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案件调解时律师怎么做才能帮原告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1、要分析对方提出调解或者愿意接受调解的动机和目的。
对于大部分当事人来说,其接受调解都是为了尽快结案,及早结束双方之间的争议和纠纷。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当事人是利用调解来为自己拖延争取时
间。比如,在借贷纠纷、拖欠货款或者其他欠款纠纷中,被告往往借助调解来延缓支付相关款项的时间。又如,当一方当事人因为某种原因证据准备不充分,或者是
为了等待某个对于案件具有重要关系的人出现时、往往也会借助调解来拖延法院审理的时间。
002、要把握时机。
在诉讼中占据主动地位或者有利地位的一方不要急于提出或者接受调解,而要先从证据等各方面向对方当事人施加压力,等对方承受较大压力时,其就可能会做出更大的妥协和让步。
3、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据理力争,争取为本方谋取最大的利益,在让步时不可不战先败,主动撤退,而要相时而动,根据交通事故调解的具体情况逐步让步,但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一方的诚意也可以在本方的承受范围内做出一些较大的让步。
4、要收集信息,熟悉案情。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调解成功,在调解之前,必先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纠纷的性质,起因和经过,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个性,找准问题症结的所在。
005、把握局势,控制情绪。
很多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往往情绪激动,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证明,冲动性情绪直接导致意识范围狭窄甚至理性丧失,极易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行为。若遇上此种情况,当事人首先应当控制情绪,回归理性。
6、做一名优秀的倾听者。
倾听对方当事人的心声,让其倾吐心中的压抑、不满和愤怒,从而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实现本方的诉讼目的。
二、如何提升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
实践中存在的大量调解案件因当事人未自动履行而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情况不但违背了调解制度的初衷,影响了调解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不高的成因及对策作一简要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不高的原因债务人无履行意识。实践中,一些债务人缺乏履行债务的意愿,仅是为了摆脱讼累,拖延时间、转移财产或其他目的而恶意进行调解。债务人无履行能力。债务人具备履行的意愿,且对方当事人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所以愿意达成调解。但是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调解协议约定的内容已经明显超出了其承受能力,造成了客观上的履行不能。调解协议达成后,因为债务人的经济状况突然恶化而无法履行。在一些分期履行或履行期限相对较长的调解案件中,经常会发生债务人经济状况因偶然事件的发生(如车祸、生病、金融危机等)而突然恶化导致调解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此时对方当事人只得进入执行程序,申请强制执行此外,司法实践中对法官调解率的考核造成一些法官片面追求调解结案率而忽视了对调解协议履行的现实可能性的审查,造成一些明显无法履行的调解案件最终进入执行程序。二、提升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的建议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当事人的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在诉讼的各环节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强化当事人的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使双方当事人能够正确理解调解的立法本意和法律精神,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对调解协议履行可能性的审查。针对民事调解案件中存在的可协商性,法官应讲究调解艺术,关注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和履行诚意,加大对调解协议履行可能性的审查,引导当事人制定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审理中发现有恶意调解迹象时,应及时判决,防止债务人通过恶意调解而获得不当利益。强化执行意识,促使债务人积极主动履行债务。民事法官在主持调解时应强化执行意识,努力促成调解协议顺利履行。在确保调解协议内容具体、明确并具有可执行性的同时,注重引导当事人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督促条款和担保履行条款,提高调解协议的自动履行率。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原告有诉讼保全要求的,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防止债务人利用调解恶意转移财产,造成执行不能。同时,审理法官对调解案件,应主动跟踪履行义务情况,在履行期限届满前提醒、督促债务人自觉履行义务。探索调解案件由原审承办人协助执行的新路径,避免片面调解。完善审判绩效考评制度,促进调执配合。现行审判绩效考评指标对调解案件的自觉履行率未予以足够注意,致使法官对调解协议达成后的履行问题不够重视,进而导致法院在执行环节的司法资源未能得到有效节约。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审判绩效考评指标,努力促成调解与执行的相互配合,追求配合所产生的倍增效应。加大对拒不履行调解义务人的惩罚力度。调解案件要能得到有效履行,对违约人的惩罚必不可少。因此,在加大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打击力度,增加其违法成本的同时,更应对有条件履行而拒不履行调解义务的被执行人加大处罚力度,惩治其在案件调解时的欺诈行为。
三、家长教子有哪些成功经验?
但我们不气馁,经常表扬他独立的见解,经常赞扬他读书能有自已心得,经常赞扬他心算能力强,经常赞扬他守规守纪,经常赞扬他敢与人交谈,经常赞扬他敢提问题,当然我们不是乱赞扬,如小学一年级老师讲白菜萝卜是蔬菜时,他举手发问“豆腐是什么菜?”就是读高三,有时他在班上提的问题让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