一定要投入

其次,精采的演讲,演讲者一定要很兴奋、投入。

有些人的人生很精采,充满了高潮起伏,但是当事人却用呆板、平淡无奇的方式来描述,听众反而会被“催眠”。

如果你是用念演讲稿的方式来做演讲,即使谈的是一个丰富的人生,大家还是会听得非常枯燥。

三、愿意讲出来与人分享

精采演讲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你很愿意去“讲”。

有些人即使人生故事精采,口才也不错,但是他不愿意分享,不想把自己很多宝贵的人生体悟,就这样“公开的”给了别人。

也许,有人认为写作是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宁可写而不讲,这样的人,也很难完成一场精采的演讲。

四、提高表达的使命感

你为谁而讲?无论是你为了自己展示风采还是为了表达某种观点,都无法比拟与你可以帮助听众获得更多的资讯和进步的观点。以听众为中心,为了听众和更多的人,你的表达使命感的增强,会让你更加热情而且能量倍增。

记住:听众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你的演讲和内容要和听众发生关系。

演说方法:

要进行一次成功的演讲,首先要写好演讲稿。那么,怎样写好演讲稿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演讲稿具有一般文章的共性,写作时只要符合一般文章写作的共同要求,同时再注意到它的自身特点就行了。它并不神秘,同学们写作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的。 其次,我们必须掌握它的自身特点。 一、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演讲稿观点鲜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认识的肯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讲稿观点不鲜明,就缺乏说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而且,演讲之所以最容易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的思想为之震动,精神为之感奋,情绪为之激昂,热血为之沸腾,就在于演讲内容的鼓动性。因此,同学们写作时要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二、结构清楚,层次简明。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阅读的,读者有思考的余地,在层次结构上可以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在内容上也可以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而演讲稿是口头表达,演讲语言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玩味的余地,其结构特点是内容的内在联系与有声语言动态交流的统一,注重有声性。因此,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 三、语言流畅,深刻风趣。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须借助语言这个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要提高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要口语化。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演讲,说出来的是一连串声音,听众听到的也是一连串声音。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能否说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否写得好。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由于演讲稿的语言是作者写出来的,受书面语言的束缚较大,因此,就要冲破这种束缚,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 (2)要通俗易懂。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宁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 (3)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一定要生动。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