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苦作舟 辩论词 我是反方也就是学海无涯乐做舟

演讲与口才 2023-07-30 14:45 编辑:admin 294阅读

一、学海无涯苦作舟 辩论词 我是反方也就是学海无涯乐做舟

首先要阐明我方的观点定义出“乐”是什么概念:乐,并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一个人看待学习的态度,即乐观,以学习为乐趣。

我方:请问对方辩友假设苦能学好知识,乐也能学好知识,对方辩友选择哪一种学习方式?

对方:(可能有两种回答)1、当然是选择艰苦的环境2、这个假设根本就不成立,乐怎么能学好知识呢。

我方针对第一点反驳:1、同样的结果为什么要这样虐待自己呢?,对方辩友的回答直接反应了一个扭曲的价值观,就好像要买同样的一个商品,价格高的就是好,花钱少了东西就不好,又何必这么浪费呢?

我方针对第二点反驳:2、来对方辩友的学习方法的认识有些问题,看来有必要多说两句,学好知识的关键是学习者本身看待学习的态度,要是一个人把学习当做一种苦,一种折磨他肯定学不好,但如果一个人把学习看做是一种乐趣,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够学好学透。就拿今天的辩论会来说,如果对方辩友认为这是一个苦差事,是一种折磨,你会自愿来吗?

对方:对于辩论会,我锻炼自我的一个平台,可以说是磨练,或是一种苦吧,但我仍然要求自己参加因为我知道只有通过磨练,通过吃苦才能学到知识。对方辩友是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而来呢?

我方:我认为参加辩论是一种享受。能够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个话题,非常的有意义也非常开心,所有我来了,而且是面带微笑来的。希望对方辩友也能在辩论会种的到快乐,更希望对方辩友和在座的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快乐。

二、武伐胜于文诛 辩论词

直接打The pen is mightier then the sword.

三、辩论会 对于诗歌应该注重写实 应该怎么辩?

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政治目的,因而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也即《新乐府序》中所说”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将诗歌与政治、人民生活结合,这是诗论的核心。

在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上,文学根植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策林》六十九云;“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总结诗歌的特性————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以及他们各自的功能。《与元九书》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圣,下至愚呆,……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情”、“义”指内容,“言”、“声”指形式,特别强调“情”“义”对“言”“声”的决定作用。

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语言要通俗易懂。。《新乐府序》云:“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藏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也。”所以,“不务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力求做到平易通俗,音节和谐婉转。

四、比较下列两组诗句的优劣,并作简析。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1、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3、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4、无:犹“否”。

5、“蚁”,原诗为“绿螘新醅酒”,“螘”音、义同“蚁”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为篇幅和字数最少的一种诗体,如何以少纳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读者考量的问题。此诗堪称典范。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从层次上看,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温酒之具,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而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绿蚁:酒面上绿色的泡沫。古人常以此代称酒。醅:尚未滤过的酒。这首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写出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唐诗三百首》云: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唐诗评注读本》: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诗境浅说续编》: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下如闻声口也。

这首诗可以说是邀请朋友前来小饮的劝酒词。给友人备下的酒,当然是可以使对方致醉的,但这首诗本身却是比酒还要醇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酒是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炉火又正烧得通红。这新酒红火,大约已经摆在席上了,泥炉既小巧又朴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叫人口馋,正宜于跟一二挚友小饮一场。

酒,是如此吸引人。但备下这酒与炉火,却又与天气有关。“晚来天欲雪”——一场暮雪眼看就要飘洒下来。可以想见,彼时森森的寒意阵阵向人袭来,自然免不了引起人们对酒的渴望。而且天色已晚,有闲可乘,除了围炉对酒,还有什么更适合于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

酒和朋友在生活中似乎是结了缘的。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所谓“独酌无相亲”,说明酒还要加上知己,才能使生活更富有情味。杜甫的《对雪》有“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之句,为有酒无朋感慨系之。白居易在这里,也是雪中对酒而有所待,不过所待的朋友不象杜甫彼时那样茫然,而是可以招之即来的。他向刘十九发问:“能饮一杯无?”这是生活中那惬心的一幕经过充分酝酿,已准备就绪,只待给它拉开帷布了。

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新酒和天气之外,白居易的那种深情,那种渴望把酒共饮所表现出的友谊,当是更令人神往和心醉的。生活在这里显示了除物质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动人的精神因素。

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有包蕴。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律……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由于既有所渲染,又简练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俱醉的。

句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渣,香气扑鼻。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是用红泥烧制成的。“绿蚁”,是指新酿的米酒,在未过滤时,酒液面上浮有一层酒渣,色微绿,细如蚁,故称为“绿蚁”。“醅”,是指没有滤过的酒。

这两句以“绿蚁”、“红泥”相对列出,色彩的配合极为鲜艳明丽,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酒是新酿的,迫不及待地等人共品。红泥做的小火炉,小巧又朴素;炉火旺旺的,既可取暖,又可温酒。这真挚的情意真是比酒还淳厚。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要下雪,你能来我这里共饮一杯吗?“天欲雪”,说明天气正当寒冷。此时,与朋友围炉对酒、促膝夜话,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喝酒,讲究的是“兴”;酒中,又寄托着情。这两句正好道出酒中真趣,洋溢着美好人情。

“晚来”,就是晚上。“来”,是语助词。“雪”,即下雪,此处用作动词。“无”,是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否”、“么”。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价说:“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下,如闻声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