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澳大利亚贸易,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着手呢?
楼主您好,澳大利亚贸易
澳大利亚的铁矿还是很有名的
如果弄点到中国来卖卖还是很赚钱的
澳大利亚地处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南大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以来,澳大巧粗核利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从1996年至2006年的十一年间,该国实际GDP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5%,是世界上经济增长强劲的国家之一。2006-07财年,澳GDP达9257亿澳元,同比增长3.3%。人均GDP在OECD国家排名第10位。
澳大利亚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保证了国家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与考验,连续16年保持快速增长,并维持了较低的通胀率和失业率。澳大利亚连续被OECD评为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
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农业是澳大利亚的四大主导产业。据澳大利亚官方统计,2006-07财年澳大利亚服务业(7826亿澳元)、制造业(979.8亿澳元)、采矿业(487.5亿澳元)和农业(233.7亿澳元)的产值,分别占GDP的82.1%、10.3%、5.1%和2.5%。服务业是澳大利亚优势产业。近年来,在新兴经济体对原材料巨大需求的带动下,澳大利亚采矿业快速增长。澳大利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农业的产量、产值和效益均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也在大幅增加。
2006年,澳大利亚私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分别达到5433.7亿和1718.5亿澳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8.9%和 18.6%,消费在澳大利亚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澳大利亚通货膨胀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中,2003年和2004年该国消费物价指数分别增长1.9%和2%。从2005年起,澳大利亚通胀率有所抬头,相应地提高基准利率,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
对外贸易是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农业产品的70%、资源产品的80%以及制造业18%用于出口,服务业出口占有相当大比重,服务业出口达到480亿美元。2007年,澳大利亚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3559亿澳元,比上年增加161亿澳元,增长4.7%。其中,出口1681亿澳元,较上年增长2.6%,进口1878亿澳元,较上年增长6.7%。货物贸易逆差197亿澳元。2007年。澳政府不断完善国际贸易环境,2004年以来,先后与新加坡、美国、泰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在多边贸易合作方面,澳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并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等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中澳贸易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期。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贸易一直未曾中断。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两国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近年来,孝掘中澳两国经贸合作往来密切、互动频繁。2003年,两国签订了中澳经贸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双边矿业、农业、服务业、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16个领域合作,2005年,两国启动中澳自贸区谈判,现已进行了11轮谈判。双边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中方统计,2007年,中澳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5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3.1%。其中,中国对澳出口180亿美元,增长32.1%;从澳进口258.5亿美元,增长33.8%。澳大利亚成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
澳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金属矿砂,羊毛,原油,煤炭,皮类,有色贱金属废料,食品与活畜,机器及运凳稿输设备等。澳自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有:电脑及配件,通讯设备,玩具、游戏及运动商品,家具,纺织服装,化学制品,鞋,视听收录机及电视机,塑料与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产品等。
近年来,中澳两国的相互投资也发展得很快。截止到2008年5月,中国新批澳在华投资项目8754个,合同外资金额18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5.23亿美元。分布在制造业、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领域。澳大利亚是中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之一。截至2007年底, 经商务部批准或备案的中国在澳投资项目已超过340家,我对澳直接投资额17.3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服务业、房地产及进出口贸易等领域。中澳两国已互为重要的投资伙伴
啊实打实的咚咚咚
谈判地点该怎么选择
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谈判地点该怎么选择的文章,更多文章尽在。
谈判地点该怎么选择 谈判地点选择的总的礼仪原则是公平、互利。谈判地点的选择,往往涉及一个谈判的环境心理因素问题,有利的场所能增加自己的森斗谈判地位和谈判力量。人们发现动物在自己的“领域”内,最有办法保卫自己。人,也是一种有领域感的动物,他与自己所拥有的场所、物品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离开了这些东西,他的感情和力量就会有无所依附之感。美国心理学家泰勒尔和他的助手兰尼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证明许多人在自己客厅里谈话更能说服对方。因为人们有一种心理状况:在自己的所属领域内交谈,无需分心去熟悉环境或适应环境;而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交谈,往往容易变得无所适从,导致出现正常情况下不该有的错误。
有这样一个例子:日本的钢铁和煤炭资源短缺,而澳大利亚盛产铁和煤,日本渴望购买澳大利亚的铁和煤,在国际贸易中澳大利亚一方却不愁找不到买主。按理说,日本人的谈判地位低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一方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地位。可是,日本人把澳大利亚的谈判咐春闹人员请到日本去谈生意。一旦澳大利亚人到了日本,他们一般行为都比较谨慎,讲究礼仪,而不至于过分侵犯东道主的利益,因而日本方面和澳大利亚方面在谈判桌上的相互地位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澳大利亚人过惯了富裕舒适的生活,派出的谈判代表到了日本不过几天,就急于想回到故乡去,所以在谈判桌上常常表现出急躁的情绪,而作为东道主的日本谈判代表可以不慌不忙地讨价还价,他们掌握了谈判桌上的主动权,结果日本方面仅仅花费了少量款待作“鱼饵” ,就钓到了“大鱼” ,取得了大量谈判桌上难以获得的东西。
以上事例正说明谈判地点的选择对谈判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所以,对一些决定性的谈判,若能在自己熟悉的地点进行,可说是最为理想,但若争取不到这个地点,则至少应选择一个双方都不熟衡罩悉的中性场所,以减少由于“场地劣势”导致的错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最差的谈判地点,则是在对方的“自治区域”内。如果说某项谈判将要进行多次,那谈判地点应该依次互换,以示公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