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辩论赛资料:正方:人的德行培养主要在家庭。反方:人的德行培养主要在学校。

248 2024-05-16 23:40

资料参考]

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大热点,是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位和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一个现代家庭,能否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仅包含了家庭生活教育家庭伦理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等多项内容,也包含了子女教育父母教育等多个层面。在这诸多的教育之中,家庭关注度最高的,无疑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

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由于明确自己作为家长的主要职责,树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能够掌握家庭教育的重点,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取得了家庭教育的成功,从而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必须看到,当下不少孩子不仅没有像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成人成才,反而失去了本可健康发展的良机,人格发展畸型以至于扭曲,有的甚至酿成了家庭悲剧。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家长不明确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导致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从而陷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人格与学历,哪个更重要

如果我们向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来说人格与学历哪个更重要,相信大多数家长不会否认前者。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大部分家长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发展孩子智力,高度关注抓好其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以便顺利地考上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取得更理想的学历文凭,家长可以不惜一切人力和物力,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热情而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总是信奉树大自然直的信条,以为无须花费力气,把它放到次而又次的位置,甚至忘到九霄云外。可以说,这在中国已经是一个举目即是的不争的事实。

家长重智轻德重学历轻人格,自然也可以培养出高文凭的孩子,但这些孩子的人品如何能否自立于当代竞争社会,在未来发展中是否有后劲,能否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却是不能盲目乐观的。俗话说得好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现实社会中,此类危险品,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值得为人父母者警觉和深思。

据北京市的一次调查显示70%,的孩子并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全国有6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困惑。产生如此大面积的家庭教育问题,除了家长人才观上的偏颇以外,也印证了相当数量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抓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这样一个核心和重点。

人格是人的个性的社会化过程。所谓人格的教育与培养,也就是以塑造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为中心的做人教育。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其它素质的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是孩子学业进步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古人云德者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许多文化水平并不高,甚至大字不识的家长,同样为国家培养出了栋梁之才。他们的家庭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并不在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如何紧,而是在于家长自身有勤劳刻苦善良正直等品质和好学上进,严谨细致等性格,并以此影响和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比如他们在逆境中始终保持着乐观与自信的心态,对待艰难困苦他们从不畏惧退缩等等。在他们朴实无华的言行举止中,蕴含着高尚的人格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感染着孩子,陶冶着孩子的品格,从而引导孩子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成功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简明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学会做人。如果人做不好,学问也很难做好,事业成功就无从谈起。即或有了高学历,也难以有益于社会和家庭。

二、家长职责错位,后果发人深省

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诸多职责错位和倒置现象。有的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其规划了成才的蓝图代替孩子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有的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期盼着孩子一夜之间变为神童有的家长对孩子进行过度教育,不顾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强迫着孩子去学这学那,恨不能把孩子培养成十全十美的全才。有的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聘请数位家庭教师,把孩子视为学习的机器,学校家庭连轴转,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更有甚者,他们恪守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职责先于孩子用心研读小学,中学教材,为的是做好孩子学习功课的老师,为孩子的学习辅导和把关,其用心真可谓良苦。

上述种种,充分反映了当前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的现实,他们置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职责于不顾,却强行揽过本应由学校相对独立承担的传授系统文化知识的职责,然而他们普遍地对学校教育的目的+ 任务以及学校老师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的意义却不甚了解,对教育科学和规律方法又比较陌生。所以干出了许多在好心,支配下的干扰学校教育的事,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不统一。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危害。以下一些反映在学生人格上的缺陷,就是这种家校教育不协调的产物。

第一,心理问题突出,厌学情绪严重

由于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绩,造成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这是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等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的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双休日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度的压力使他们不断体验到的紧张、烦恼、抑郁、失望,正在制造一代厌学者。这些负面情绪导致了他们的心理病态甚至人格扭曲。

第二,自主意识淡薄,抗挫耐力脆弱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小缺失家庭良好的人格教育,长期处于家长过分的爱和过度的期望之中,使他们极易产生任性、骄横、自私、冷漠,孤僻的心态。这些孩子既不能正确地悦纳自己又不能友善地宽容别人,既缺乏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又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坦然地面对挫折。于是,他们往往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可以制造出一些无端的事故,诸如离家出走和自杀行为近几年来在青少年中的频发率,令人触目惊心。

