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美在哪里?具体谈谈
形式美,汉语形式多种多样,有诗,词,歌,贼,散文,骈体文. 韵律美.
二、有关"汉语之美"的议论文怎样写?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1年前选出
中文之美,美在其音,美在其形,美在其意。
中文之美,美在何处?
在维基百科全书上,我找到以下资料:
●汉语(又称中文)具有很多不同的方言,区别非常大。汉语之所以能统一称为汉语,除了具有比较近似的词汇、语法结构外,还具有一套相同的书写方式——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所以,中文之美,美在汉字;汉字之美,美在恒久和高效。
有人说,浓缩的才是精华的。汉字成为一种最高效的文字,就在于其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精髓。 在汉语里有很多典故,成语,歇后语和俗语,他们少则两三字,多不过十余字,可是他们背后却有很多故事。“百度”只两个字,可后面却是一首辛弃疾的词。成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仅八个字,它后面却是波澜壮阔的赤壁之战。汉语成了中国文化的索引,也成了一种精练和浓缩和高效的文字。
字母文字(如英语)构成文章是通过“字母--单词--词组--句子”模式实现的,中文则是“字--词和词组--句”。因此汉字兼具英语中“字母”和“单词”的特点,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上帝只给了西方人二十六个字母,我们的祖先却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汉字。
即使用一两千个常用字,高效的汉字组词能力可以轻松组合出数十万词语,而极少产生歧异,所以汉字不需象英文一样需要空格隔开词和词组,我们的祖先文章中甚至不需要标点符号,却丝毫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我想,如果在英文中没有空格和标点符号,很难想象人们去如何阅读。
三、荷塘月色的三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其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我们赏析这篇文章,也主要赏析它的“三美”。
《荷塘月色》的语言是美的,美得醉人心脾,摄人心魄———那是一种有别于清秀淡雅的美,那是一种雍容华贵的浓烈的美,是活脱脱的一个浓妆艳抹而又恰到好处的贵妇人。作者以他那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从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一是绘声绘形的叠词运用,不仅使文章富有音乐的节奏,而且使文章写景状物,传神入化,充满诗意。如“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高高低低”的绿叶、“隐隐约约”的远山……一连串的叠词,诉诸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使人如见其形,如听其声,如闻其香,非仔细品味不足以体会其妙处。二是大胆新奇的比喻,为文章的语言美,注入了丰富的营养。比别人之所未比,比别人之不敢比,比不惊人誓不休,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光亮,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荷花不同的风姿,生动,形象,能充分地激发读者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三是新颖别致的通感修辞为本文的语言之美锦上添花。嗅觉、听觉、视觉的互想转移沟通,使读者能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这诗情画意般的荷香月色。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比如,月的光和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和影的
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像,把人带入到一种朦胧的美的幻境。
《荷塘月色》之芬芳浓郁除了语言的优美外,更在于它融情于景、即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物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感触颇深的脉脉情思,思想感情的变化随着景物描写的变化而变化。走在幽僻寂静的路上,看着淡淡的哀愁;面对月光下的荷塘,欣赏着荷塘上的月色,心系美景,暂得超脱,淡淡喜悦之情顿生。景语即情语的高度融合,显示了《荷塘月色》不朽的魅力。
《荷塘月色》之美不胜收,还在于它的结构美。圆形结构的巧妙安排,显示了作者别具一格的谋篇布局的能力。作者的游程线索、感情的流露轨迹都是圆形的。从游踪的巧妙安排来看,作者从家里出发,经小径,到荷塘,又回家,依空间顺序作了一个圆形的夏夜游;以作者的感情脉络来看,情感的思维从不静,到求静,得静又不静,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也呈一个圆形;甚至语言表达上,遣词造句的运用上,作者也极力向读者展示它的圆形之美。从悄悄地开门出去,到轻轻地推门,“悄悄”、“轻轻”二词的运用,看似巧合,实则体现了作者的苦心孤诣。
《荷塘月色》的语言美、意境美和作者极力打造的结构之美紧密联系,互相辉映,使文章读来文气甜畅,浑然天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