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论赛中辩题的种类大致分为哪些?
通常而言,有这么几种类型(先不写到底几种以免后面又想起什么来再补充)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价值判断。
典型的格式就是XXXX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出现这类辩题,切记一点不要在自己的立论里把对方逼死,否则死的是你们自己。
这里说的“逼死”就是把辩题变成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因为对方不会让你逼死的,除非他们压根没准备打辩论赛。
这种辩题其实重点不在利和弊,而是在价值判断上。
(假设我方说利大于弊)为什么我方所说的利,要重于我方所说的弊,因为现状是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的,而我方说的利,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现状的需求,所以利大于弊。切记要联系到现状上来,不联系现状的都是耍流氓。
反之亦然。
XXXX是否应该怎么怎么样,这样的辩题其实是价值判断的变体,摆利弊,论证判断标准,得出应该/不应该的结论。
其次是基于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定义之争。
就比如先成家后立业/先立业后成家。
大家对先后,优劣,好坏,利弊的定义都没有矛盾。最终集中在“立业”和“成家”的标准上。
这就成了定义上的分歧,谁能够把自己方的定义解释的更容易被评委接受,谁就能够赢。
这种辩题注意两点:一,能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述的就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述,能用最常识的认识来定义就用最常识的认识来定义;二,通常这种辩题里对方的定义比较好预测,尽量做好反驳对方定义的预案。
再一种就是比较务虚的,能不能。
我个人是比较不喜欢这种辩题的,因为牵扯到逻辑上的举证义务不对等。
比如说XX跟XX能不能统一(哲学上的统一,不是海峡那种统一)。
因为必然会有一方只要举出一个实例来就可以证明论点,而另一方举多少例子都会被认为是个例。
“是不是”就是这类辩题的变体。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马来亚大学就一个例子:钱不是万恶之源,因为“性暴力跟钱没关系”。就这一个例子,逼的余磊整场胡说八道的,最后逼急了发飙说对方辩友你们的兴趣怎么只在强奸上?
而武汉大学的应对失当主要表现在,始终没有把战场拉回到自己这边,论证“万”不是“所有”的意思。
输赢先不论,换个角度来想想如果武大有个战场控制力很强的辩手(比如说几年后才出现的陈铭),使得这场比赛武大跟马来亚大学一直在论证“万”是不是“所有”的问题,如果被武汉大学证明了“万”非“所有”……那马来亚大学的所有实例都会变成个例,双方的形势就会直接逆转。
也就是说,这种举证义务的不对等,要么正方吃亏要么反方吃亏,没有公平的平台。
造成这种情况的,就是这种不对等的辩题。
还是切记不要把对方逼死。这种不平等是随时可以被一句话给逆转的。
比这种不对等还无聊的,就是纯粹的定义之争了。
把上一个辩题换一个方式表述:“万恶之源”里的“万”是/不是“所有”的意思?
这种辩题连打都打不起来……各举各例,谁对定义的来龙去脉研究的透彻表达的清楚,谁取胜。
这种辩题很少出现在比赛当中,一般是上两种辩题的延伸,很容易被对方指出你们偷换辩题,所以这种战术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采取这种战术。
最最没劲的,就是两方说的不是一码事。
我们当年很流行的一个辩题:正方主张是成大事者不必拘小节,反方主张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只能说,幸亏我自己没赶上过这种辩题。
如果不幸赶上这种辩题,非常容易出现场上形势占优但是最后判输的情况,因为评委会有先入为主想当然地认为你们跑题这种错误想法。
一定要尽早把这个辩题改一下,改成双方一致的辩题。
比如一辩起来就说,今天这个辩题,乍一看上去双方的主张简直不是一码事么,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做事要不要注意细节的问题……然后再BALABALA各凭本事,对场上负责控场的队员要求比较高。
就想到这里,以后可能会有补充。
对辩论赛有任何问题,我都欢迎询问,唯一的要求就是问题请尽量详细。
15年前的老辩手,看比赛超过20年,很欣慰现在还能有机会为辩论赛这项活动尽一份力。
二、辩论赛分为几个环节?
