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接待情绪激动的信访人员,以及如何有效与其沟通?
简单说,不要怕,不要躲,正面应对
二、如何接待或者说是解决基层人员的上访问题?
按照问题性质不同,去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正常单位有工作要干,没时间接待你。有问题该处罚处罚,没问题算诬告追究法律责任。
三、公务员考到信访局科员真的很牛掰吗?
我这常接待一对母子。
儿子脑残,他妈学会了财富密码,终日靠上访度日,一般都是闹坊,偶尔碰上确实需要上访的事儿,她们就混进去。
一个瘦弱的女人,推着轮椅,轮椅上一个脑残嘴歪眼斜的留着口水的痴呆儿,声泪俱下的呼喊天下不公。
如果是真的需要上访的事儿也罢了,比如说某企业拖欠工人保险金,企业负责人死了,子孙携款去了北上广和国外,工人们求活,当然该帮忙协调。
但闹坊,查不出,也解决不了,她们就这样省会,帝都的乱跑。问题是,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别人误会呀!
怎么办?
信访部门定时给她们发一些补助。
头铁不发怎么办?
好,那个瘦弱的女人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砸了轮椅,让二傻子坐在破烂上思考,她就衣冠不整的坐在旁边抹泪。
这对母子偶尔还有癫痫。
就是堵了你公共场所的门,没人理或者有人用手段,口吐白沫的一摊……你知道第一次见到这场面的暴力部门工作人员啥心情吗?据说帝都某公职人员,本就是心疼想去扶一把,结果就当着他面吐泡泡了。
……
我们把她娘俩接回来后,帝都那边已经给赔了新轮椅,那边补贴了多少我们不太清楚,但那个公职人员请了病假。
我们也给她们娘俩发了二百常例关怀资金。
她俩仅仅是典型比较难对付的,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这么几十个闹坊的。
信访大部分精力就是面对他们,不定时出差几乎成了常态,毕竟,对闹坊的来说,节假日,大型活动才是开工资的日子呀!
特别疫情期间,传闻,邻省一个老上访,装着假肢,骑着摩托,带了一大壶汽油就绕山路赴京了,等被帝都那控制后,条幅已经拉开很久了。邻省的信访部门不知道有多绝望。
补充:有网友问这类闹访的怎么收拾,其实根本不用收拾。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建立在国家稳定,欣欣向荣的基础上。只要我们跟着党走,创造财富,建设家园,人民生活更好的时候,这种特殊情况会消失的。
四、大家好!谁知道网上信访管用不管用?
可能你投诉的事情比较复杂,官方没办法短时间内答复你吧。
我昨天(8月27号)就“姓名变更、更正”的事宜,在网上信访局投诉了户籍地派出所的民警,理由是派出所户籍管理人员的拒绝理由荒唐且鲁莽。我常住在某市,但如需办理姓名变更的业务的话,是需要回到户籍地派出所办理的。我事先在市里就咨询过市公安局的民警,他们给我的答复是:我的情况符合更改的条件,让我准备好证明材料回户籍地派出所办理,我才回去的。结果户籍地派出所的民警就一句“不能改”,把我轰出去了。
今天(8月28号)就收到信访局的电话答复了,说要我报备本人的详细地址,信访局还是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记不太清了,打来电话时我还在睡觉,迷迷糊糊的),要给我邮寄信访告知书,工作人员说告知书是告知投诉人去何部门以及准备什么手续来办理投诉人需要办理的业务,时间需要1-2天才寄到,目前不知道情况是怎么样,等我拿到告知书后再来更新。
今天(8月28号),那个被投诉的民警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联系到了我的父母,说我投诉她,她很生气并威胁我父母,说以后不会再给我们家办理任何的业务。Excuse me? 如果无正当理由,就恶意拒绝公民申请办理的业务,是又想被投诉吗?对这个民警我是真的无语了。
我在网上看到一些人说如果有信访记录的话,特别是学生,将来工作就业可能会影响政审。我是觉得无所谓,我是在香港上学的内地留学生,将来的打算是留港工作生活,几乎与政审无缘。我的学历是注定考不了公务员的,我也绝无考公务员、内地律师执照、内地教师资格证以及申请在国企工作的打算,政审对我而言,并不是很必要的事。
一些答友惊呼,声称匿名信访跟实名信访无异,我认为这是正确的理解。因为提交信访前是需要实名认证的,公民选择信访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个人在某职能部门办理某些特定业务时遭受公职人员的刁难,而信访局的作用是收集公民的诉求并将之移交到具体的职能部门,以便让投诉人成功地办理相关的业务。在诉求移交的过程中,肯定是把投诉人的身份信息以及诉求一并移交到被投诉的职能部门的。否则怎么联络投诉人来办理业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