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什么关于艺术源于生活的事例?写作文用…
由蒋大为作词、作曲并演唱的《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广大听众耳熟能详的歌曲,是蒋大为在内蒙古草原生活6年的底蕴引发灵感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如果没有源自6年的生活体验,难成其作。 还有齐白石画虾的典故等。
二、春天的故事主要表达了什?
春天的故事该曲写法通俗,充满生活气息,比喻清新贴切而又充满深情,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该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虽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却有史诗般的气势,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蒋开儒和叶旭全亲身感受了特区的巨大变化,他们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的笔触,和亲切感人的语调,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该曲曲作者王佑贵采用了中国民间音乐的曲调,以一种平和、亲切、感人的音乐为主题,塑造了两个重要的音乐形象,一个是邓小平的领袖形象,一个是拥戴领袖的大众音乐形象,这两个形象交替出现,并运用音区、音色、音调以及调性的对比,气势恢宏地展现了一幅史诗般壮丽的画卷。
扩展资料:春天的故事创作背景:1992年,该曲词作者蒋开儒在报纸上看到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中报道了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蒋开儒因此希望能够实地看一下深圳,便只身前往了深圳。到达深圳的蒋开儒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从而决定留在深圳,并在深圳一个企业家艺术团谋得了一份工作,在这期间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该曲,成稿在1992年12月16日的早上。
因为蒋开儒个人身世的背景,以及他对于邓小平的亲切、尊敬和感激之情,他在歌词中将邓小平称为“一位老人”,而因为蒋开儒初到深圳时,深圳是用铁丝网圈起来的,他便将开创深圳特区描绘为“画了一个圈”。1993年3月7日,该曲歌词在《深圳特区报》发表。蒋开儒拿着报纸找作曲家王佑贵谱曲,王佑贵以歌词的语言格式很难用音乐来表达为由拒绝,但是蒋开儒没有放弃,他每隔一段时间,就给王佑贵送一次歌词。
1994年,蒋开儒得知广东省将举办青春歌曲创作大赛的消息后,再次找到王佑贵,王佑贵用湖南话反复朗诵着歌词,在这过程中得到了灵感,二人经过一个半小时后完成了《春天的故事》的初稿。歌词创作完之后,王佑贵为歌词谱了曲,并带作品参加了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但遗憾落选,于是二人找到了广东省青联常委叶旭全,在叶旭全的帮助下,三人对该曲进行了改进,并直接交到了广东青春歌曲创作大赛评委会,从而正式发行。
《春天的故事》主要讲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
三、何处有《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故事》是最负盛誉的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的代表作,语言生动,文彩斐然,是全球最有影响、拥有读者最多的一部全面论述人类艺术史的著作。
贡布里希以一本《艺术的故事》极为成功地教会了成千上万的人如何去欣赏前人的绘画,这是一部博学动人的精彩之作,也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而又最经久不衰的著作之一。
全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正如美国国立艺术馆馆长卡特·布朗所说:在那项帮助人们熟悉艺术的伟大事业中,《艺术的故事》是一部巅峰之作……此书值得一读再读,就像美酒佳酿那样,愈加品赏愈觉其味隽永。
贡布里希博士寥寥数语就能阐发一个时期的整个气氛。《艺术的故事》这部影响一代人思想的著作,被权威杂志《逻各斯》评为一个世纪以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105部著作之一,从出版以来,英文版发行量超过600万册,被译成30多种文字,把成千上万的人引入了艺术的殿堂。
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罗森伯格把它誉为像《蒙娜丽莎》一样,饮誉世界,而普通的读者则称之为艺术史中的圣经。
艺术史中的圣经
一个世纪以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105部著作之一
50年前《艺术的故事》刚问世时的一段书评说:这部肯定被广泛阅读的著作将会影响一代人的思想。
贡布里希的学问,尽管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任何学者都不难察觉,但他却表达得不露声色,而且几乎在每个论题上都讲出了新意。他以寥寥数语就阐发了一个时代的整体气氛。这段文字出自当时的艺术史权威博厄斯之手,半个世纪后被证明绝非溢美之词。
《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说,《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在贡布里希的眼里,艺术的发展过程,乃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是人类寻求美的真谛的伟大历险故事,因此,在《艺术的故事》中他自己也就成了一个说故事的人。
然而,这毕竟是洞悟之后的归于平淡,故事中的字字句句,其实都沉淀着作者成熟独特的学术观和历史观,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人们会时时感到贡布里希那极具穿透力的眼光,他对艺术现象和艺术品的分析,让每个人都有醍醐灌顶之感。因此,可以说《艺术的故事》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美术读物的意义,它影响了西方几代人的思维。
