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天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一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手帕拭泪。(第三回)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
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黛玉一一答应。一面熙凤又问人:“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屋子叫他们歇歇儿去。”(第三回)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自布让。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完了没有?”熙凤道:“放完了。刚才带了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日,也没见昨儿太太说的那个,想必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着再叫人去拿罢。”熙凤道:“我倒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必到,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答。(第三回)
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刘老老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到这里,没有给姑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们瞧着也不像。”
凤姐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托赖着祖父的虚名,作个穷官儿罢咧。谁家有什么?不过也是个空架子。俗话儿说的好,‘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
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没有?”周瑞家的道:“等奶奶的示下。”凤姐儿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就罢;要得闲呢,就回了,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去了。(第六回)
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方才你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论起亲戚来,原该不等上门就有照应才是,但只如今家里事情太多,太太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是有的。我如今接着管事,这些亲戚们又都不大知道。况且外面看着虽是烈烈轰轰,不知大有大的难处,说给人也未必信。你既大远的来了,又是头一遭儿和我张个口,怎样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作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你不嫌少,先拿去用了罢。”
……………………
凤姐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们作件冬衣罢。改日没事,只管来逛逛,才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不虚留你们了。到家,该问好的都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起来了。(第六回)
凤姐儿见贾母喜欢,也忙留道:“我们这里虽不比你们的场院大,空屋子还有两间,你住两天,把你们那里的新闻故事儿说些给我们老太太听听。”(三十九回)
从此刘老老便做了大观园里的“上客”,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供给贾母作为取笑享乐的资料,而王熙凤由于这一新工具的运用、掌握,于是对她在财政管理的大权上,更得到了贾母的全力支持了。
王熙凤的“杀伐决断”,“历练老成”的性格的描写,在她协理宁国府秦氏媳妇的丧事这一情节当中,作者在语言艺术的运用更高度集中地把她这一性格充分表现出来。在这一段情节刚开始的时候,贾珍来请王熙凤协理丧事,作者在这里先作了一些回旋曲折的描绘:“王夫人心中为的是凤姐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起,被人见笑;”由于贾珍“苦苦的说”,王夫人的“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可是王熙凤全不如此。接着作者又用幽默的语言来加倍的刻划她,说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好卖弄能干,今见贾珍如此央他,心中早已允了,又见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说得如此恳切,太太就依了罢。”王夫人悄悄的问道:“你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面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的,问太太就是了。”因为这是王熙凤卖弄能干的机会的到临,所以作者也就赋予了以表现紧凑情绪的语言。而且在她协理丧事之先,曾经作过一番周详的考虑,作者于此也就细针密缕地绣出了这一人物的心灵深处的活动。她理会到宁府中的五件风俗: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委;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所以她的措施是先“即命彩明钉造册簿,即时传了赖升媳妇要家口花名册查看;”其次便是“又限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府听差。”她的卖弄能干,在她向他们第一次谈话时,就大显其身手了。
“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讨你们嫌了。我可不比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别再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么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十四回)
她的吩咐,更大有排调,部署得那样谨严,简直和军令不相上下,看她吩咐的一段话语,可以明白。
“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内单管亲友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也不管别的事。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去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也不管别的事。这四个人专去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分赔。这八个人单管收祭礼。这八个人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我一总支了来交给你们八个人,然后按我的数儿往各处分派。这二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房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玩起,至于痰盒、掸子等物,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问这看守的赔补。赖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打架、拌嘴的,立刻拿了来回我;你要徇情,叫我查出来,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有了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算账。素日跟我的人,随身都有钟表,不论大小事,皆有一定的时刻。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表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家,只在午初二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交明钥匙。第二日还是卯正二刻过来。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几日罢。事完了,你大爷自然赏你们。”(十四回)
果然王熙凤威重令行,宁国府一切偷安窃取等弊,一概都蠲了,她也心中十分得意。当她按名查点各项人数,只有迎送亲友上的一人未到,即令传来。那人惶恐。作者有如下一段情节的描写。
凤姐冷笑道:“原来是你误了。你比他们有体面,所以不听我的话!”
