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文档

演讲与口才 2023-06-20 23:39 编辑:admin 290阅读

一、护患沟通技巧文档

护患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患者既希望从护患沟通中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也希望从护患沟通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在这个过程中护患沟通应掌握一定的技巧:  

1、 语言的技巧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修养,注重语言的准确性,避免词不达意,注意语言的礼貌性,以满足病人希望受到尊重的心理需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给病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话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护士与病人的交流中,应使用清楚、简洁、朴素的语言,避免使用病人家属难以接受的语气和语调,尽量不用专业术语,病人理解不了、接受不了,容易和护士之间产生距离感,多用安慰语、鼓励话[2]。  

2、 倾听技巧学会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给病人足够的时间用以诉说,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或改变话题,要做到聚精会神,不能分心,并且要有目光的交流,用表情来肯定或鼓励病人谈话。  3 沉默技巧不要认为沟通必须依赖说话,而在沉默时感到不舒服,有时沉默可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反而令人感到舒适与温暖,尤其是在对方有焦虑时,或对方有些问题不愿答复时,若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对方会感到你很能体会他的心情真心听取他的意见,自己的愿望受到尊重。因此,恰当的应用沉默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过早的打破这种沉默的气氛。  4、与特殊病人的沟通技巧 (1)在病人生气时此时病人情绪很激动,护士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学会观察,帮助分析原因,重视病人的意见并有效的处理病人的需求。(2)在病人抑郁时情绪悲观抑郁的病人,往往难以和他交流,他们的世界很闭塞,有的想不开甚至会自杀,护士应该多接触这些病人,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感觉有人关心、有人照顾。(3)病情严重时与病情严重的病人交谈要尽量简短,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谈,对无意识的病人可持续用同一句话,同样的语调反复地与他说,这样他有可能听见。对这类病人进行触摸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沟通途径,但在触摸前应告诉他,要假设病人能够听到的,注意尽可能保持安静的环境

二、护患沟通技巧总结

答:执行包括阶段有:对于患者情况做到非常熟悉的了然于胸。相互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够良好的处理突发事件。

三、护患沟通技巧内容摘要怎么写的

1.善于引导病人谈话临床调查证明,护士对病人是否有同情心,是病人是否愿意和护士谈话的关键。对于病人来说,他认为自己的病痛很突出;而对于护士来说,病人有病痛是正常的事。如果护士的情感没有“移入”病人,就会缺乏对病人的同情心。

2.开放式谈话如果有一病人告诉护士说:“我头痛。”护士回答:“吃片’去痛片’吧。”这样,就头痛问题的谈话,则无法继续了。这种谈话就是“封闭式”的谈话。如果护士这样说:“哦,怎么痛法,什么时候开始的?”或问:“痛得很严重吗?”这种谈话病人不能有“是”或“否”的答案结束提问,护士可以从病人的中继续提问,这种谈话就是“开放式”的谈话。如有一位第二天将接受胃切除手术的病人对护士说:“我有点害怕。”护士答:“你不用害怕。”谈话就这样中止了。这位护士可能很想安慰病人,但他缺乏语言沟通技巧,采用了“封闭式”的谈话,结果病人心理未能进一步表露,护士未做心理护理,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3.重视反馈信息 此外所谓反馈是指说话者所发出的信息到达听者,听者通过某种方式又把信息传回给说话者,使说话者的本意得以澄清、扩展或改变。病人和护士谈话时,护士对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病人,例如,适时地答:“嗯”“对”,表示护士在仔细听,也听懂了,已理解了病人的情感。同样,护士向病人说话时,可采用目光接触、简单发问等方式探测病人是否有兴趣听,听懂没有等,以决定是否继续谈下去和如何谈下去。这样能使谈话双方始终融洽,不致陷入僵局。

4.认真谈与病人交谈时,如果听者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或者随便中断病人的谈话或随意插话都是不礼貌的。听话时,应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所谈内容,甚至要听出谈话的弦外之音。

5.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病人谈话中出现沉默有四种可能。

四、护患沟通技巧内容有哪些

1非语言交流技巧

1.1定义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言语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人际交往及护患关系中,非语言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非语言交流占所有沟通形式的65%,因此它能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可表达个人很多和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情绪及感觉等。

1.2非语言交流的特点

1.2.1多渠道非语言交流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包括时间、身体、声音和环境进行传递和接受。

1.2.2表达不同目的非语言交流可以表达不同的目的。如患者垂头弯腰的姿势和缓慢地拖着脚走表示一个人情绪抑郁,身体不舒服;如患者担忧时可能会出现皱眉;疼痛时患者会出现痛苦的面部表情。

