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妈妈自己主动找我谈谈心里话我有好多话想跟妈妈说可我不敢想让妈妈来找我说心里话
关键还在于态度和方式。
态度决定一切。父母与小孩子沟通是这样,曾经听一个小孩冲着爸爸妈妈大喊:“你们说的都对,我就是讨厌你们说话时的语气”;儿女长大了与父母沟通,同样也是这样。如果说父母对待孩子最可宝贵的态度是平等,那么,儿女对待父母最应采取的态度则是尊敬。
对父母的尊敬,不全来自道德律令,也来自理解。应该明白,父母是有缺点的平凡人,他们不能免俗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会常常拿你和其他同学、同事作“横向比较”,他们可能文化水平不是太高,或者知识比较老化。但一颗全心全意爱护儿女的心,却是一以贯之、不容置疑的。仅凭此心,就足以令天下儿女肃然起敬。
态度以外,方式也极其重要。其实不管与谁沟通,很多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事实上,很多年轻人在社会上、工作中往往能做到沟通流畅,到了家却摆出一副爱听不听的架势。在真诚的前提下,把你跟客户沟通的方法,适当地用在父母身上,也许会有奇效。
比如遇到新旧观念之争,几十年生活经验积累,父母不可能一朝一夕间就欣欣然地接受新事物。儿女大可不必硬碰硬地据理力争,非要毕其功于一役,不如细水长流,不经意间讲讲身边的例子、留一些资料在家里,也许改变也在不经意间发生。
有学生问孔子什么是孝,夫子“曰”了两个字:“色难”,大意便是能侍奉父母还能做到和颜悦色,太难了。因此,从古至今,孝的最高境界不是养其身,而是养其心。养父母之心,先从有效的沟通开始。
扩展资料:
上小学后的孩子,对妈妈不再像幼儿时期那么依恋和崇拜,会将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进行比较,对妈妈的不满也会直接表达出来。特别是00后和10后的孩子,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长大,更能平等地与妈妈交流。
而70后和80后的妈妈们,也和60后以前传统妈妈的角色有着很大的改变。
60后以前的妈妈们,代表着传统、贤惠、辛苦和严格,那个年代的母亲,思想传统,对儿女管教比较严格。比如有好吃的应该先给老人;有客人来家吃饭小孩不能上桌;出门和进门都必须和爸爸妈妈打招呼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现在的工作、学习和做人其实都还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个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是需要有一些规矩和规则的,传统中的美德是不会、也不能被摒弃的。
70后妈妈,代表着交流、自由、快乐和尊重。70后因为自身的人生经历,她们更懂得如何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更广阔的更自由的空间,她们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成为他诉说心事的益友。她们重视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不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做选择。
80后母亲,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她们时尚、高学历、尊重科学,她们大都对子女父母这一角色转换缺乏心理准备,表现在生活中便是自己还没照顾好,又要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和60后70后的妈妈们比,她们中更多的人有着高等学历,通过各种媒介,接受着更多新思想的冲击,她们的育儿观念更为时尚。新媒体、专业书籍、长辈传授经验,成为独生妈妈们育儿的三大法宝。她们很多时候也是孩子的玩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青年观:学会与父母沟通
无法跟父母好好沟通怎么办?
对父亲有点耐心,往往和父亲沟通不了升级到吵架或者冷战都是因为我们不够有耐心。讲什么事情或者有不同的看法要耐心的去讲去和他解释,而不是觉得算了算了我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学会换位思考,也许我们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会多多考虑朋友的感受,但是和父亲相处的时候却不会这样。有时候某件事情多站在父亲的角度想一想,不管他的想法怎样做事情的方式怎样,但是他的初衷总是希望你好。多陪陪父亲,多和他聊聊天,讲话多了自然你们就互相了解多了,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不是不能沟通,只是以前没有想过好好去和父亲沟通。
我们玩少一点手机,少一点出外会朋友,把自己的时间多一点留给父亲。那么可以多一点跟父亲聊聊他那个时代的生活和事情。多一点和他一起看他那个时代看的电视,而不是看自己喜欢的综艺节目。这样就会有自己和父亲沟通的话题的了。当自己融入了父亲的生活节奏里面那么自己可以把现代代的生活方式教一下父亲。比如教父亲用微信,用支付宝。教他用微信视频聊天。那么自己和父亲则会又多一个沟通的话题的了。
双方应该是相互调整的,但孩子作为年轻的一方,可改变的余地更大,所以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年过半百的父母做很多调整。所以年轻人要先有改变的意识,慢慢地改变父母的态度。与父母建立沟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两代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文化程度的差异,要想达成一致是很艰难的。要一点一点去做,引领他们接受新思想和新理念。不过,我们应该允许差异存在,不必强求事事与他们达成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只要我们“求同存异”,互相理解,生活会轻松很多。
父母和子女之间,没有对错,只有谁爱谁更多一些,谁愿意为谁让步更多一些。家从来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在我们在和他们讲道理时,我们就已经输了。所以试着认同他们,并不一定是要按他们所说的去做,而是在心里认可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在乎,然后努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用事实告诉他们,我们的路,自己也可以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