一位英国艺术研究专业人士曾这样说道:正如我这一代的每一个艺术史家一样:我考虑绘画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恩斯特·贡布里希塑造成型的。
贡布里希以一本《艺术的故事》极为成功地教会了成千上万的人如何去欣赏。
--拉塞尔
西方艺术史的圣经
《艺术的故事》顾名思义不是一部高深的学术著作,作者开宗明义:本书打算奉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
因此作者的任务是用浅近的语言,让读者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艺术作品。简而言之,这是一部通过艺术史来帮助人们欣赏艺术的通俗读物。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观看一件巴洛克雕塑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什么样的轮廓啊!显然,艺术欣赏的首要问题就是形式问题。
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史家、形式分析的奠基者沃尔夫林,他在《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曾对形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五对概念,即线描性和绘画性、平面和深度、封闭形式和开放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明晰和朦胧。这五对概念影响深远,成了后来讲授艺术形式的出发点。
然而在《艺术的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了作者更简洁的手法,他只用构图设计的平面性和忠实自然的立体性这一对概念就完成了沃尔夫林五对概念所起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法也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在阅读时将不难发现。
作者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即作者在前言中所交代的一个观点:一方面,在艺术问题的解决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怎样激动人心,都毫无例外的在别处激起了新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发展在一个方面有什么所得或进步,都必然会在另一个方面有所失,主观的进步概念无论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其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这样的景观奇妙:即一条有生命的传统锁链还继续把当前的艺术跟金字塔时代的艺术联系在一起。
换句话说,艺术为何会有一部历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给出了回答。
因此,如果说《艺术的故事》有一种艺术史的模式的话,那就是艺术问题史的模式。它不仅不同于艺术进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对那种已成了陈词滥调的艺术是时代精神表现的模式。正是在讨论艺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时,作者建立了一个社会情境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手中的问题表达得如此清楚透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
艺术史的研究,从作为一门学科算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重点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主要集中在德语国家,所谓的艺术史的语言就是德语的语言。
从20世纪初,艺术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即要为艺术史找到一种科学基础,于是学者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心理学,并产生了很多心理学式的艺术史研究理论。其中有一种可称为所见与所知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历代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与妨碍他们精确描绘视觉世界的知识进行斗争。
知道事物实际如何,例如知道人的面部是以鼻子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就会妨碍人们对侧面像的描绘,要获得纯粹的视觉艺术就需要不带成见地观看这个世界,就是这场与知识的破坏力量的斗争,以及要恢复纯眼的决心,使艺术从埃及的完全概念性的艺术走向了印象主义的完全知觉性的艺术。
《艺术的故事》的心理学出发点正是这种观念,作者谈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画他们的所知,而印象主义者却想画他们的所见。通读全书,我们看到艺术家如何从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的概念方法一步步走到印象主义的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结尾写道:在印象主义的方案中也许有某种矛盾导致了再现艺术在20世纪的崩溃。
因为实际上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抛弃所有的法规和程式,单纯地画他的所见。换言之,作者提出了所见与所知理论本身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从而把这个理论问题留给了他的更高深的著作《艺术与错觉》去解决。至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说,《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李本正)