第三,道德品质低下,罪错比率上升

由于一些家长重智轻德,重学历轻人格,使孩子从小得不到良好家庭道德的熏陶。在许多孩子看来,家庭给予的爱是天经地义的,根本用不到什么回报,更谈不上责任和义务,他们不懂得诚实守信,不愿承担责任,不会与人合作,不能面对困难挫折,却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给人的直接感受就是缺乏教养。这样的孩子不论他有什么专长和学历,如果人格不良,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有的孩子继续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导致犯罪。据专家调查统计,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已占全国刑事案的70%以上,而15-16 周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未成年人犯罪案的70%以上,而且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智能化,暴力化和团伙化的发展倾向,使人为之震惊。问题表露在青少年身上,但根源却在与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之中。客观存在的现实再一次启示我们: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主要职责千万不能倒置。

三、加强人格教育 家庭任重道远

1996 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这四大支柱可以看作是新世纪对一切受教育者提出的素质培养标准以及如何培养这些素质的目标要求。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正是应对世纪的挑战,适应当今时代需求的现代教育理念,与上述四大支柱是一脉相承的。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世纪教育的主要目的将不再是培养青少年为某一特定的社会作好准备。教育的基本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保证他们拥有思想感情、判断、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自由,以便他们尽可能地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的发展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认识社会到逐步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可以说,整个过程就是人的人格不断成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格发展是人的身心各项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会发展的首要之义就是充分地发展与健全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家长必须对孩子从小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与教育,为孩子今后人格的发展与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新世纪教育对家长提出的要求。

当今世界已经呈现了经济多元化信息全球化思想开放化的局面,使得我们对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与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首先,是经济领域的国际化世界文化的大交汇五彩缤纷的信息流,使人们面对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多姿多彩而又鱼龙混杂,各种价值取向使青少年难以识别与取舍。其次,是在当今的成人社会中,尽管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太多的人格不良乃至丑恶行径,如贪污腐化行贿受贿卖淫嫖娼赌博吸毒欺诈凶杀坑蒙拐骗等却无时不在侵袭着青少年的心灵。应当说,当今社会影响青少年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利弊因素并存。问题是家长如何去研究当今时代的特点,又如何从孩子道德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与优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把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教育落到实处,这是严峻的社会现实向家长提出的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对孩子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与教育。首先,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下一代的优良人格,这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同样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核心。但是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比拟和替代的独特优势,所以家长们应当扬长避短,把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认真抓紧抓好。

为了更好地履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职责,根据当前社会转型出现的变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人才观上,要转变升学成才的观念,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观念。在发展观上,要以人为本,强化人文关怀,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在育人观上,转变以说教为主要方式的家教方法,树立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并注重身教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家庭教育中少走或不走弯路。

其次,家长要明确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点所在,一般地说,它包括进行家庭道德的教育和孩子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具体来说健康的人格品质应当包含对生命的珍视和自我的悦纳,对理想前途的追求与执着,崇高的责任感与义务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行为的自律性与独立性,坦然面对挫折和诱惑,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等。

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可以通过如下渠道来进行:一是充分肯定孩子的自我价值,家长一定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并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确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对自己生命的悦纳。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才会有自我价值感,从而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二是悉心指导孩子学习。稳妥地调控孩子的学习负担,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三是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求,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需求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其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因此,家长除了满足孩子认知需求之外,对于孩子的交往友爱展现自我获得认同和受到尊重活动创造等方面的需求均应尽力满足,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四是适当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培养他们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从中学会生存。

再次,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应用科学的方法一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在为人处世工作学习以至于日常生活等方面为孩子作出表率。二是家庭道德教育要十分重视践行过程。家长应当创设适当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从做中学,才能完成从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变,从而内化为孩子的道德素质。三是家长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应挤出一点时间来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融洽亲子关系,四是要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建设学习型的家庭,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五是要经常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以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