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
1、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传统: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形成了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2、当代叙事学: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列维-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1、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1)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通过事件的描述来把握社会现实本身,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2)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所指对象不同。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只有“合情合理”,才具有文学审美价值。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1、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态度。
2、从叙事的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识形态。 譬如自然主义是19世纪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四、叙事的构成
1、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
2、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
3、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乙己一生的悲惨命运。叙述动作是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的“我”,讲述他所旁观到的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的身份和态度,使叙述话语相当简洁而冷漠,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小说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
第二节叙述内容
一、叙述的基本成分:故事
1、事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按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生动的形象。二者相辅相成,有的两者兼具。
2、情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带有主观能动性以及局限和偏见。情节还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3、人物
叙事作品中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具有二重性特点:行动元和角色。
“行动元”指任务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角色”是指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即“典型人物”。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如《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都是有追求者、被追求者、促进者、反对者、竞争与破坏者这几种类型的行动元。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
4、场景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一般叙事作品中场景的详细叙述同概略交待是交替出现的:需要重点表现的情节高潮出现在场景的详细叙述中,而无关紧要的过渡性情节则用粗线条概略叙述。
二、结构
结构是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1、表层结构
即历时性向度,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从叙述层面分析作品结构,首先应当确定最小叙述单位→以句法分析的角度把叙述内容简化为一系列的基本句型,最小单位叫叙述句。人物简化为主语、行为→谓语、状态→表语。
2、深层结构
即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关系。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构主义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把研究的神话打乱叙述顺序,而将各个神话要素按照某种相似特征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译解,从中找出支配具体话语的恒定关系。
三、行动
行动是推动事件进展的直接原因,对于叙述内容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1、行动的内在逻辑: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
(1)一般行动逻辑→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即将发生)—变为现实(开始进行)—取得结果。
(2)行动序列的典型复合形式:首尾接续式(一环接一环);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第三节叙述话语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1、 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
(1)时序:叙事作品中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和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文本时间顺序,是文本中展开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叙述者讲述故事时从开头到结尾的次序。故事时间顺序,是故事内容从发生到结束的自然发展顺序。
方式:顺叙•倒叙•插叙
(2)时距:可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
时距对叙事速度的影响:匀速•变快•变慢
(3)频率: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重复的效果是提示出一种恒定的意义或产生某种象征意蕴。《老人与海》中对重复发生的行动重复叙述,是在突出老人强韧的意志。
二、视角
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1、 第三人称叙述:
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传统的全知叙述,特点是无视角限制。
现代的限制叙述:沃尔夫《达罗卫夫人》
2、 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者同时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特点:双重身份使此角色更透明易理解;叙述的主观性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
叙述者为主人公:鲁迅《狂人日记》;叙述者为旁观者:普希金《驿站长》。
3、第二人称叙述:主人公或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第三人称叙述的变体。旁观者位置。
4、在实际作品中,叙述视角和人称是会互相转变的。
第四节叙述动作
一、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包括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叙述者不是作者。
二、叙述者与声音
用什么口气或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传统话本小说:说书人常常撇开故事内容,直接对听众进行道德训教。
现代小说:叙述者直接露面,强调“讲”的动作,解构经典叙事制造的客观、逼真幻觉。
在米兰•昆德拉的一些小说中,叙述者时常跳出来,与读者商量这个故事怎样讲下去好,譬如《玩笑》、《生活在别处》、《不朽》等。而纪德正是他所喜爱的一位小说家。
1、“独白”式叙述:发自一个声音的叙述方式。
2、“复调”式叙述:在同一个叙事中进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它的出现不仅是叙事艺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叙事语境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出现危机的征兆。
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为“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世界。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有一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这种由作者设定的叙述接受者只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接受者即隐含的接受者。现实中的读者与理想接受者之间的差距导致了对作品误读的可能,因此读者必须尽可能地向理想接受者靠拢。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