贡布里希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1909年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后移居英国并入英国籍。1959年至1976年担任瓦尔堡学院院长,并任美术界最高荣誉--剑桥和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以及哈佛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屡获欧美国际学术机构的特殊荣誉。
1972年受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与错觉》、《秩序感》、《艺术发展史》、《象征的图像》等。
关于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卢浮宫的一位馆长曾说了这样一句妙语来形容:几乎就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一本美术史入门读物能产生这样的影响,令人称奇。
艺术原本显得那么虚悬高深,难于接近,可是,在《艺术的故事》里,它忽然变得如此的清楚、明白,变成了很容易理解和很可亲的事物,这恐怕是许多读者共同的感受。这也正是贡布里希写作这本书的目的--让更多的人理解艺术的历史,热爱艺术的历史。他靠着在艺术史研究上的成就,被封了英国的爵士,是一位大学者。
这样的大学者,却为普通人认认真真地写了一本美术欣赏入门读物,这恐怕是我们这个飞扬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所难以理解的事情。
贡布里希在书的序言中说得很清楚:此书的意图,是为了所有面对一个奇异而迷人的领域,觉得需要一种初步指南的人。
显然,在贡布里希眼里,艺术始终是一个奇异而迷人的领域,而他诚恳地要把自己的经验与所有的人分享。换句话说,驱使贡布里希的动机,终究是对艺术的爱。
。
《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故事》是最负盛誉的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的代表作,语言生动,文彩斐然,是全球最有影响、拥有读者最多的一部全面论述人类艺术史的著作。
贡布里希以一本《艺术的故事》极为成功地教会了成千上万的人如何去欣赏前人的绘画,这是一部博学动人的精彩之作,也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而又最经久不衰的著作之一。
全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正如美国国立艺术馆馆长卡特·布朗所说:在那项帮助人们熟悉艺术的伟大事业中,《艺术的故事》是一部巅峰之作……此书值得一读再读,就像美酒佳酿那样,愈加品赏愈觉其味隽永。
贡布里希博士寥寥数语就能阐发一个时期的整个气氛。《艺术的故事》这部影响一代人思想的著作,被权威杂志《逻各斯》评为一个世纪以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105部著作之一,从出版以来,英文版发行量超过600万册,被译成30多种文字,把成千上万的人引入了艺术的殿堂。
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罗森伯格把它誉为像《蒙娜丽莎》一样,饮誉世界,而普通的读者则称之为艺术史中的圣经。
艺术史中的圣经
一个世纪以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105部著作之一
50年前《艺术的故事》刚问世时的一段书评说:这部肯定被广泛阅读的著作将会影响一代人的思想。
贡布里希的学问,尽管在这一领域工作的任何学者都不难察觉,但他却表达得不露声色,而且几乎在每个论题上都讲出了新意。他以寥寥数语就阐发了一个时代的整体气氛。这段文字出自当时的艺术史权威博厄斯之手,半个世纪后被证明绝非溢美之词。
《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说,《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在贡布里希的眼里,艺术的发展过程,乃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是人类寻求美的真谛的伟大历险故事,因此,在《艺术的故事》中他自己也就成了一个说故事的人。
然而,这毕竟是洞悟之后的归于平淡,故事中的字字句句,其实都沉淀着作者成熟独特的学术观和历史观,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人们会时时感到贡布里希那极具穿透力的眼光,他对艺术现象和艺术品的分析,让每个人都有醍醐灌顶之感。因此,可以说《艺术的故事》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美术读物的意义,它影响了西方几代人的思维。
一位英国艺术研究专业人士曾这样说道:正如我这一代的每一个艺术史家一样:我考虑绘画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恩斯特·贡布里希塑造成型的。
贡布里希以一本《艺术的故事》极为成功地教会了成千上万的人如何去欣赏。
--拉塞尔
西方艺术史的圣经
《艺术的故事》顾名思义不是一部高深的学术著作,作者开宗明义:本书打算奉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
因此作者的任务是用浅近的语言,让读者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艺术作品。简而言之,这是一部通过艺术史来帮助人们欣赏艺术的通俗读物。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观看一件巴洛克雕塑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什么样的轮廓啊!显然,艺术欣赏的首要问题就是形式问题。
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史家、形式分析的奠基者沃尔夫林,他在《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曾对形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五对概念,即线描性和绘画性、平面和深度、封闭形式和开放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明晰和朦胧。这五对概念影响深远,成了后来讲授艺术形式的出发点。