那人回道:“奴才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初次!”……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来迟了,后儿我也来迟了,将来都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开发了好。”登时放下脸来,叫:“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众人见凤姐动怒,不敢怠慢,拉出去照数打了,进来回复。凤姐又掷下宁府对牌,说与赖升革他一个月的钱粮,吩咐:“散了罢。”众人方各自办事去了。那被打的也含羞饮泣而去。(十四回)
通过这一惊人场面“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利害,自此各人兢兢业业,不敢偷安。”而在协理的情况当中,“凤姐虽然如此之忙,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筹画得十分整齐。于是合族中上下无不称叹。”而“一切张罗款待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俱不及凤姐举止大雅,言语典则,因此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旁若无人。”*作者对王熙凤这一人物的塑造,在这一情节中,把她的干练老辣,表现得特别强烈、突出,在读者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这样运用语言来刻划反面人物的典型性格的手法,的确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
看王熙凤和老尼静虚所作的如下的对白:
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些事。”
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可以主张了。”
凤姐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静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这么说,只是张家已经知道求了府里。如今不管,张家不说没工夫,不希图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似的。”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口气。”
老尼听说又喜之不胜,忙说:“有,有。这个不难。”
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这三千两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们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儿,我一个钱也不要。就是三万两,我此刻还拿的出来。”
老尼忙答应道:“既如此,奶奶明日就开恩罢了。”
凤姐道:“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的了我?我既应了你,自然给你了结啊。”
老尼道:“这点子事,要在别人,自然忙的不知怎么样;要是奶奶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办的!俗语说的:“能者多劳。”太太见奶奶这样才情,越发都推给奶奶了,只是奶奶也要保重贵体些才是。”
一路奉承,凤姐越受用了,也不顾劳乏,更攀谈起来。(十五回)
为了下流种子贾琏和鲍二家的的沾惹,使得“变生不测,熙凤泼醋,”终于有了逼死人命的事件。而王熙凤的性格,在这种情形下,表现得异常恶毒阴狠。自然奴仆们的生命是不能和他们硬拼的。通过作者的语言艺术,对王熙凤这一人物性格的发展也有着透骨的表征。
正说着,只见一个媳妇来回话:“鲍二媳妇吊死了。”贾琏凤姐儿都吃了一惊。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一时,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悄回凤姐道:“鲍二媳妇吊死了,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呢。”凤姐儿冷笑道:“这倒好了,我正想打官司呢!”林之孝家的道:“我才和众人劝了会子,又威吓了一阵,又许了他几个钱,也就依了。”凤姐儿道:“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他!只管叫他去告!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镇唬他,只管叫他告,我还问他个‘以尸诈讹’呢!”(四十四回)
王熙凤之草菅人命,心狠嘴硬,在这一段对话里,表现得非常突出,紧凑。她那种依财仗势,声色俱厉的表情,作者又好像活生生刻画出一个恶讼师的凶恶形象来。“以尸诈讹”的罪名,鲍二家的娘家人那不会搬得上嘴的。
由于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件,作者刻画王熙凤凶狠恶毒的性格又达到另一高峰。这一典型性格的表现,在语言运用的手法上,是更为复杂而迂曲的。从王熙凤初听到“秘事”起,以至尤二姐之死,熙凤的内心变化,是剧烈的,而她的设计、行动,是无比机警的。我们逐次来看这一场面罢!当她叫旺儿、兴儿来问明情由时,她的情绪是紧张极了。
凤姐儿听了,下死劲啐了一口,骂道:“你们这一起没良心的混账忘八崽子,都是一条藤儿!打量我不知道呢!先去给我把兴儿那个忘八崽子叫了来,你也不许走!问明白了他,回来再问你。好,好,好!这才是我使出来的好人呢!”那旺儿只得连声答应几个“是”,……旺儿先进去,回说:“兴儿来了。”凤姐儿厉声道:“叫他!”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已没了主意了,只得乍着胆子进来。凤姐儿一见便说:“好小子啊!你和你爷办的好事啊!你只实说罢!”……凤姐儿道:“论起这事来,我也听见说不与你相干,但只你不早来回我知道,那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要实说了,我还饶你;再有一句虚言,你先摸摸你腔子上几个脑袋瓜子。”(六十七回)
这幕权诈的审问,就这样连诓带吓地开始了。
当兴儿说出“如今房子就在府后头”时,凤姐儿道:“哦!”回头瞅着平儿,道:“咱们都是死人哪!你听听!”这时她真正一字一句都听得很明白,作者的描写也一字一句地传出说话者的活现神气,而尤二姐的悲惨命运就这样的被决定了。
当兴儿答完话后,不敢就走,凤姐道:“过来,我还有话呢!”其后她终于向兴儿道:“你出去提一个字,堤防你的皮。”她终得到“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奥窍。后来“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只是出神,”此时王熙凤内心的烦苦,可想而知。可是她“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此时她的毒狠的心肠又是如何的盘算啊。作者这样体验,确是逼真、深刻,那能说是淡淡的闲笔。
尤二姐之被赚入大观园,王熙凤的语言是极其甜软的,然而内容又是极其尖刻而狠戾的。作者在语言运用的手法上,在这里也是极尽其刻画之能事的。我们先看王熙凤向尤二姐的说话。
她……口内忙说:“皆因我也年轻,向来总是妇人的见识;……所以我亲自过来拜见。还求妹妹体谅我的苦心,起动大驾,挪到家中,……我如今来求妹妹进去,和我一块儿,――住的、使的、穿的、带的,总是一样儿的。妹妹这样伶透人,要肯真心帮我,我也得个膀臂。……就叫我伏侍妹妹,梳头洗脸,我也是愿意的!”(六十八回)
我们试就王熙凤这一篇谰言诓语来理会,觉得她所说的,是委婉曲折,近情近理。但她那样的包藏着祸心,而却假惺惺地故作软语,表现得谦虚和气,体贴入微,使人听了,句句动心。不但如此,她又呜呜咽咽,哭将起来,以致惹得尤二姐见了这般,也不免滴下泪来,像这样的人物形象,不是像活画出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吗?