1.2.3具有真实性非语言交流有时是无意识的,它不像语言性交流时可以更有意识地控制词语的选择,所以非语言行为比语言行为更具有真实性。

1.2.4有一定的时空范围同样一个体态动作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2非语言交流的种类及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2.1仪表和躯体的外观当两个人见面时,一个人的外表是首先被对方所关注的事情,据报道,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基于他的外表。仪表、衣着、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它人们可以表现自己、了解别人。如护士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训练有素的举止,不仅构成护士的外表美,而且可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患者留下很好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2.2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沟通交流中最丰富的源泉,其他的身体语言可能无法与之相比。面部表情是一种共同的语言,精神病学家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人们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感受和态度是相似的。一个人面部表情如何,自己很难知道,而且控制面部表情有时也非常困难,护士应该意识到自己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并且尽可能去控制那些容易引起误解或影响护患关系的表情,如不喜欢、厌恶、敌意等,因患者时常会仔细观察护士的面部表情,并且将它与自己的需要或焦虑相联系。护士也可以从患者的面部表情了解到患者的状况,如患者担忧时可能会出现皱眉,患者恐惧时脸上可能会显得很焦虑、恐慌,疼痛患者会出现非常痛苦的面部表情等。护理人员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把握患者病情的波动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在与患者交往中运用和调控自己的面部表情。

2.3目光的接触(眼神的交流)它是面部表情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表示尊重并愿意倾听对方的讲述,此外还可以通过目光的接触来判断患者的需求指数,交谈中运用目光接触技巧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视线的方向和注视时间的长短。一般目光大体在对方的嘴、头顶和脸颊的两侧这个范围活动为好,给对方一种很恰当地、很有礼貌地看着他面部的感觉,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如在巡视病房时,尽管不可能每个床位都走到,但以眼神环顾每个患者,能使之感到自己没有被冷落,当患者向你诉说时,不应左顾右盼,而应凝神聆听,患者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2.4触摸(专业性皮肤接触)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触摸可以表达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在专业范围内,审慎地、有选择地使用触摸对沟通交流有促进作用。如当患者焦虑害怕时,护士可以紧紧地握住患者的手,这样可以传递一种信息,即护士能够理解患者的处境和心理,并且希望去帮助他。如护士抱起一个正在大声哭闹的患儿,并用手轻轻地拍他,会使患儿有一种安全感,同时也能传递一种爱的情感。如当患者痛苦呻吟时,护士主动靠近患者站立,且微微欠身与其对话,适当抚摸其躯体或为其擦去泪水,会给患者以体恤、安慰的感觉。

综上所述,非语言交流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察觉和理解患者非语言暗示的能力,往往和语言的察觉与理解同样宝贵,有时甚至更为宝贵。护士借助患者的体语了解其心理需求及病情变化,同时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护患交流,有利于治疗护理。

五、护患沟通技巧内容怎么写

  一般而言,医患交流是分两个层次来进行的,一种是专业技术方面的,另一种是非专业技术方面的。专业技术方面,就是通过语言交流了解病史,向病人介绍医疗检查的意义、对身体是否有危害及患者需要承担的费用;阐述治疗手段、治疗目的,如是采用姑息疗法还是根治术,是对症处理还是病因治疗,同时应尽力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如对药物副作用的恐惧心理等等。而要达到理想效果,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的,需要多次、反复、充分的交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非专业技术方面的交流,范围很广,内容丰富。和医患双方的个人修养、文化水平、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等相关。对医务人员而言,应该了解患者就医时既有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否则,就不易沟通。应该让患者畅所欲言,变交流为交心,使医生的医疗行为与病人的期望十分接近,如病人期望过高,也要使病人的期望值逐渐下降,以达到现实的程度。这样可以清除治疗本身之外的障碍和非技术因素的负面影响,如医疗效果好,病人满意而归。万一治疗效果不理想,也容易取得病人的谅解。医患交流形式主要是语言交流。一种情感的表达,如用词恰当,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令对方愉快的接受。当病人对医疗行为不理解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少纠纷就是因为一句话引发的。另一种交流的方式是非语言表达,如动作的表达,象握手、点头、微笑、身体姿势的变化等,这在医患交流中也起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无声的动作有时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另外,还有有声的动作,如笑声、咳嗽、吸气、哼声等等都是情绪表达的方式,可使病人有不同的感受,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在医患交流中予以注意。医患交流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病人对医生的信赖,医务人员应该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做到:如果病人不信任医生,就要设法获取这种信任;如果患者信任医生,就要使这种信任更牢固、更持久。   医患交流越来越成为医疗诊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患交流过程中,往往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因素,如何把握好这些因素,是决定医患交流是否成功的关键。   首先是谁去和患者交谈。交流敏感信息的过程十分关键,如果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了解,并事先考虑到将要说明哪些基本问题,交流可能会比较顺利,所以这个工作一般由接诊或主管医生来做,而不是由护士或其他人员来做,这表明对患者的尊重和认真严肃的态度。如果可能的话,请与患者熟知的其他医务人员在场,即使这些医务人员不是实际上传递信息的人,也可以增加对患者的支持感,并让患者感到并不是自己孤身一人面临危机。   其次是交流地点。医患交流较佳的地点应是在一个单独、大小适中的房间,周围环境安静不喧哗,会谈前医生应嘱其他同事切勿在与患者或家属交谈过程中随意打扰,谈话时最好关闭手机。像这样在舒适安静的房间内无外界干扰的交流较易向患者传递关怀的情感,也易让患者或家属感觉到医生对患者的重视及尊重。切忌在大庭广众下告知患者敏感的问题。我们应严格尊重和维护患者的隐私权。   第三方面时交流时机及交流方式。坏消息或不幸的消息总是让人绝望无助、恐惧甚至愤怒、对医务人员不再信任。我们应试图待患者或家属情绪稳定后再作交流。当患者或家属整夜不眠、疲惫不堪时,当一大群家属刚抵达医院情绪激动的时候,就不宜马上传达不良消息。虽然不能总是等待谈话的最理想时机,但切忌莽撞和冷淡地面对一群人宣布坏消息。告之坏消息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二个有代表性的家属在场。传达不幸的消息,交流方式显得很重要。在正式传达信息前最好给予一定的暗示,这样不显得突然,比如:“我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要告诉你。”在交谈之前,医生应熟练掌握患者的病情,便于选择要告之的内容。传递不幸信息时,我们要显得真诚、坦率,交流时应坐近并直接面对患者,目光与患者平视,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谈话内容。医生要注意自己的交流风格,如语速,平缓低调的语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同时允许患者和家属提问或宣泄情绪,在恰当的时候可与患者握手甚至拥抱,体现医护人员感同身受、急病人所急的高尚的医德情怀。   第四方面是交流内容。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告知患者病情,再经患者说出来时,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或只说出谈话内容的一小部分,除部分患者可能故意隐瞒谈话内容外,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不明白某些医学术语的含义;二是医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患者灌输过多的信息,患者及家属一时没有充分领会谈话内容,难以抓到问题关键。所以为增进交流效果,医生所用的词句须通俗易懂,如果谈话内容多,可将谈话内容分成几个小部分,并特别突出重要部分。交流过程中,为了向患者传递尊敬、关怀与同情,对患者的话要专心倾听,同时还有助于指导医生朝那个方向进行谈话。   最后,了解患者的个性对交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曾有文献讨论了医生与男性或女性患者交流的差别。一般而言,男性多倾向于针对实际行为讨论实质问题,如:事实是什么?下一步需要怎么做?而女性则更倾向于试图通过情感来解决问题。作为妇产科医生,如果想与患者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有意识地认同一种较为情绪化的交流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在现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阶段,良好的医患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以及对医疗风险的了解,有利于医患关系步入良性循环。