然而在《艺术的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了作者更简洁的手法,他只用构图设计的平面性和忠实自然的立体性这一对概念就完成了沃尔夫林五对概念所起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法也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在阅读时将不难发现。
作者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即作者在前言中所交代的一个观点:一方面,在艺术问题的解决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怎样激动人心,都毫无例外的在别处激起了新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发展在一个方面有什么所得或进步,都必然会在另一个方面有所失,主观的进步概念无论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其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这样的景观奇妙:即一条有生命的传统锁链还继续把当前的艺术跟金字塔时代的艺术联系在一起。
换句话说,艺术为何会有一部历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给出了回答。
因此,如果说《艺术的故事》有一种艺术史的模式的话,那就是艺术问题史的模式。它不仅不同于艺术进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对那种已成了陈词滥调的艺术是时代精神表现的模式。正是在讨论艺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时,作者建立了一个社会情境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手中的问题表达得如此清楚透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
艺术史的研究,从作为一门学科算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重点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主要集中在德语国家,所谓的艺术史的语言就是德语的语言。
从20世纪初,艺术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即要为艺术史找到一种科学基础,于是学者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心理学,并产生了很多心理学式的艺术史研究理论。其中有一种可称为所见与所知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历代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与妨碍他们精确描绘视觉世界的知识进行斗争。
知道事物实际如何,例如知道人的面部是以鼻子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就会妨碍人们对侧面像的描绘,要获得纯粹的视觉艺术就需要不带成见地观看这个世界,就是这场与知识的破坏力量的斗争,以及要恢复纯眼的决心,使艺术从埃及的完全概念性的艺术走向了印象主义的完全知觉性的艺术。
《艺术的故事》的心理学出发点正是这种观念,作者谈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画他们的所知,而印象主义者却想画他们的所见。通读全书,我们看到艺术家如何从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的概念方法一步步走到印象主义的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结尾写道:在印象主义的方案中也许有某种矛盾导致了再现艺术在20世纪的崩溃。
因为实际上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抛弃所有的法规和程式,单纯地画他的所见。换言之,作者提出了所见与所知理论本身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从而把这个理论问题留给了他的更高深的著作《艺术与错觉》去解决。至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说,《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李本正)
贡布里希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1909年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后移居英国并入英国籍。1959年至1976年担任瓦尔堡学院院长,并任美术界最高荣誉--剑桥和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以及哈佛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屡获欧美国际学术机构的特殊荣誉。
1972年受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与错觉》、《秩序感》、《艺术发展史》、《象征的图像》等。
关于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卢浮宫的一位馆长曾说了这样一句妙语来形容:几乎就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一本美术史入门读物能产生这样的影响,令人称奇。
艺术原本显得那么虚悬高深,难于接近,可是,在《艺术的故事》里,它忽然变得如此的清楚、明白,变成了很容易理解和很可亲的事物,这恐怕是许多读者共同的感受。这也正是贡布里希写作这本书的目的--让更多的人理解艺术的历史,热爱艺术的历史。他靠着在艺术史研究上的成就,被封了英国的爵士,是一位大学者。
这样的大学者,却为普通人认认真真地写了一本美术欣赏入门读物,这恐怕是我们这个飞扬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所难以理解的事情。
贡布里希在书的序言中说得很清楚:此书的意图,是为了所有面对一个奇异而迷人的领域,觉得需要一种初步指南的人。
显然,在贡布里希眼里,艺术始终是一个奇异而迷人的领域,而他诚恳地要把自己的经验与所有的人分享。换句话说,驱使贡布里希的动机,终究是对艺术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