就单场辩论赛来说一般分为四轮:开篇立论环节、攻辩环节、自由辩论环节、结论环节。
开篇立论:由正反双方一辩发言,要求观点简洁、逻辑清晰地阐述本方观点,时长一般为3分钟。
攻辩环节: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时长一般3分钟。
自由辩论:正反方辩手自由轮流发言,也可以指定对方哪位选手发言,时长一般为3分钟。
结辩:正反双方四辩针对本场辩论赛进行总结陈词,时长3分钟。
三、辩论赛分为哪几辩?
辩论赛一般分为正方和反方,每方都有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1. 一辩:主要任务是陈述我方的观点,要求语言简练、有概括性、有逻辑性,以理论为主。
2. 二辩:也叫攻辩手,逻辑思维强,富有进攻性和话题拓展性。需要立稳本方观点。
3. 三辩:也称为“灵辩手”,需要具备应变能力强,善于扑捉到对方的观点漏洞。
4. 四辩:总结,负责总结比赛,总结本方观点。
在自由辩论和现场答辩中四位辩手都要进行辩论。
四、戏剧短打契诃夫的内容?
喜剧《短打契诃夫》中,4个演员将契诃夫的语言融入卓别林式的形体之中,串起了他的5个短篇《在列车上》、《套中人》、《卡什坦卡的故事》、《困》和《洛希尔的提琴》。契诃夫的小人物和卓别林的小人物在这里穿越时空合二为一了。
五、辩论赛团队配合分为
在辩论赛中,团队配合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两人辩论赛还是四人辩论赛,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合作能够决定辩论的胜负。今天,我们将探讨辩论赛团队配合的几个关键方面。
1. 辩题分析与战略制定
团队成员在确定辩题后,需要共同进行辩题分析。这包括对辩题背景、关键词和辩论立场的深入研究。通过集思广益,团队成员可以共同理解辩题的核心要点,找到各自立场的论据和论证方式。
在分析辩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可以利用数据统计和专家观点来支持自己的立场。针对不同观点,团队成员还可以制定出不同的战略,例如采取反驳、比较或证明等策略。
2. 战术分工与时间管理
辩论赛中,团队成员需要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根据辩论赛规则,团队成员可扮演第一辩、第二辩、第三辩或第四辩的角色。
第一辩通常需要正面回应对方立场,并提出核心论点。第二辩需要巩固论据,加强逻辑链条。第三辩需要反驳对方,并强调团队立场的优势。第四辩需要总结观点,强调团队的论证过程并给出结论。
分工合理后,团队成员还需注意时间管理。在有限的时间内,团队成员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发言时间,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并反驳对方的立场。
3. 有效沟通与默契配合
辩论赛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默契配合。每个团队成员都应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并且需要尊重其他成员的发言,不插话或打断对方。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建立辩论赛用语,以便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例如,使用“我反驳”、“我补充”、“我同意但有补充”等短语可以指导对话的流程。
此外,在团队配合中,团队成员还应该注意互相支持。无论是在发言中还是在对方发言后,都可以用肯定的措辞给对方鼓励和支持,增强团队的统一性。
4. 心理准备与合作默契
在辩论赛中,团队成员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辩论赛是一场激烈的辩论交锋,团队成员可能会面临压力和紧张。因此,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团结和信任。
倾听和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也是团队配合的重要一环。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以便在辩论赛中达到最佳表现。
5. 实战演练与反思总结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实战演练来提升配合默契度。辩论赛中的实战演练可以是模拟辩论赛,通过不断演练来完善配合和战略。
演练结束后,团队成员还应该进行反思总结。在反思总结中,团队成员应该坦诚地指出自己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计划。持续的反思总结可以提升团队配合的效果和辩论赛的整体表现。
结语
辩论赛团队配合分为辩题分析与战略制定、战术分工与时间管理、有效沟通与默契配合、心理准备与合作默契、实战演练与反思总结等关键方面。通过团队配合的努力,辩论赛团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辩论赛分为哪两方?
