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辩题不好辩 只有扩大困境的外延才行
三辩基本上要做的就是攻辩和自由辩 其中攻辩时要困难一些 因为对手指着仅让你来回答 攻克之法就是上场时气宇轩昂点 有点信心 吓吓对方 则对方看你气势较强 在攻辩时就不会为难你
自由辩论时 要思维活跃 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 先从根本上相信自己辩题是正确的 然后找到最客观的地方 使对方不容易打倒 自由辩时就往这上面绕 遇难则主动发问 则自由辩也无碍
这个辩题我先帮你分析一下观点:
第一:何为困境,困境可大可小。一些困境出人才的典故其实是很偶然的,比如锥刺股头悬梁 那是因为苏秦从小就有志气。他的成才其实跟苦有关,但是最根本是他的志气。这样就绕到了内外因的辩证上,苦其实是苏秦成才的外因,内因是苏秦的上进心。
小困境可磨砺人,这不用争了。但是大困境不一定磨砺人,还有可能置人于死地。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难道把一个人头悬梁锥刺股 让他天天吃不饱 他就能成才么?我看未必 结果很可能是饿死!
所以打的时候,一要分开内因外因对结果的影响,二要注意对方说的环境,是大困境还是小困境。
第二:困境中出大人才的典故毕竟只有那么几个,所谓特例不代表全面,对比下困境和顺境出才率高低,然后来否定对方。还可以质问对方,如果困境有利于出人才,那么顺境中的人岂不是比困境中的人更难成才,这是天大的笑话!
第三:根本!这个辩题的根本是内因和外因,困境只是促使内因迸发的条件之一,顺境可以,逆境也可以,内因才是最根本,一个人只有有至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才能成才。
好好领悟一下辩题,这个辩题对于反方来说是防守型辩题,不要跟对手赢来,来回绕,对方就招架不住了!
自己设计几个攻辩问题,替对方回答回答,争取把对方绕进去,则攻辩时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