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答辩写论文时,有多累多烦,请坚信一定都会过去的。共4000+字,建议大家点赞+收藏,附录超级实用的PPT答辩模板和当时的答辩稿件模板(逐字手敲)两大福利,答主经历过本科、研究生两次答辩和数十次师兄师姐毕业答辩,教你如何笑傲答辩。
先放一张答辩模板PPT的照片。
目录
1.逻辑清楚的PPT框架是一个优秀PPT的前提
- 课题概述(占幅10%)
- 研究内容(占幅85%)
- 本文总结(占幅5%)
2.优秀PPT的必杀技
- 时刻体现工作量
- 所有评价转化为量化指标
- 学术成果支撑,让你答辩更有底气
- 每小节最后一页PPT记得加上研究结论
- 多图少字
- 不要有动画
- 整体色调风格尽量保持统一
★★★福利一:学术风答辩PPT模板
3.一定要掌握的答辩技巧
- PPT保存为.pdf格式
- 将答辩老师当成一个纯小白,逻辑连贯,语速放慢
- 态度谦虚,不要杠
- 将PPT打印出来,多看多练,熟到可以背诵
- 着装本科以整洁为主,研究生可以穿正装
★★★福利二:答辩稿模板
4.最关键的临门一脚:如何回答老师提问
- 有理有据,不要虚
- 多预答辩几次,提前准备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 注意核心的研究内容是否逻辑清楚
- 重点关注创新点
1.逻辑清楚的PPT框架是一个优秀PPT的前提
本科答辩通常是5~10分钟,PPT25页~35页即可。硕士答辩通常是10~15分钟,PPT40页~60页即可。大家可以参考我当时答辩的PPT框架,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是课题概述,包括研究背景(1页PPT)、研究意义及必要性(1页PPT)、研究现状(2~3页PPT)、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2页PPT)。
第二大部分是研究内容,是答辩的主体内容。本科答辩包括2~3个小节,以3小节为佳。硕士答辩包括3~4个小节,以4小节为佳。以理工类PPT为例,研究内容常见为:重点方法1研究➡重点方法2研究➡仿真/试验验证➡系统平台搭建。
注意第二大部分PPT篇幅应该占到总页数的80%~90%左右,这是你的主体研究内容,不可主次颠倒,把过多的PPT放到课题概述上。
第三大部分是本文总结,主要包括研究结论(1页PPT)、研究展望(0.5页PPT)、研究成果(0.5~1.5页PPT)。
2.优秀PPT的必杀技
- 时刻体现工作量
对于所有本科生和大部分硕士生而言,答辩是否通过的唯一指标就是:工作量是否饱满。所以做PPT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工作量。
比如把做过的所有的重要实验数据贴出来,按照不同的分析方法(均值、中位数、平方根等)从不同角度进行处理,得出不同角度的结论,来支撑你的研究结论;
比如关键数学模型,自己是如何推导的,在哪些地方做出创新的;
再比如对于同一研究对象,采用了哪些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
其中的关键点就是重复,看上去有点像堆砌工作量。可能对科研没啥太大的帮助,但却可以帮助你毕业。当然了,这种堆砌工作量的方法,在博士答辩可能不太起作用。毕竟,博士毕业对创新点是有非常高的要求,而对于本科、硕士则宽松许多。
- 所有评价转化为量化指标
有时候我们口头说自己干了许多事情,不够直观。这时,就要直接上数字,用量化指标表达你的实力。
比如有个师兄说,自己建立了多个振动理论的数学模型,答辩老师和旁观学生都没啥感觉,但他后来又加了一句:累计编程1万行。好家伙,一下子就感觉满屏的优秀。
比如实验结论放了一组数据,然后得出了一个研究结论。听上去好像支撑力不足,但如果你说这组数据是通过10组重复实验平方根出来的结果,又采用了数值统计的方法进行修正。好家伙,没人会质疑你结论的准确性。
- 学术成果支撑,让你答辩更有底气
本科生没有对学术成果有明确要求,属于锦上添花。但对于硕士来说,最好有一两项发表的文章或者发明专利,否则有老师可能会质疑你的科研成果,但这也不是必选项。
- 每小节最后一页PPT记得加上研究结论
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在每一小节最后一页PPT上,都要加上这一小节自己的研究结论。
如自己的答辩PPT所示,这张PPT是在第三章第二小节,题目是建立XXXX模型,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一个表达式。最后放上结论:通过某个表达式可以满足某项要求。