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称谓。如果是辩论的双方,发起对话的人称之为正方,另一边称之为反方。论题对话,对话发起人一般称之为话题发起人,最后对论题作总结的人被称之为论题终结者。当然对话双方也有主说与副说之说。
辩论赛也叫论辩赛,还叫做辩论会。它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相关知识的竞赛,思维反应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
赛队(每队4人)参与。各参赛队中的4名成员,分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手;亦有分为一辩、二辩、三辩手及自由发言人等,并按此顺序,由辩论场的中央往旁边排列座位。但有时也会有不同情况。
其中,一辩主要是阐述本方观点,要具有开门见山的技巧和深入探究的能力要能把观众带入一种论辩的氛围中,所以要求一辩具有演讲能力和感染能力。
二三辩主要是针对本方观点,与对方辩手展开激烈角逐,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非凡的反应能力,要能抓住对方纰漏,加以揭露并反为己用,要灵活善动,幽默诙谐,带动场上气氛。
四辩要能很好总结本方观点,并能加以发挥和升华,要求有激情,铿锵有力,把气氛引入另一高潮。
七、鞋带的太短打结方法?
鞋带太短可采取以下系法:
1、蝴蝶结系法:
1.将鞋带头由底部(灰色部分)自上而下平直穿入最底端的两个鞋孔。
2.将鞋带由内向上(虚线部分)穿至下一排鞋孔,留出一道“间隙”。
3.鞋带头在上面交叉后穿入下一排鞋孔。
4.继续向上穿,在里侧直穿,在上面交叉。
平直系法(懒人式)方法:
1.将鞋带头由底部(灰色部分)自上而下平直穿入最底端的两个鞋孔。
2.鞋带头的一端(蓝色端)沿左侧一直向上从最顶部的鞋带孔穿出。
3.鞋带的另一端(黄色端)沿右侧直上从第二排的鞋孔穿出。
4.同一端(黄色端)向上来回穿过剩余的鞋孔。
八、同人文里的短打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文算是短打?
短打是古代汉服的一种,是对古代穷苦人穿的一种衣服的称呼,也是古时一类拳术的称谓
九、辩论赛分为几个方面的辩论
辩论赛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形式,它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辩论赛可以帮助人们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于不同观点的理解。在辩论赛中,辩手们通过辩论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试图说服对方和观众。这种争论的过程非常精彩,也充满了挑战。
辩论赛的方面
辩论赛分为几个方面的辩论。首先是正方和反方的对立,这是辩论赛最基本的辩论形式。在辩论赛中,一方代表正面观点,一方代表反面观点。双方会有一定的准备时间来整理自己的论据,然后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进行辩论。辩手们利用各种辩论技巧,包括逻辑推理、证据引用和语言表达等,来向对方和观众展示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其次是辩论赛的主题选择。辩论赛可以涉及各种各样的主题,例如教育、政治、环境等。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对于辩论赛的成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主题应该具有争议性,能够引发参与者和观众的兴趣,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有助于辩手们展开有意义的辩论。
辩论赛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辩手的素质。辩论赛需要辩手具备一定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辩手们需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同时,辩手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地分析和反驳对方的观点。此外,辩手们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合作来改进自己的辩论技巧。
辩论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评委的评分标准。评委是辩论赛中的裁判,他们会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判辩手们的表现。评委通常会评分辩手的逻辑思维、论据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并根据这些评分来决定胜负。评委的评分标准对于辩手们来说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辩手们改进自己的辩论技巧,并在以后的辩论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辩论赛的意义和价值
辩论赛不仅仅是一种比赛形式,它还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辩论赛可以帮助人们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辩论的过程,辩手们需要对观点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到合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需要辩手们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从复杂的信息中提炼出重要的细节,并进行合理的推理。逻辑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辩论赛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辩论赛中,辩手们需要通过口头演讲来向对方和观众表达自己的观点。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帮助辩手们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过参与辩论赛,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这对于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都非常有益。
此外,辩论赛还可以加深对于不同观点的理解。在辩论赛中,辩手们需要代表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这需要他们对不同观点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辩论赛,人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这种开阔的视野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结语
辩论赛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它可以帮助人们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加深对于不同观点的理解。通过辩论赛,人们可以获得更全面的教育,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我认为辩论赛应该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十、辩论赛中的金句?
1.生活可以忙忙碌碌随大流,思想要愉偷摸摸求上进。
2.如果你主动加入内卷,那么内卷就是假问题。如果你被动加入内卷,那么内卷就是真问题。
3.你若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4.对方辩友不要回避问题,您所说的……与我们所讨论的题目离了不止万里
5.对方辩友的论述,我方实在是难以苟同
希望能够帮到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