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察谈话本人要参加吗为什么
原则上不参加。考察淡话工作是考察组决定内容丶议程丶参加人员,原则上考察谈话是逐个人分别进行,听取被提拔对象的意见。所以木人不参加。
二、考察谈话本人怎么说
应该准确说明问题和自己的观点因为公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谈话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说服考察官的能力也需要考虑。所以应该准确说明问题和自己的观点,理性分析,表现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言辞、语气、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尊重对方,尽量保持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同时注意礼貌和敬意。与此同时,要保证表述清晰、简明易懂,不给考察官留下任何遗漏或误解的余地。延伸内容:对于这类场合还应该注意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措辞,以及展示自己的自信和沟通能力。同时需要认真听取考官的问题和反馈,及时纠正和调整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三、考察时谈话
在上级考察同事谈话时,应本着对组织负责、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同事的真实德才表现,以便上级真实了解同事的各方面情况。
每条观点应辅以相应的案例,不夸大不缩小。千万不能借机生事,无中生有编造事实,对同事进行中伤污蔑攻击。
四、考察谈话需要签字吗
按程序考察谈话本人要参加。
五、考察谈话是考察本人还是别人
干部考核谈话主要提问以下几个问题:1、主要是通过谈话了解你对单位,部门和职工作情况的熟悉程度;2、了解你对单位领导的看法;3、了解你对本行业今后该如何发展的看法;4、了解你是否会服从组织对你的工作安排。
记住,要放轻松,发挥自己该有的水平,还有就是观点不要老套,要新颖。谈话时态度要诚恳。不要说别人的坏话。
六、考察谈话要说什么
优点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话。
一是政治思想方面,成熟稳重,三观正确,认识到位,头脑清醒。
二是工作能力方面,服从安排,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善于思考。
三是勤政廉洁方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清正廉洁、艰苦朴素。
缺点主要从一个方面谈话。
比如性格较急、调研不够、创新不足、沟通不多等。
七、考察谈话本人要参加吗知乎
问政策理论,看干部政治头脑和理念思维。在谈话中,要了解干部参与党委会议、中心组学习等情况,对学习时间、内容以及撰写的心得体会、调研材料要全面掌握。要注重听其言,听其言辞表达的逻辑是否严谨,语言是否精练,条理是否清楚,观察干部能不能将党的最新的政策与政治理论融会贯通,能否熟练运用党的政治理论指导具体工作。通过与干部本人见面了解以及其他谈话对象的相互印证,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分析干部在坚持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从严治党管党等方面的现实表现情况。
问价值取向,看干部名利态度和精神追求。开展挖掘式谈话,与考察对象及相关干部群众进行深度会谈,要适度进行加压,激发谈话对象真实反应,从谈话对象的回答和肢体语言中捕捉信息,从而深入考察干部的党性觉悟、禀性情怀、境界格局等。要注重了解干部对党员角色的认知与身份认同,组织归属与群众观念,看干部是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在名利待遇上能不能真正做到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始终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
问实践经历,看干部重要担当和关键表现。详细询问干部工作实践经历,看干部都干过什么、干成过什么,特别是要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考察干部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担当作为情况。要深入了解组织安排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时,干部是否顾大局、敢负责;深入了解干部面临重大群体性事件时,是否挺身而出,主动化解;深入了解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时,是否冲锋在前、沉着应对。在谈话中要注重引导谈话对象用事实说话,既不能“笼统概之”,更不能“以偏概全”,要切实找到“亮点干部”、找准“干部亮点”。
问履职情况,看干部责任意识和攻坚能力。考察了解干部是否经受过繁重任务、复杂局面的考验,是否认真负责、担当作为,是否有促改革、谋发展的工作实绩,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坚决把好干部选任的能力实绩关。考察组可列席旁听单位党委(党组)议事会议,工作、项目协调推进会,详实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和干部的作为情况,并做好记录。要注意辩证分析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工作基础与实现业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客观全面研判分析干部处置复杂问题的决策水平、应对突发事件和沟通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
问小事家事,看干部生活细节和行为操守。重点是要延伸干部考察触角,尽最大可能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掌握干部各方面情况。要将干部考察向“八小时之外”拓展,延伸到考察对象的“亲属圈”“朋友圈”“生活圈”,把干部“还原”到生活当中。通过了解干部在尊老爱幼、日常言行、邻里关系、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等等小事家事,把干部背后的“隐性”东西挖出来,进一步增强对干部的深层次认识,看干部能不能把讲政治的具体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习惯,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八、考察谈话人员是否包括本人
先查档案。
任命考察就是对拟任命人员进行个人情况的一个考察,需要先核查个人的人事档案记录,核查个人三龄两历,有没有违纪违规记录,如果档案核查没有问题了,然后开展谈话,结合所在部门,分管领导相关人员开展考察谈话了解。
九、考察谈话后是什么流程
首先是动议,由组织部门筛选整理出职位空缺情况,向书记汇报,然后由书记组织政府主官、专职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召开五人小组会,根据岗位和工作需要确定意向人选,形成初步方案,交由组织部门负责考察。
其次是推荐考察。由组织部门组成干部考察组,到单位开展考察推荐,召开全体干部大会,说明来意后开展会议推荐,确定初步考察人选,然后进入谈话推荐环节。谈话推荐结束后,确定拟提拔人选。其中,会议推荐如出现推荐结果与组织意图不符的情况,一般会终止考察,由考察组向上级汇报,研究讨论是否继续考察。
第三是会议研究。考察推荐确定拟提拔对象后,报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形成人事方案报常委会研究。在此之前,首先要对拟提拔对象的”三龄两历一身份”(三龄:年龄、工龄、党龄,两历:学历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干部身份)进行查核,并函询纪检监察、计生、综治等部门的意见,部分岗位还将征求生态环境部门的意见,涉及到双重管理的单位,原则上改需要征求单位上级部门的意见,各方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形成最终的人事方案报组织部部务会研究。
第四是常委会票决。由书记召集常委会开会研究人事方案,对拟提拔对象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后形成最终名单。
第五,谈话公示。任职前公示。公示期为七个工作日。公示前后,按照组织程序,一般会由组织部门对拟提拔对象进行谈话。公示期间,接到举报投诉,立即开展调查,确认属实后取消提拔,交相关部门处理。没有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下任命文。
第六,任命到岗。接到任命文后,根据组织安排择日报到,走马上任。以前一般都会由组织部门安排干部送干部到位,现在简化程序,除了一定级别的干部,比如党政正职,重要岗位的干部,由组织部门安排人员到单位宣布外,其余的均由单位联系对接安排报到到岗相关事项。
以上说的是等额考察,如果是差额考察,最后因为票决等原因没有提拔,考察在一年内有效。也就是说,在一年内如有其他岗位出缺,原考察对象经组织部门报上级党委研究后可直接提拔到岗,不需要再走考察程序。
这就是干部考察的基本流程。整合过程下来,基本上都能保证组织意图。少部分出现意外,及时修正后一般也能正常完成考察推荐、提拔使用,不可能出现干部考察失败的情况。