每一小节的结论加起来,就要支撑起整个PPT的大研究结论。并且注意每小节、每章结论的递归性和完整性。短短的十几分钟答辩,老师一般不太会质疑你的内容,更多的是整个研究的思路是否正确,每章、每节的思路是否清晰。
- 多图少字
做PPT时,一定要尽量多放图片,少贴文字。尤其是在介绍研究现状时,贴上几张主要的研究图片,标注上一两句结论即可。尽量避免大段大段的文字,因为在答辩时,看到这么多字,谁都懒得看。
再一点,无论图片还是文字,首先保证一点,在放映时,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电脑上勉强看清的字,一放映后,模糊成了一个黑点。
- 不要有动画
不要有动画,不要有动画,不要有动画,PPT还是要低调一点。
- 整体色调风格尽量保持统一
内容布局尽量做到所有章节一致。以自己答辩PPT中研究现状为例,整页PPT分为4个小框,每一个框包含一张照片和研究结论,最后一行写出研究现状的优缺点,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内容。后面的PPT也尽量分为4小框或者左右两栏,这样看起来会比较整齐一点。
从PPT美观方面考虑,整个PPT应该确定一个总色调,常见的蓝色、红色、黑色都可以。确定一级、二级、三级标题、正文使用的字体,常见宋体、黑体都可以。
★★★福利一:学术风答辩PPT模板
放一个福利,为大家准备了简洁实用的学术性答辩PPT,链接见评论。放张照片,大家可以提前看下,只要将你的研究内容代替上去即可,十分简单。
3.一定要掌握的答辩技巧
- PPT保存为.pdf格式
避免出现PPT版本不兼容情况,可以直接将答辩PPT另存为.pdf格式,这样放在其他电脑上,就不会出现打开乱码的情况。
如果要保存成.ppt或者.pptx格式,一定提前检查答辩时电脑是否可以正常放映,以及照片、视频等内容是否完整。
- 将答辩老师当成一个纯小白,逻辑连贯,语速放慢
有时候对你来说习以为常的知识,但对不了解这个研究领域的人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新知识,需要时间消化。所以在汇报PPT时,一定放慢语速,与老师有眼神交流。
把对方想象成一个纯小白,如何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讲清楚。这个其实是非常难的。所以,一定注意逻辑的连贯性,将研究目标逐渐分解,按照总目标→部分目标→部分研究方法→部分研究结论→总结论,这一条线去讲你的PPT。
- 态度谦虚,不要杠
答辩答辩,千万不要以为你去是跟各位老师辩论去了。尤其是对于本科生,保持谦虚的态度,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但千万不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跟老师杠起来。
记住,你来答辩的主要目的是毕业的,不是来抬杠的。
- 将PPT打印出来,多看多练,熟到可以背诵
提前将PPT打印出来,一打四或者一打六都可以,闲着没事就翻一下。如果整个PPT的答辩内容基本都能背出来,那么这个答辩就准备差不多了。
- 着装本科以整洁为主,研究生可以穿正装
关于着装,其实不是很重要。本科生大多以整洁为主,研究生可以穿正装。其实,只要着装跟大部分人都一样,就没什么问题。
★★★福利二:答辩稿模板
这时我当时的真实答辩稿,极具参考价值,一个字一个字手敲上去了,小伙伴们复制粘贴修改即可。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我是XXX,今天我答辩的论文题目是XXXXXXXXX。答辩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课题概述,第二部分是研究内容,第三部分是本文总结。
第一部分是课题概述。目前,我国现在有XXX问题需要XX技术解决,而当前工业上常用的技术在XXX方面存在显著痛点,造成国家XXXX损失。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处理好A方法和B方法在XX方面的矛盾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XXXX大学的XXX老师团队采用XX技术来处理,虽然在处理速度上有了17%的提升,但精度比较差;而XXXX大学的XXX老师团队采用的XX技术,在精度上大幅提升,但在速度上没有优势。
由此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XX模型的原理还不清楚,对速度和精度的平衡上还有差异。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XXXX方法尝试去解决这一问题,引入自适应C方法,研究路线如报告所示。
