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演讲与口才 2023-04-29 00:31 编辑:admin 159阅读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古代的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二、介绍下中国的戏曲文化把,分哪几种啊,哪种好听好学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三、舞蹈欣赏的五大要素

舞蹈欣赏中想象和联想的表现形式。

1、静中生动。

舞蹈中的造型是一种“静态艺术”,往往只是表现生活中某一瞬间的一个场面,但舞蹈欣赏者往往通过自己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产生不同的音响,出现连续性的梦幻似动作,虚构出运动的构图。

2、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也是以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为前提条件的。中国戏曲舞蹈上“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一个圆场千百里,一支曲蝉五更天”,离开了观众的联想和想象,就变成子虚乌有。舞蹈欣赏中的这种从小见大,从有限到无限,从个别到一般,以及举一反三的现象,都与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有关。

3、以假乱真。

有人说:“演戏演戏,全是假的。”是的,可是观众欣赏却信以为真,如舞剧白毛女的欣赏中,观众或不忍目睹;或同情流泪;或愤怒不平,完全靠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

4、无中生有。

许多舞蹈作品中,往往留下不少虚无空白的地方,这是精通艺术规律的大师有意识地留之来让欣赏者联栌 想象去填补,以便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审美满足。如舞会上,布景往往省略,将景化入演员的表演中,扩展在观众的想象中,这样往往有无形之想、无声之音、言外之音的作用。

5、由物及人。

有的舞蹈作品并不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如《天鹅舞》《鱼美人》。这些作品都经过艺术创造的拟人化,主要用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寓意于物,借景抒情的作品,只有通过欣赏者的联想,才有领会它们的真意。如《水草舞》中运用了舞动的欣赏形象联想。

四、美学原理通识答案,京剧的意象世界,主要依靠什么表现出来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