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诸子百家着手儒家: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教的就是“修身”从没说过修影。墨家:博爱,以身为法,行自身之正气,助弱小而不求名利。也是只正自身不为浮名。其它的多找点材料。法家、医家。等等,要表现的是你的博学,而为为争而辩,辩论是表现个人素质,而不是单纯的讲道理。明白这点最为重要。
2、搜集历史评价比较高的人物,但结局不是很好的。这就是身正而影子歪的结果,对方也会从此着手论正,身正也怕影子斜。大量的实例是必须的。
3、刘翔,是当代典型人物,可以此借题发挥。先说这些,不细,你可以再补充问。我详答。
列举三则辩论的原则要求?
1、正确对待辩论的胜负
2、尊重辩论对手的人格
3、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
一辩稿子的标准是什么?
判准的全称是评判标准,顾名思义是用来做判断的。所以通常而言使用判准的人不是场上的辩手,而是评委。评委们需要遵循合适的判准,来决定比赛的胜负。这里的标准通常是:场上双方辩手中的任一方达成某项条件(打通辩题完成论证,完全拆解对方立论,对面立论出现了根本错误比如霸道论 等)时,便判该方胜出。由此可见,标准的作用是为某项行为提供一个遵循的依据。就是说,如果xxx(标准),那么我就xxx(判这一方胜出)。
在立论中,标准的作用并没有发生生改变。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立论中需要确定的标准是用来作比较判断的,也被称为比较标准。通常适用比较型的辩题,格式大概是
XXXX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XXXorXXX更重要
XXXX在于XXXorXXX
XXXX更应该XXX
诸如此类
如果你的辩题也是这个格式,那么就可以继续看下去,如果不是,不是的话再说吧..
前面已经说过了,标准的作用是提供依据,如果现在还没有办法想明白标准到底是什么,怎么去用,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判断你的两个室友,是小明高,还是小红高。
这个问题很简单,让小明和小红站在一起比一下就行了。要是严格一点,背靠背,脚跟对脚跟。十几分简单。
但是如果小明和小红都很忙,没有办法同时出现在寝室怎么办。也有办法,让他们两个人在寝室的时候分别和你自己比较一下就可以了。比下来发现,小明比你高一个头,小红矮你半个头。那么就很明显,小明比小红高。这个时候,你的身高就充当了比较身高时的标准这个角色。以你自身为基准,分析了两人相对于你这个基准的不同状况,就能得出两人谁身高更高这个结论了。
那么,再如果。小明小红临近毕业了。分别去了上海和北京实习,不再待在宿舍了。你也不可能为了比个身高,买机票高铁票去一趟北京上海。那该怎么办?不用慌,这种情况早就有人想到了。科学家们为了解决生活中无穷无尽的,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长度比较问题,定义了“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为一米。由此,我们就有了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供我们进行长度判断的尺度标准。也拯救了你的钱包不用专门跑一趟北京上海了。让小明和小红分别找一把尺量一量,发现小明有一点七个一米,小红有一点六个一米,轻松得出结论,小明更高。那么问题来了,求你身高多高...
拿尺量的过程,便是将被测物与测量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为了使测量比较的结果有意义,测量时所用的尺度标准也应该是相同的。不能这个人拿米来测,那个人拿寸来测。这也是秦始皇他老人家为什么要统一度量衡。
至此,你应该能理解
标准是什么:一种判断依据
标准可以干什么:帮助我们做判断,作比较
标准怎么用:把两个不那么好比较的东西先分别和这个比较好比较的标准比一比
标准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前后一致(朋友,你听说过双标吗)
由于辩论讨论的事情相较于比较身高来说太过抽象,不可能像身高那样简单粗暴地放到一起直接比,因此在立论环节确定标准是一个尤为重要的事情。
代入到具体比赛中,需要论证的逻辑是,因为我们认为,什么样的东西是更重要的,同时XXX符合了我们认为的这个“是更重要的事物”的标准,所以我们认为XXX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