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尚不止于此的。王熙凤把尤二姐作为她的俘掳以后,她的矛头立刻转向贾珍、尤氏,作者所赋予这一表现的语言,也深刻地暴露了王熙凤泼辣心狠的性格。
当她大闹宁国府时,她先向贾珍作了严厉的质问:
“珍哥哥,带着兄弟们干的好事。”……
尤氏迎了出来,见凤姐神色不善,忙说:“什么事情,这么忙?”可是凤姐照面一口唾沫,啐道:
“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难道贾家的人都是好的,普天下死绝了男人了?……你痰迷了心,脂油蒙了窍!……”
之后,越来越利害了。凤姐哭着,搬着尤氏的脸,问道:
“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就是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为什么不来告诉我去?你要告诉了我,这会子不平安了?……自古说:‘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敢闹出这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了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应贤良的名儿!”(六十八回)
《红楼梦》王熙凤的精彩语言片段:
1、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但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他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着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真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之前,就先已通过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在之神。
2、随着后台这一声,一个浓妆的少妇出场了。作者接着用重笔浓彩描绘了其外形特征:“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y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前十数句关于凤姐衣着和外貌的描写,是细腻的工画笔,是实写,而最后两句则是充满了空灵之气的写意画,是虚写;虚实结合,一个有生命的贵族少妇形象合眼如见。
但作者到此还没交代这位少妇是谁。接下去我们先听到贾母的介绍:“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这一介绍虽然体现了这位浓妆少妇的性格特征和贾母对她的宠爱,但依然使黛玉不得要领。最后众姐妹告诉黛玉“这是琏嫂子”,黛玉这才想起昔日听母亲说过的情况,因而王熙凤这个名字才最终交代了出来。
3、凤姐一出场,满屋内便只有她一个人说话声。她先是赞美林黛玉“标致”,顺手就恭维了贾母;接着又为黛玉幼年丧母伤心拭泪,以此来讨取贾母的欢心;等到贾母责备她不该说这些伤心话来招她时,她又“忙转悲为喜”,自责“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然后又以当家少奶奶的身份,一面安顿黛玉,一面吩咐婆子们,其实在炫耀着自己在贾家的特权……至此,读者先闻其声,再见其形,再知其名,再睹其种种表演。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王熙凤,自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凤姐的出场前后做如许皴染,后文焉得不活跃纸上!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 《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王熙凤的聪明不假,确实是聪明的,但是她是残忍的聪明,是虽然八面玲珑但是人人又恨又怕的聪明。可恶的聪明。
放你娘个屁
(见《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刚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但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他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着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真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之前,就先已通过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在之神。
随着后台这一声,一个浓妆的少妇出场了。作者接着用重笔浓彩描绘了其外形特征:“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y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前十数句关于凤姐衣着和外貌的描写,是细腻的工画笔,是实写,而最后两句则是充满了空灵之气的写意画,是虚写;虚实结合,一个有生命的贵族少妇形象合眼如见。
但作者到此还没交代这位少妇是谁。接下去我们先听到贾母的介绍:“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这一介绍虽然体现了这位浓妆少妇的性格特征和贾母对她的宠爱,但依然使黛玉不得要领。最后众姐妹告诉黛玉“这是琏嫂子”,黛玉这才想起昔日听母亲说过的情况,因而王熙凤这个名字才最终交代了出来。
凤姐一出场,满屋内便只有她一个人说话声。她先是赞美林黛玉“标致”,顺手就恭维了贾母;接着又为黛玉幼年丧母伤心拭泪,以此来讨取贾母的欢心;等到贾母责备她不该说这些伤心话来招她时,她又“忙转悲为喜”,自责“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然后又以当家少奶奶的身份,一面安顿黛玉,一面吩咐婆子们,其实在炫耀着自己在贾家的特权……至此,读者先闻其声,再见其形,再知其名,再睹其种种表演。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王熙凤,自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凤姐的出场前后做如许皴染,后文焉得不活跃纸上!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 《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王熙凤的聪明不假,确实是聪明的,但是她是残忍的聪明,是虽然八面玲珑但是人人又恨又怕的聪明。可恶的聪明。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