第二大部分研究内容分为4小节。第1小节是机械结构设计,根据文献我们的设计要求如下XXXXXX,根据这一要求,在XXX部分采用XXX驱动方式,在XXXX部分采用XXXX结构,整体结构如图所示。
第2小节是试验分析,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我们引入自适应C方法,建立了XXX数学模型。据此,我们搭建了原理验证平台,设计了如下相关试验。试验1是用G方法进行XXXX原理验证,试验2是用H方法进行XXXX原理验证,验证结果如下。可以看出,可以通过自适应C方法来完成我们的验证目标。
第3小节是整体模型仿真分析,我们根据XXX数学模型,在XXXX平台上进行仿真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可以达到目标要求。
第4小节是系统集成,根据前文研究,我们实际搭建机器人试验平台,将前面的研究方法融合在试验平台中,设计了相关3组试验。试验1目的是XXXXX,试验结果如下XXXXX;试验2目的是XXXXX,试验结果如下XXXXX;试验3目的是XXXXX,试验结果如下XXXXX。综上,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可以实现本文研究目标。
第三大部分是本文总结。本文结论如下:
结论1:通过A方法实现研究目标1;
结论2:通过B方法实现研究目标2;
结论3:通过C方法实现研究目标3;
本文展望:在机器人外观方面还存在用户使用方便性不足,还需要做出改进。
在研究生期间,以学生第1作者在《机器人学》杂志发表1篇文章,影响因子1.7,申请4项发明专利。
谢谢各位老师,请老师批评指正。
4.最关键的临门一脚:如何回答老师提问
除了做PPT外,答辩能否通过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如何回答老师的提问,这会直接影响你的答辩分数。
- 有理有据,不要虚
面对老师的问题,首先不要慌不要乱,给自己几秒钟调整状态,然后冷静分析老师的问题,做到有理有据,不要虚。尤其不要老师一质疑你,你立刻就缴械:老师说得对,这一点我没有想到。这样的话语一出来,即使有认识的老师想帮你,也无能为力了。
常见的话术是:谢谢老师的提问,这个问题是关于XXXX方面的,会对XXX方面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做了XXXX相关研究,得出了XXX结论,从最后的试验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
如果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时不要盲目去猜。稳妥的回答如上面所述,将这个问题转为你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和目前所做的研究。这样即使老师可能不会非常满意,但体现了你的研究成果,分数也不会太差。
- 多预答辩几次,提前准备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答辩前,多跟老师、师兄师姐预答辩几次,记录下被问到的高频问题,提前准备好如何回答。旁人的视角可能比自己多看几遍PPT更加有用。
- 注意核心的研究内容是否逻辑清楚
在短短的十几分钟答辩时间内,相比具体内容的问题(遇到本领域大佬除外),答辩老师更有可能会质询论文的逻辑问题,常见的有如下几个:
你如何验证你的研究方法有效?
相比较于其他学者,你的研究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验证试验具体是什么做的?
- 重点关注创新点
这个主要见于研究生答辩中,创新点作为研究最核心的部分,一定会吸引老师大部分的火力。所以,关于创新点的逻辑、有效性、理论推导和试验验证都一定多过几遍,以免被问到卡壳。
比如:
试验数据是否经过重复试验,有没有说服力?
贴出来的试验数据,自己是否能够解释清楚?
创新点的理论推导部分,自己是否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创新点是否已经被别人研究过?
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答辩顺利,锦绣前程。关注@姜都行,给你更多大学干货。请记得点赞+收藏,有关答辩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请直接走付费咨询,给你物超所值的回答。超过100赞,会继续更新的。
以下高赞回答,你可能会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