六、护患沟通的常用技巧有哪些?

原则分别是:

1 平等和尊重的原则

医务人员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决不能摆出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的架子。所谓平等,一是医患双方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二是平等对待所有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眼中应只有病人,而不能以地位取人,以财富取人,以像貌取人,有亲有疏

2 真诚和换位的原则

真诚是医患沟通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真诚使人在沟通时有明确的可知性和预见性,而不真诚或欺骗,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3 依法和守德的原则

医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时,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恪守医疗道德。

4 适度和距离的原则

体态语言是沟通交流的一种形式,运用体态语言要适度,要符合场合,切忌感情冲动,动作夸张。

5 克制和沉默的原则

医务人员的态度和举止,在患者眼里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如患者可能会把医务人员的笑脸理解成友好或病情好转的信息,可能会因医务人员眉头紧皱联想到自己病情是否恶化。

6 留有余地

和区分对象的原则医务人员在涉及患者病情时,讲话一定要有分寸,要留有余地,特别对疑难病危重病者更要注意。

七、护患沟通中常用的沟通技巧

护患进行沟通的理想距离是,亲密距离是50厘米;个人相距要50—100厘米

八、护患沟通技巧有

1)亲密区:

指沟通双方距离小于50cm,当护士在进行查体、治疗、安慰、爱抚时,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2)个人区:

指沟通双方距离在50~120cm之间,人们与亲友交谈、护士与病人进行交谈时主要使用此区距离。

3)社会区:

指沟通双方距离在120~4m之间,在工作单位和社会活动时常用,如护士同事一起工作时或护士通知病人吃饭等。

4)公众区:

指沟通双方距离在4m以上,一般用于正式公开讲话中,如上课、开会等。

九、护患沟通技巧内容包括

(1)目标性:护患之间的语言沟通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沟通活动。护患沟通应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日常护理用语包括招呼用语、介绍用语、电话用语、安慰用语和迎送用语。

(2)规范性:护士应做到吐字清楚,用词朴实、准确,语法规范、精炼,同时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3)尊重性:尊重是确保沟通顺利进行的首要原则。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护士切不可伤害患者的尊严,更不能侮辱患者的人格。

(4)治疗性: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应慎重选择语言,避免使用任何刺激性语言伤害患者。

(5)情感性:在语言沟通过程中,护士应以真心诚意的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情感交流,态度谦和、语言文雅、语音温柔,使患者感到亲切。

(6)艺术性:艺术性的语言沟通不仅可以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和家属的距离,还可以化解医患、护患之间的矛盾,如儿科护理中多采用夸奖鼓励的语言,而少用责骂言语。因此,护士应注重语言沟通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