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举有什么弊端?

127 2024-10-10 06:58

一、唯才是举有什么弊端?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洛阳,而后曹丕,曹睿等相继病死,曹操的那些忠勇之士大都已死,当然剩下的虽然有才,但不忠不孝之徒还是很多的,司马氏逐步控制了军政大权,架空曹氏,以致曹操亲手经营的曹魏就这样逐步被司马氏篡夺,曹奂为魏帝时,很快司马昭被封晋公,后加晋王,而之前由曹操唯才是举的那些大臣一个个都装聋作哑,无一人敢言,都集体支持默认,故而可知唯才是举的确吸纳了人才,但同时也会让不忠不孝之人腐蚀社稷,司马懿也是曹操唯才是举而招来的,结果可想而知,以致后来晋朝的那帮反复无常的大臣也是个个不管国家安危,只顾自己的利益,最终晋朝也这样逐步灭亡,不过还是魏征那句话有理:

天下未定,取其才不考其行;

丧乱既平非才行兼备不用

二、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

1、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翻译:我用忠诚来对待君王,按照孝义来对待亲人。

2、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为奸人秦桧所杀,魂赴天庭,诉冤于灵霄殿。飞曰:“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

三、曹操唯才是举的内涵?

这是曹操的用人政策,人才包含德和才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要德才兼备。

但是三国时候诸侯烽起,谁有更多的人才,谁有更好的人才,谁就有可能占得先机,成就霸业。

曹操的唯才是举就是在这个情况提出的,明白点说就是不管德行如何,唯才能取士。

如官渡之战时,许攸叛出袁绍阵营来投奔,许攸这个人贪婪而奸诈,德行上是有弱点的,但是曹操不计较这些,到履相迎,依靠许攸献计取乌巢,进而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四、唯才是举是什么意思?

唯才是举的唯意思是:只要 唯的引证解释:

1、(形声。从口,隹( 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副〉2、只有,只是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3、以,因为4、表示希望、祈使5、表示听任、任随 。常和“所”搭配6、虽然,纵使 ——表示让步关系〈助〉7、表示肯定8、用于句首,无实义扩展资料词语解释:1、唯独[wéi dú] 也作惟独。副词。单单;只有:大家都睡了,~他还在那里工作。

2、唯恐[wéi kǒng] 只怕:~落后。~迟到。也作惟恐。

3、匪唯[fěi wéi] 见“匪惟”。

4、不唯[bù wéi] 犹言非因。《左传·僖公五年》:“桓、庄 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5、唯其[wéi qí] 也作惟其。文言连词。表示因果关系,有“正因为”的意思。

五、唯才是举句式怎么调语序?

是举唯才。

“是”在这里不是代词“这”,而是虚词(助词),它的作用就是把宾语″才"提到谓语"举"之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在古文中"有很多这样的词:唯命是从、唯利是图等。

唯才是举的语序,向我们提出了学习古文时应该注意古文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要求。

六、现代唯才是举的人物事例?

荀巨伯看友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恰逢外族敌寇攻城。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可以离开了!”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毁弃道义而苟且偷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吗?”敌寇已经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敌寇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七、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句式?

这是一个唯……是……的句式。在这种句式中,动词宾语前置。唯才是举的动词是举,动词的宾语是才。

意思是,要提拔有才能的人。做事的话,要找服从命令的人。

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为奸人秦桧所杀,魂赴天庭,诉冤于灵霄殿。飞曰:“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

八、唯才是举的中举是什么意思?

轻而易举【解释】:轻、易:容易,做起来不费事。而:像,达到;举:举起手。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比喻  事情简单。  【出自】:《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唯才是举解释  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荐举。推举人才的时候,根据某人是否有才能来推举。只有有才能的人,才任用、推举。、 举世闻名  (jǔshìwénmíng)  【解释】举:全。举世:全世界。闻:传遍。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东西),形容非常的著名。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外举不避仇  【读音】wàijǔbùbìchóu  【释义】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故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赵武所荐四十六人于其君,及武死,各就宾位,其无私德若此也。”《吕氏春秋》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九、唯才是举是谁提出来的?

"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是曹操提出来的。

曹操用举事例的办法,要求他的手下们帮助他发现那些出身低微或德行不够廉洁,但是又很有才能的人,加以任用,这是曹操第一次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又发布了第二道“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此令的大意如下:

有良好品德的人,未必能有所作为,有作为的人也未必能有好品德。不能说陈平的品德好,也不能说苏秦守信用。但陈平能协助汉高祖夺取天下,苏秦能救助弱小的燕国。

由此说来,有才能的人虽然有短处,但怎么能够弃置不用呢?主管选拔官吏的人想通了这个道理,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埋没和遗漏,政事也就不会荒废了!

在这里,曹操又一次说明了人才在品德上虽然有短板,但也不能废弃不用的道理。

曹操决心通过“唯才是举”继续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来壮大自己集团的力量,从而扩大统治基础。

十、文言文翻译唯利是图、唯才是举?

唯利是图 【翻译】{动}care solely for profit {形}gainful;mercenary 唯才是举 Meritocracy 即the belief that rulers should be chosen for their superior abilities and not because of their wealth or birth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