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护理十知道口诀?
1 三短六洁
三短:头发、胡须、指甲;六洁:头发、口腔、皮肤、四肢、会阴、肛门。
2 血压测量四定
定时间、定体位、定手臂、定血压计。
3 毒麻药“五专”
专柜加锁,专人保管,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
4 急救物品五定一保持
定人保管、定时核对、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5 病人病情十知道
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措施、并发症、饮食、宣教知识、心理状态、主要化验结果阳性检查结果。
6 输液“四查十对”
“四查十对”:根据卫生部2007年开始执行的《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7 输血“三查八对”
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8 常见输血潜在并发症
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大量输血后反应(出血倾向和枸橼酸钠中毒)。
9 交接班四看五查四交接
四看:交班本、医嘱本、体温本、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五查:新入院病人、危重瘫痪病人、术前准备病人、大小便失禁病人、术后病人;四交接:床边交接特殊重危病人、床边交接分娩或大手术前后病人、床边交接特殊检查治疗病人、床边交接病情有特殊变化的病人。
10 危重患者安全护理的基本要求
(1)对特殊病人有安全预防措施,防护用具功能良好;
(2)病人使用的抢救用具、器械运作良好;
(3)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有运转交接程序和记录;
(4)护理标记清晰;
(5)三查七对制度落实,药疗医嘱床边执行签字;
(6)护士掌握应急预案;
(7)病情、护理、仪器、药品、文书交接清楚。
二、输血科与手术科室沟通流程?
输血科与手术科室之间的沟通流程是必要且重要的。必要且重要。输血科与手术科室之间的沟通流程是为了确保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适当的输血支持,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沟通流程可以确保输血科了解手术科室的手术计划、手术时间和手术类型,以便安排合适的血液制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手术沟通:输血科与手术科室提前沟通,了解手术计划、手术时间和手术类型,以便安排相应的血液制品和技术人员。2. 术前准备:输血科根据手术科室提供的手术信息,准备相应的血液制品,并确保其符合患者的血型和特殊需求。3. 术中沟通:手术科室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如有需要输血的情况,及时与输血科沟通,提供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输血需求,以便输血科及时提供支持。4. 术后反馈:手术科室在手术结束后向输血科提供手术结果和患者的输血情况,以便输血科进行后续的血液管理和评估。通过以上沟通流程,输血科与手术科室可以保持密切的合作,确保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及时、准确的输血支持,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三、手术室和输血科有效沟通的流程?
手术室和输血科之间的有效沟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提前计划:手术室在手术前需向输血科提出用血计划,包括用血种类、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需求。输血科根据手术室的需求进行血液准备工作。
2. 信息交流:手术室需将患者的血型、Rh 因子等相关信息提前告知输血科。输血科根据这些信息进行配血工作,并确保血液库存充足。
3. 配血确认:输血科完成配血后,将配血结果告知手术室。手术室根据配血结果调整手术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用血的安全。
4. 取血手续:手术室在手术当天与输血科沟通,根据手术需要开具取血手续。输血科按照手续要求准备好血液,确保血液质量和安全。
5. 血液送达:输血科将准备好的血液送达手术室,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
6. 术后反馈:手术结束后,手术室将用血情况反馈给输血科,包括实际用血量、血液质量等。输血科根据反馈信息优化血液储备和供应策略。
7. 定期沟通:手术室和输血科需保持定期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用血安全。
通过以上流程,手术室和输血科能够实现有效沟通,确保手术过程中血液供应的安全和及时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